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圖說二戰(九)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組圖)(編轉)

(2006-12-24 04:09:46) 下一個
斯大林格勒(現稱伏爾加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遊西岸,原名察裏津,是蘇聯內河航運幹線伏爾加河的重要港口,也是蘇聯南方鐵路交通的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集團而實施的防禦戰役(1942年7月17日-11月18日)和進攻戰役(1942年11月19日-1943年2月2日)。

寒冷的冬天。

德軍元帥保廬斯(前排左二戴手套者)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第六軍駐地視察。



德軍第六軍團向斯大林格勒挺進。

正在吃野戰食品的德國士兵。

手持波波薩的德軍,巷戰中波波薩優勢明顯。

生存第一條,有最好的掩護才進攻。

駐德國的第71步兵師的軍樂團,沒有一個人能回家,全部死在斯大林格勒。

駐守斯大林格勒的蘇軍最高司令部的軍官們在戰場視察。右二為科魯什奇夫政委,右三為葉廖緬科將軍。

崔可夫中將在一幢殘破的建築物裏視察附近的戰鬥情況。

1942到1943年冬天,蘇軍第62集團軍司令崔可夫中將與第39近衛步兵師的士兵在掩體前交談。

蘇軍第13師的戰士和他們的師長羅吉姆采夫(右三)在防空洞等待出發。


戰鬥在斯大林格勒的蘇聯紅軍。


在斯大林格勒“紅十月”工廠裏展開的激戰場麵。


每一幢樓房都是一個碉堡,蘇軍戰士頑強打擊敵人。

防彈背心和火焰噴射器。

被炮火反複轟炸的土地。

婦女們也拿起武器,保衛城市。

士兵們穿過冰封的伏爾加河,向前線運送物資。

1942年夏,一名蘇軍狙擊手身披徼獲的德軍迷彩帳篷布。

蘇軍第21集團軍炮兵戰士在吃午餐。

1942年,在克裏米亞戰鬥的哥薩克騎兵。

1942年5月15日,一隊蘇軍戰俘從刻赤半島向西行進。

1942年冬,蘇軍身穿白色偽裝服的戰士嚴陣以待。

1942年,斯大林格勒市內,一名士兵填寫一份批準他入黨的表格。

蘇聯英雄巴普洛夫和“巴普洛夫樓”。

在蘇軍追擊下,意軍第八軍團在冰雪覆蓋的草原上潰退。

1943年1月31日,斯大林格勒市中心的德軍全部被殲。

德軍第六集團軍司令保廬斯率殘部向蘇軍投降。

德軍第六軍團被俘的部分官兵。

1942年,蘇軍加裏寧方麵軍士兵手持41型沖鋒槍將一隊德軍戰俘俘押往後方。

婦女們幫助清掃戰場。

陣亡的德軍機槍手。

被消滅的德軍士兵遺留的頭盔。


被擊毀的坦克。

墜毀的德軍運輸機。

城南和伏爾加河之間屍體。



路旁死屍。

蘇聯軍民在市區歡慶勝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