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日慫恿台軍搞水雷戰 zt

(2008-02-03 12:17:33) 下一個
美日慫恿台軍搞水雷戰

2008年01月30日 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隨著島內2008年“大選”的日益臨近,台軍在當局指示下,加緊製造兩岸軍事對立氣氛。據台《聯合報》報道,1月24日台海軍舉行大規模海上反潛作戰演習,設想解放軍以水雷封鎖台軍左營港,再以導彈快艇配合潛艇大舉攻台。台“拉法葉”艦在獵雷艦支持下,開辟安全航道出海迎擊。軍事觀察家指出,這次演習不僅佐證了外界對台軍搞水雷戰的猜測,也讓兩岸水雷戰話題再度走熱。

  水雷多是美國製造 掃雷艦也靠進口


  據報道,台軍曆來重視水雷戰的兵力建設和裝備更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從最初的防禦布雷到目前的攻勢布雷。台軍計劃,除在本島主要港口部署防禦性水雷阻止解放軍進港作戰外,還將倚仗金門島的便利條件,在大陸福建海岸線布設水雷,直接威脅廈門港、馬尾港。

  狂妄的水雷戰計劃,少不了強大水雷裝備的支撐,但台軍在這方麵卻“先天缺陷,後天不足”。據悉,台軍水雷長期依賴美國支援,自20世紀50年代起,就使用美製水雷。目前,台軍現有水雷主要是美製MK6型觸線水雷、MK7型觸線漂雷、MK10型錨雷、MK13型沉底雷、MK19型漂雷、MK25型沉底雷、MK36型沉底雷和MK55型沉底雷。為取代美製老式水雷,台灣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設計簡易水雷,但真正研製新型水雷是在80年代中期。

  台灣“中山科學院”承擔了水雷研究任務,並先後推出“萬象”係列水雷。其中,“萬象1”型有兩種,分別用於打擊水麵艦隊和登陸艦隊。“萬象2”分淺水雷、訓練雷、留水雷和沉底雷四種。2001年初,“萬象3”也完成研製測試,陸續裝備台軍。前兩年,台軍還推出了M89A2型磁性水雷,這是一種由“蛙人”使用、可附著在艦體上的小型水雷。據說該雷爆炸後,可在20毫米厚的鋼板上炸開直徑1米至5米的洞,威力較大。

  台軍掃雷力量比較薄弱。20世紀90年代,台軍以“多功能近岸船”名義,輾轉從德國采購4艘現代化獵雷艦。據悉,這4艘獵雷艦除了配備高科技搜索雷達、主動式水下聲納外,還配備了俗稱“企鵝”的PB3水下處理器,可用遙控方式進行水下監視及掃雷行動,使掃雷安全性大幅提升。目前,這4艘艦與另外4艘美製永陽級MSO遠洋掃雷艦共同組成236戰隊,隸屬於台海軍192艦隊管轄。它們擔負台灣幾個重點港口外圍和海上交通線的水雷清掃任務。

  日本將領秘密支招 美國智庫大肆鼓噪


  據知情人士透露,台軍之所以重視水雷戰,與美日的鼓動、慫恿不無關係。二戰期間,美軍曾對日本發動“饑餓戰役”,先後在日本周邊海域布設1萬餘枚水雷,幾乎切斷了日本至關重要的海上運輸,在物資和精神上給日本以沉重打擊。

  與日本相似,海上交通也是台灣地區的生命線,台灣97%的出口要走海路,而島內的糧食和能源儲備僅夠維持半年左右。一旦海上運輸遭水雷封鎖,島內的經濟民生將麵臨崩盤。日本退役軍官常借此提醒台灣發展水雷戰,並多次參加台軍代號為“康平”的水雷作戰演習。據《中國時報》披露,日方還專門成立了指導台軍水雷戰的軍事技術顧問小組,成員不到10人,都是日本海上自衛隊退役軍官。2005年3月,一名日籍退役少將登上台海軍獵雷艦觀看“康平”演習,全程“靜默”,“隻看,不問”,算是“驗收”。據稱,台海軍這個“康平”演習,從布雷、偵雷到掃雷,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彈演訓相近,“幾乎是一個模子出來的”。

  2006年,台軍在“漢光22”演習中,首次設置美軍馳援的推演項目。據台將領後來透露,台軍要爭取待援時間,最佳方案就是用水雷封鎖大陸,據說這一方案也得到了美方的認可。實際上,美方近年來一直渲染兩岸水雷戰。2005年10月,美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法倫上將建議,台灣海疆防衛的反製作戰應重視水雷戰,而非“以潛製潛”。

  美智庫鼓吹兩岸水雷戰更是不遺餘力。2006年5月,美國《華盛頓觀察》周刊請多位美國專家,大談“中國水雷”,稱解放軍的水雷在可能的台海衝突中,將為美海軍艦隊帶來意想不到的“深度挑戰”。去年,美海軍戰略學院教授艾立信把台灣的掃雷能力評估得很低,稱以台灣現有的掃雷艦隊,碰上解放軍的水雷戰術,恐怕“自身難保”。美方的論調為台軍發展水雷戰注入了強心劑,更順勢向台推銷了不少水雷戰裝備,包括昂貴的“鶚”級掃雷艇和“海龍”掃雷直升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