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可聽過這首《我的祖國》?

(2013-11-10 15:53:17) 下一個

1990年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的開幕式上,76歲高齡的捷克指揮家庫貝利克,指揮捷克愛樂樂團演出了斯美塔納的《我的祖國》。這是指揮家闊別祖國42年之後,第一次踏上祖國的土地,也是生平第二次在布拉格音樂節開幕式上指揮這一作品,兩次之間竟相隔了44年。這段視頻便是其中的《伏爾塔瓦河》。你現在聽到的這個版本據說是最原汁原味的捷克版本。

《伏爾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於1874-1897年間創作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中的第二首,也是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它以抒情詩般的美妙和豐富想象力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情懷。該曲經常以獨立樂曲在音樂會舞台上演出而流傳至今。

斯美塔那在解說中寫到”伏爾塔瓦河有兩個源頭–流過寒風呼嘯的森林兩條小溪,一條清涼,一條溫和。這兩條溪水匯合成一道洪流,衝著卵石嘩嘩作響,映著陽光閃耀光芒。它在森林中梭巡,聆聽獵號的回音;它穿過莊稼地,飽覽豐盛的收獲。在它兩岸,傳出鄉村婚禮的歡樂聲,月光下,水仙女唱著迷人的歌在浪尖上嬉戲。在近旁荒野的懸崖上,保留著昔日光榮和功勳記憶的那些城堡廢墟,諦聽著它的波浪喧嘩。順著聖約翰峽穀,伏爾塔瓦河奔瀉而下,衝擊著。岩峭壁,發出轟然巨響,而後河水更廣闊地奔向布拉格,流經古老的維謝格拉德,顯出它全部的瑰麗和莊嚴。伏爾塔瓦河繼續滾滾向前,最後同易北河的巨流匯合並逐漸消失在遠方。”

為了體現這一構思,作曲家除確立一個基本主題外,還構思了幾個插部主題。並采用近似回旋曲的結構形式,以推動情節的連續發展。

樂曲開始,先由兩支長笛奏出波動起伏的流動音調,似涓涓溪水。它代表伏爾塔瓦河的第一個源頭。接著兩支單簧管又以同樣音型相繼加入,它代表著第二個源頭。在這匯成大河的背景上,引出一支由雙簧管和小提琴奏出的寬廣流暢、優美如歌的旋律,它就是樂曲的基本主題。

這個主題以大小調交替出現的方式在不斷發展著,並貫穿於全曲。
第一個插部主題表現流過森林時,傳來獵人狩獵的號角聲,由圓號與小號奏出。第二個插部主題,描繪河流穿過田野,岸邊展現出鄉村民間歌舞的歡樂場麵。第三插部逐漸平靜下來,好似銀白色的月光下,水仙女們在翩翩起舞。

伏爾塔瓦河浩蕩的巨流,不斷奔湧向前,流過布拉格。基本主題也由小調轉為同主音大調,音樂氣勢更加壯闊、輝煌。尾聲中還出現了頌揚捷克光榮曆史的維謝格拉德的莊嚴主題。最後,滔滔河水流向遠方。

伏爾塔瓦河(Vltava)就如中國的黃河一樣,是捷克的母親河。它南北貫穿捷克全境,是捷克民族文明的搖籃。伏爾塔瓦河靜靜的從捷克首都布拉格中流過。一座城市一旦有了河流,就會浪漫,也有了靈氣,更會有靈魂。伏爾塔瓦河就是布拉格的靈魂。

這首交響樂描繪的情形真切逼真,隨著樂曲的展開,涓涓細流,明快小河,水急浪險,江開水闊,船帆往來,汽笛長鳴,以及河岸江邊載歌載舞的一幕幕場景都會展現在腦海。讓人聽過難忘其旋律。

人們都說《伏爾塔瓦河》是一首很容易聽入耳,容易理解與欣賞的交響樂。這首曲子有這幾個特點。一是單樂章,是整個交響詩的一個組成部份。但自身又是一個完整的曲子;二是反複演奏的大河主題氣息寬廣,動情而溫暖,優美流暢,歌唱性極強;三是配器具有完全的交響性,是用多樂器、多聲部、複雜織體、完美而嚴格的作曲技巧完成的精典作品;四是采用了中國繪畫中特有的散點透視方式,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法,景隨目移,從溪流到大河到入海、從細小稚嫩到澎湃洶湧到複歸平靜,敘述的脈絡清晰可辯;五是對大自然的摹寫出神入化,從流淌的音樂中,能感受到清濪的細流、寬廣的河麵、銀白的月光、森森的城堡、隱約的獵號、村民的舞步、峽穀中急流撞擊岩石湧起的雪浪和彌漫的霧氣、以及奔向大海時那激動人心的期望和成功的喜悅。

愛國是全人類的共同高尚情懷。熱愛祖國的人都能為祖國譜寫動人的篇章。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首曲子和《上甘嶺》裏那首“我的祖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歌頌了祖國的美好,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祖國的無限熱愛。

本篇部分文字摘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