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2007-12-05 05:14:13) 下一個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阿巴斯稱中東和會是重啟談判宣言書

【突尼斯消息】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今天下午在突尼斯執政黨民主憲政聯盟總部大樓舉行的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群眾集會上發表講話說,安納波利斯和會是重啟談判的宣言書,他對新的機遇充滿希望和信心。

阿巴斯是27日在美國馬裏蘭州安納波利斯參加巴以中東和會之後於今天上午飛抵突尼斯的。正如阿巴斯所說,突尼斯是巴勒斯坦戰士當年返回祖國的出發點,今天,又是我在結束安納波利斯曆史性國會議後到訪的第一個國家,突再次成為巴勒斯坦迎接新形勢的出發點。

他說,我們返回祖國以來,經曆了一個又一個的嚴峻挑戰,和平談判停止和中斷多年,流血事件層出不窮,大規模的毀滅和破壞前所未有,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難日益深重,已達到深惡痛絕的程度。巴勒斯坦問題近年又被國際社會所忽視。而今天的聲援大會和昨天剛剛結束的由眾多國家高官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參加的安納波利斯和會,已使巴勒斯坦問題重新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巴人民爭取恢複合法民族權利其中包括建立獨立國家的權力再次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和理解,這是巴勒斯坦人民不解努力和鬥爭的結果。

阿巴斯還介紹說,我們已開始“認真、艱難的”政治談判,目標是在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國土上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為此,已同時就包括耶路撒冷永久地位、難民、定居點、邊界、安全和水資源等一係列問題展開談判,而這些問題都應在明年之內完成,這裏所說的完成,是指達成可以立即執行和落實的解決辦法。

為了打消一些人由於以往的決議長期未被執行而產生的疑慮,阿巴斯強調指出,安納波利斯和會是重啟談判的宣言書,其和談原則基礎是“以土地換和平”、布什總統提出的“路線圖計劃”和“阿拉伯和平倡議”,並在國際社會的廣泛主導和參與之下進行。因此,他對這一“新的機遇充滿希望和信心”。

據悉,突尼斯總統本·阿裏今天下午會見了阿巴斯,後者向本·阿裏通報了安納波利斯和會的情況。阿巴斯將與常駐突尼斯的巴解政治部主任卡杜米等巴高官舉行會議,通報有關和會的情況,研討巴在新形勢下的內外政策。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

阿巴斯還介紹說,我們已開始“認真、艱難的”政治談判,目標是在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國土上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為此,已同時就包括耶路撒冷永久地位、難民、定居點、邊界、安全和水資源等一係列問題展開談判,而這些問題都應在明年之內完成,這裏所說的完成,是指達成可以立即執行和落實的解決辦法。

●美國人打算玩“政治期貨”

這是什麽意思?顯然,一句“這些問題都應在明年之內完成”已經非常清楚地說明了問題,那就是美國人打算玩“政治期貨”、且“交割期”至少是一年!

我們知道,26日那天,在中東方向,針對中東和會,布什曾經專門發表了一份聲明,說什麽“希望27日召開的新一輪中東和平會議能達到3項目標”,即:再啟中東和平談判進程;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提供一個再次致力於和平“路線圖”的機會;動員國際社會支持創建一個民主的巴勒斯坦國。

●作為“會議組織者”,華盛頓的“司馬昭之心是路人皆知”!

就如我們之前多次強調的,盡管這份“中東和會”被布什用所謂的三大目標精心“包裝”成“巴以和平問題”,但是,其“劍指”伊核問題的心機可謂是“司馬昭之心”,其欲從歐盟、阿盟手中拿到“支持大規模製裁伊朗方案”、並順勢孤立、封鎖伊朗之企圖可謂“路人皆知”!

●美國決策層的手法與借“911”扯起“反恐”大旗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處

盡管如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國決策層的手法雖然老套,卻也非常實用,總體上看,與借“911”扯起“反恐”大旗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僅就聲明的“字麵”而言,布什先生想營造出一個“有必要全力為中東謀和平”的“誠懇態度”,這就有如企圖“比照911反恐大旗”的尺寸,強行扯起一麵妙用無限的“和平大旗”。

●“會議組織者”自然就敢做出這樣的判斷

衝著懼怕中東大亂的阿盟與歐盟,腰裏別著胡蘿卜與大棒的“會議組織者”,經過一番“即打且拉”的“造勢活動”,並努力營造出這一“美國渴求巴以和平”的姿態後,站在“會議組織者”的立場上,她自然就敢做出這樣的判斷,即:任何一個“希望”中東和平的人(不論是真心、還是假意;不論是嘴巴上的、還是行動上的;也不論是出於道義、還是出於私利;更不論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的,還不論是大國、還是小國),隻要接到我的“請柬”,恐怕就不能夠拒絕!不為別的,隻因為“和平”是人類的神聖目標、絕對不容褻瀆!同時,由於“請柬”上赫然還寫著“中東和會”,換而言之,就是“中東和平談判會議”,因此,對那些“向來堅持和平談判解決重大國際問題”的大國而言,恐怕也都“不好意思張口”拒絕!

●僅從“中東和會”“如期召開”的層麵去看問題,美國人的外交手腕也是非常了得的!

說到這裏,大家也就不難明白,盡管我們始終在強調這麽一個觀點,即:隻要美國無法迫使“以色列人”、或者“猶太教”在巴勒斯坦難民問題、東耶路撒冷宗教聖地主權歸屬問題上做出實質性、卻絕對痛苦的讓步,那麽,不論美國的兩個中東代言人(阿巴斯政權與以色列政府)之間是如何地“彼此鞠躬”,達成何種協議,中東和會都“必然失敗”,但時事評論員們“從來就沒有一個人敢說”中東和會“開不成”的!

事實上,在以色列拒絕將戈蘭高地納入“和談”議程的情況下,華盛頓就憑借一杆“和平”大旗,外加“庫爾德國的可能性”,就成功迫使地位特殊、意在與埃及保持距離、通過為阿拉伯共同利益“呐喊”的方式,已經以“阿拉伯聯盟領導人”自居的沙特阿拉伯最終被迫與會;之後,再通過“阿拉伯聯盟”的手、成功迫使以戈蘭高地為由一直不願意參加“和會”的敘利亞最終“如期與會”,盡管敘利亞以“副外長出席”的“特殊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憤怒。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僅從“形式”上看,在某種程度上講,華盛頓“似乎”達成了“孤立伊朗”的初步目標。因此,僅從“中東和會”“如期召開”的層麵去看問題,美國人的外交手腕也是非常了得的!

但是,我們也想指出的是,從“會議進程”來看,華盛頓為這個“非常了得”的外交手腕也立刻落了個“現世報”,這一點稍後再做展開!

●哈馬斯“怒吼”“不準做出任何讓步”的背後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6日,就在會議召開的前一天,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在加沙發起的一場“反中東和會會議”的公開活動,並“吼”了一句“巴談判小組不準做出任何讓步”。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哈馬斯的“怒吼”恐怕源於沙特阿拉伯與敘利亞為代表的阿拉伯國家“被迫與會”所積聚的“憤怒”。值得強調的是,對早就宣布“不與哈馬斯對話”的阿巴斯而言,如果哈馬斯的“怒吼”僅代表哈馬斯的話,他根本就不會當回事,可問題就在於哈馬斯的“怒吼”不僅起作用了,而且起到了“立杆見影”的作用。

顯然,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特別是在伊核問題可能隨時危機化,而與伊核問題直接相關的巴基斯坦一役也“暫告一段落”的情況下,“這種憤怒”是需要發泄的、也有條件發泄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有必要搞清楚的兩個關鍵問題就是:

首先,在“巴以談判雙方之間(也就是美國、以色列‘共同支持’的阿巴斯與以色列之間)竟然也無法達成共識”的背後,實際上就是阿拉伯聯盟與以色列之間無法達成共識;

●“阿拉伯聯盟與以色列之間長時間無法達成共識”的影響將是“非常微妙”的

其次,對華盛頓而言,“巴以”或者“阿盟與以色列之間”暫時達不成共識問題還沒有什麽,如果“長時間內”無法達成共識的話,影響將是“非常微妙”的:

在我們看來,這必然導致“並不關心”阿拉伯國家利益、但“因為”一心想“全麵重返中東”而“必須在意”阿拉伯國家意見的歐盟,其在中東和平進程問題上與美國之間即“無法”、也“不敢”達成共識,至少在表麵上是這樣的;就算是歐盟在內心深處“更加同情”以色列也是這樣,就算是歐盟“內心深處”完全同意美國人的“是時候重啟中東路線圖”之觀點也是一樣!

另外,如果以“全麵重返中東”與“美國分享中東話語權”為政治目的的“歐盟中東和平政策”也保持沉默的話、那麽,這必然導致“因種種原因”無法在中東和平進程中參與決策的“中俄”有機會發揮更加重大的影響力,因為“討不到說法”且力量不足以為自己爭取“合理權利”的阿拉伯聯盟,或者某些個阿拉伯國家,必然借重中國、或者俄羅斯、甚至“上合”的力量,以抗衡“美以”、或者“北約”的壓力,並“巧妙地”逼迫在中東問題上有“重大經濟目的”的“歐盟中東和平政策” 提前說話。

在進一步展開討論之前,我們再來閱讀一組“非常重要”的資料。

資料:楊潔篪會見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與巴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

  【東方檔字NO.200711290407】據中國外交部網站29日消息: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會見了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

  楊潔篪說,今年是中以建交15周年。兩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教等領域的友好合作快速發展。中方將與以方共同努力,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加強政治對話,擴大雙邊貿易,深化農業、高科技、創業投資、衛生等領域合作,將兩國關係提升到新的水平。

  關於中東問題,楊潔篪表示,此次中東問題國際會議的召開,標誌著以巴談判進入新的階段。希望雙方以此為契機,尊重曆史,考慮現實,麵向未來,兼顧彼此,加快最終地位談判,妥善解決以巴問題。同時,希望以敘、以黎兩線能盡早複談,以早日實現中東問題的全麵解決。中方希望並相信以方能夠表現出智慧和勇氣。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以阿雙方的朋友,中方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並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促和努力,為推動中東地區實現全麵、公正、持久的和平發揮建設性作用。

  奧爾默特表示,以中之間有著傳統的友誼,兩國建交以來關係發展良好,以重視加強與中國的關係,開展各層次的交往,密切互利合作,預祝中國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

  奧爾默特就中東問題和平會議表示,會議的召開富有意義,以將加強與巴勒斯坦的聯係,推動和平進程向前發展。以重視中國在中東問題上的作用,願加強與中方的溝通與協調。

楊潔篪會見巴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

【東方檔字NO.200711280316】據中國外交部網站28日消息: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在美國馬裏蘭州安納波利斯市出席中東問題國際會議期間會見了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

  楊潔篪在會見時說,中巴之間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政府和人民始終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事業。中方十分同情巴人民所麵臨的困難,真誠支持巴人民正義事業,將繼續為巴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關於中東問題,楊潔篪表示,此次中東問題國際會議是繼馬德裏和會後又一次重要的會議,有助於鞏固巴以和平力量,凝聚國際共識,推進和談進程。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是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當訴求;實現巴以“兩個國家”和平共處,是中東地區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期盼。

  中方讚賞巴方為重啟巴以和談所作的重要努力,支持巴以雙方就包括耶路撒冷、邊界、難民等在內的最終地位問題進行談判,希望談判盡早取得實質性成果。中方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落實有關後續行動,推動中東問題早日得到妥善解決。

  阿巴斯表示,巴方感謝中國長期以來給予巴勒斯坦人民正義事業的支持及幫助。阿巴斯說,此次會議十分重要,就啟動和平談判解決巴以問題達成共識。下一步要抓緊將此次會議共識轉化為具體成果。巴方願與以方進行認真、嚴肅的談判,希望國際社會發揮公正、建設性作用,並繼續向巴方提供經濟支持。阿巴斯強調,巴方重視中方在中東問題上發揮的公正和積極作用,願與中方就中東和平進程保持密切溝通與協調。

  楊潔篪還與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進行了交談,對以方為啟動中東和平談判進程所作的努力表示讚賞。

  楊潔篪27日還會見了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雙方就中德關係中的若幹問題及國際和地區形勢交換了意見。

楊潔篪:中國重視中東問題安納波利斯會議

  【東方檔字NO.200711280119】據中國外交部網站28日消息:出席中東問題安納波利斯會議的中國外長楊潔篪對中國媒體表示,中國政府非常重視安納波利斯會議,認為這次會議是國際社會推動解決巴以問題的重大努力。

  楊潔篪說,中方歡迎當天上午發表的關於談判解決巴以問題的共同諒解文件,認為在會上各方的發言都非常重要。巴以兩國領導人都表示要致力於巴以最終地位的談判以盡早達成和平協議,通過談判實現巴勒斯坦建國,妥善解決最終地位問題,這不僅符合巴勒斯坦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是實現巴以“兩個國家”和阿以和平共處的重要保障。

  他強調,中方支持有關各方在聯合國有關決議和“土地換和平”原則,以及“路線圖”計劃和其他有關各種重要決議、協議的基礎上,推進中東和談進程。中方認為現在是個契機,必須緊緊抓住。

  他說,中國政府同中東國家普遍保持著友好的關係,中國政府一貫致力於建立全麵、持久的中東和平,中國將繼續發揮建設性的作用,同國際社會一起促進巴以問題的解決,推動中東和平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當天早些時候,楊潔篪在安納波利斯會議上發表講話,闡述了中國政府在中東問題上的立場。


【時事點評】值得強調的是,“上述資料”並非媒體的新聞稿,而中國外交部網站的“官方文件”,之所以如此強調,是想讓讀者明白,資料中的每一個字都是“三思之後”之後的“結果”。

●中國對所謂“中東和會”的持一種“超然態度”

請大家注意中國外長楊潔篪對中國媒體講的幾段話,原文分別如下:

第一,楊外長表示:中國政府非常重視安納波利斯會議,認為這次會議是國際社會推動解決巴以問題的重大努力;

第二,楊外長認為:中國政府同中東國家普遍保持著友好的關係,中國政府一貫致力於建立全麵、持久的中東和平,中國將繼續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第三,楊外長強調:中方支持有關各方在聯合國有關決議和“土地換和平”原則,以及“路線圖”計劃和其他有關各種重要決議、協議的基礎上,推進中東和談進程。中方認為現在是個契機,必須緊緊抓住。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楊外長的上述講話“全麵地”端出了中國對所謂“中東和會”的超然態度: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隻要符合“和平談判解決國際爭端”的標準,中國就“絲毫不吝嗇”自己的掌聲!

其一,作為“向來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國際爭端”的負責任大國,對美國人精心組織的這次“和平談判”,不論其目的是否單純,僅就“形式”而言,隻要符合 “和平談判解決國際爭端”的標準,換而言之,隻要有利於建設一個“和諧世界”的進程,中國就“絲毫不會吝嗇”自己的掌聲!

顯然,這應該是中國外長楊潔篪第一段講話的用意。

●巴以和談“成功”與否的評判標準必須符合三條

其二,所謂“和平談判”,無非是指利益衝突雙方、甚至是多方“基於各自利益”達成妥協的一個“過程”,也是“基於實際情況”試圖找到“全麵解決問題方案”的一種“努力”。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既然是為了達成“妥協”、當然就需要雙方各自讓步;既然是個“過程”當然就需要一定時間,這都可以理解。

但“讓步”是雙方的,“時間”並非是無限期的,因此,與會各方、特別是“會議組織方”有必要敦促“和談雙方”盡快拿出一個“全麵解決問題之可行性方案”;

還有,重要的是,“努力”是需要一個“過程”,但“努力”也必須見到“結果”,要麽成功、要麽失敗,而“成功”與否的評判標準必須符合三條,那就是:

一:“方案”是否全麵、公正;
二:“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三:“方案”是否附帶有明確的時間表;

●在華盛頓“時不我待”的壓力下,不排除“以色列願意做出痛苦讓步”的可能性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一再強調,華盛頓殫精竭慮地搞這麽個中東和會,其著眼點完全在於:通過“伊核六方會談框架”繼續阻止伊核進程的同時、企圖通過對伊朗進行“實質性地製裁”這一手段、長期孤立伊朗,要麽迫使伊朗政府屈服,要麽激化伊朗社會矛盾,並在這一過程中將“美伊伊拉克問題雙邊談判”“實質化”,從而最終迫使伊朗停止在伊拉克的反美活動,並為最終解決伊拉克問題、伊朗問題、甚至整個中東問題創造時間與空間。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目前形勢下,對真正致力中東持久和平的“方方麵麵”而言,中東和會也好、巴以和談也罷,是否能達成協議、協議是否公正、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等,雖然重要但並不是最關鍵的。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明確指出,在我們看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在華盛頓“時不我待”的壓力下,不排除“以色列願意做出痛苦讓步”的可能性,以滿足“前麵的兩個”評判標準。

●華盛頓“整套計劃”和“罩門”之所在

但是,在我們看來,在“國際社會”對“可能產生的”那份“公正、可操作性協議”進行背書之前,最關鍵的地方就是要看清楚一件事,即:它是否附加一個“明確、合理的時間表”。

我們認為,在“美以”有意用一個“框架性結果”、用一份“期貨合同”去糊弄國際社會的心態下,能否做到這一點顯得最為關鍵。對此,首席評論員指出:這才是我們評判 “中東和會”或成或敗的核心標準;這也是華盛頓圍繞中東和會所展開的“這一整套計劃”的“罩門”之所在;其實,這也是我們斷定“中東和會”必將失敗的依據,如果美國決策者不從根本上調整其中東政策的話。

顯然,瞄著這個罩門,願意主持公道、也有能力主持公道的“國際社會”自然有許多事情可做。

●中國不僅有能力、也有道義在“中東實現全麵、持久和平”的過程中“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事實上,作為“國際社會”的重要一員,楊外長代表中國政府講的第二句話可以理解為:由於“中國政府同中東國家普遍保持著友好的關係”,特別是由於“中國政府一貫致力於建立全麵、持久的中東和平”,因此,中國不僅有能力、也有道義在“巴以和談”中“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在我們看來,所謂“建設性的作用”,將表現在兩個方麵:

首先,盡管中國不是“中東四方成員國(美國、歐盟、俄羅斯、聯合國)”,但由於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與中東各方、包括談判雙方保持有良好的關係,因此,中國有意戴著“聯合國的帽子”行使監督“過程”的權利。

●被“會議組織者”刻意排除在外的伊朗及哈馬斯組織,其身上都可以不斷地“挖掘出”“大多數”中東國家的核心利益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由於伊朗、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被“會議組織者”刻意排除在外,而不論是從伊朗身上、還是在哈馬斯組織的身上,除了“已經發現的”之外、還可以不斷地“挖掘出”“大多數”中東國家、也就是阿盟的核心利益,而能否“最大限度平衡”中東各方核心利益才是能否最終達成一份“可操作性強”之 “全麵、持久解決方案”的前提。

因此,盡管仍未成為“中東四方小組正式成員”,但自信將“發揮建設性作用”的中國,顯然有意戴著“聯合國的帽子”,以“公正”為準繩,以“全麵”為依據,隨時行使“評判”“努力結果”的權利。

●“中俄”就應承擔起自己的大國責任,代表“國際社會”迫使“美以”繳納“足夠的保證金”

顯然,僅就“巴以和平方案”而言,如果沒有一份“時間表”進行時間限製,那麽,不論方案是否全麵、是否公正、也不論其“可操作性”是多麽地強,本質上都是“期貨”。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華盛頓逼迫以色列“做出痛苦讓步”的條件是隻交出一份“期貨合同”的話,如果阿拉伯聯盟基於種種原因也接受一份“期貨合同” 的話(這是很可能的),那麽,“中俄”就應承擔起自己的大國責任,代表“國際社會”迫使“美以”繳納“足夠的保證金”、也就是附加一份“明確、合理的時間表”!

●北京的這份“自信”與“權利”相當部分來自“伊核”這份資產的“溢價”

值得強調的是,北京的這份“自信”與“權利”相當部分來自那份“伊核”資產的“溢價”;就在“中東和會”正式召開之前,盡管美國進行了一番精心的“會前準備”,用“庫爾德國”空投計劃逼迫歐盟、阿盟同意用“科索沃合作”、“巴以和平”去交換“伊拉克合作”,“伊核合作”、“阿富汗合作”,並將“伊核問題”、“阿富汗問題”旁邊的巴基斯坦局勢白熱化,但在俄羅斯、伊朗、南美國家的配合下,中國通過東海大規模軍事演習、以及“拒絕小鷹號訪港”所發出的“中美戰略關係處於緊張狀態”之戰略信號的警告下,不論是伊核問題可能隨時“朝核化”,還是德國、甚至整個歐盟在伊核問題上、甚至中東問題上的戰略地位可能 “日本化”、也就是象日本那樣在朝核問題、東北亞安全問題上“被邊緣化”等等後果,都成了歐盟、德國必須考慮的問題。

隨著巴基斯坦局勢的演化,“伊核”這份資產不僅沒有貶值反而略有升值因此,盡管歐盟核心國家--德國,出於“種種目的”一度出麵與美國遙相呼應,但也出於種種原因“最終沒敢”公開插手巴基斯坦事務,也沒敢在阿富汗政策上輕舉妄動,結果一場博弈下來,中國手上的那份“伊核資產”不僅因巴基斯坦局勢大體穩定並沒有快速“貶值”,不僅如此,反因那張在伊朗、巴基斯坦、朝鮮之間 “傳來傳去”的“原子彈設計藍圖”,以及伊朗搶在中東和會之前宣布“已開始為位於該國中部的阿拉克重水反應堆自行生產核燃料芯塊(與美國緊盯的鈾濃縮項目類似,該反應堆生產的鈈元素也可以作為研發核武器的原料)”等一係列因素,在“伊核危機可能失控”的推動下還略有“升值”,這一點,恐怕令“那位”在會前 “精心”進行了一係列“會前準備”的“會議組織者”始料不及。

●我們也就看到了這樣一組鏡頭之後,我們也就發現:臨到開會之前,獲得美國、以色列全麵支持、卻被哈馬斯組織武裝趕出加沙的法塔赫組織代表、曾經專門到北京一遊;被美國刻意排除在中東和會之外的哈馬斯組織更是公開警告法塔赫“不得做任何讓步”,結果就是:原本計劃開“三天”的“巴以和談”因某種原因被壓縮為“一天”;再之後,在僅為“一天”的會期期間,我們也就看到了這樣一組鏡頭:

第一,據了解,在臨近開幕前最後一分鍾,布什被其“外交家庭教師”(賴斯)告之:沒有“巴以就會議議程達成共識”之類的“重大利好消息”可以加進“開幕詞”。

第二,在“第一個鏡頭”的無奈下,兩手空空的美國行政係統的頭號人物(布什)宣布:“開幕”!於是乎,國際社會對“中東和會”的第一印象就是:幾十個國家、組織的代表在電視畫麵上“正襟危坐”地來了個“集體照”!

第三,在距離幾十個國家、組織的代表“坐在一起”、拍完“集體照”僅幾個小時的時間後,在“巴以雙方”仍然“無法共識”的情況下,同樣兩手空空的美國外交部門的頭號人物(賴斯)就匆忙宣布“閉會”。

第四,會後,立刻就有消息說,美國總統對以色列總理“有話要說”。我們知道,在精心準備這次會議的過程中,不論是布什、還是賴斯,在不同場合、以不同的語氣、一遍遍地重複過一個立場,那就是“以色列必須做出痛苦的讓步”!顯然,“無法”令阿盟滿意、從而“也就無法”令歐盟滿意、更加無法令俄羅斯、聯合國(中國)滿意的布什,在兩手空空之餘,想對奧爾墨特說的話大概仍然是那些讓奧爾墨特“感到特別痛苦”的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