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圖說二戰(五)大不列顛空戰(組圖)(編轉)

(2006-10-14 16:56:26) 下一個

1940年8至10月間,納粹德國空軍對英國倫敦和其它重工業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空襲。在此之前,德國空軍的主要轟炸目標是英國的軍事設施和工礦企業;隨著戰爭的逐步升級,轟炸擴大到首都倫敦。在這一時期,僅倫敦一地,就有1萬5千名平民被炸死,傷者更不計其數。 圖為倫敦著名的聖保羅大教堂周圍建築慘遭轟炸破壞的情景。 新華社發

在西歐戰役中出盡風頭的戈林向希特勒保證說,德國空軍隻需幾個晝夜,就可打敗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部隊。

8月13日,德國空軍出動1485架次飛機,攻擊英國南部的軍用機場和港口。8月13日的真實戰果如下:德方損失23架轟炸機和11架戰鬥機,英方隻損失了13架戰鬥機。

英國的金融中心╴╴倫敦股票交易所和英格蘭銀行險些被炸毀。

這張拚圖分別為德軍轟炸倫敦(左上)、倫敦地鐵成了防空洞(右上)、倫敦維多利亞街的火災與救火人員(右下)和烈火中的聖保羅教堂(左下)。

麵對強敵,皇家空軍的戰鬥機司令部采取正確的戰術方針,不與占壓倒優勢的德國戰鬥機死拚,而是集中攻擊德國轟炸機。

身兼英軍總司令的丘吉爾首相深知這場戰爭的意義重大。他不顧旁人的勸阻,親自前往可能遭到敵人入侵的地區進行視察,鼓舞部隊的士氣,幫助解決問題。圖為他與蘭姆賽海軍上將一起察看作戰地圖。

納粹空軍連續不斷地打擊令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部隊元氣大傷。

丘吉爾決定派飛機轟炸柏林,誘使希特勒改變戰略重點。

德國空軍未能取勝的一個重要的技術原因是英國的雷達係統發揮了巨大作用。每當德軍飛機從西歐大陸起飛,部署在英吉利海峽岸邊的雷達就能在熒光屏上準確地顯示它們的蹤跡。戰鬥機司令部正是根據雷達提供的情報安排戰鬥機作戰的。幸運的是,誌大才疏的戈林沒有認識到雷達的重要作用,未能對如此明顯的轟炸目標予以強有力的攻擊。

丘吉爾來到被燒毀的下院辯論廳視察。

連續一星期的晝夜轟炸使倫敦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就連英國皇家的白金漢宮也未能幸免。英國國王夫婦走上街頭,視察遭到破壞的房屋建築。此舉極大地鼓舞了英國人民的鬥誌。

為了將敵機轟炸造成的人員傷亡降低到最低程度,英國政府免費向國民提供防彈棚。這種波紋狀鐵板組裝起來之後,能容納一個6口之家。

倫敦人民有秩序地進入地鐵隧道

孩子走了,丈夫也離開了,英國婦女們響應丘吉爾的號召,積極參加各行各業的勞動。婦女們也紮起頭發,熟練地安裝起炮彈來。

年逾古稀的老人們也不願意閑在家裏,他們踴躍報名參加本土防衛軍,接受基本軍事訓練。

英國政府還作出決定,把城市的兒童疏散到鄉間。這些孩子們衣服上係著他們的身份說明卡,肩上背著防毒麵具,手裏提著換洗衣物,離開父母,到鄉間素不相識的人家裏去生活。

不列顛上空的戰鬥日益激烈,英國人逐漸感到後備力量不足。丘吉爾政府不得不呼籲國民上交鋁製廚房用具。工人們首先把鋁壺、鋁鍋、鋁盆上麵的銅或鐵的把手卸下來,然後融化這些用具,把鋁塊送到飛機製造廠去。

英國人承受了半年多的狂轟濫炸,終於挫敗了納粹渡海攻打英國的罪惡企圖,取得了不列顛之戰的勝利。人們從丘吉爾那著名的V字手勢中看到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曙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