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陶漢章將軍與《遊擊戰術綱要》一書的傳奇故事 zt

(2007-10-08 15:07:07) 下一個
陶漢章將軍與《遊擊戰術綱要》一書的傳奇故事

2007年10月08日  解放軍報


陶漢章將軍(資料圖片)


在慶祝黃埔軍校建校70周年的紀念座談會上,海峽兩岸的老校友們相談甚歡。其中一位來自台灣的老軍人談到了抗戰期間他曾在湖南南嶽參加了學習遊擊戰術的幹部培訓班,參加者全部是當時抗日前線各戰區的國民黨軍官,而學習的教材中就有由重慶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遊擊戰術綱要》一書。

其實,這本署名“陶劍青”的《遊擊戰術綱要》,就是時任八路軍隨營學校支隊長兼軍事課教官的陶漢章將軍化名編著的。關於這本書的誕生,還頗有一番來曆呢。

隨著武漢、廣州相繼失守,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1938年11月下旬,蔣介石邀請周恩來、葉劍英參加在湖南南嶽衡山召開的軍事會議,總結檢討了抗戰第一階段的經驗教訓。會上,許多國民黨軍政要員對正麵戰場的節節敗退深表痛心,對八路軍、新四軍在裝備給養等遠不及日軍的情況下取得的戰績則表示了敬意。與會者認為,依靠並發動廣大人民群眾,長時間、大規模地運用靈活的遊擊戰術拉長戰線打擊日寇,是“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是未來抗日鬥爭的正確發展方向。會議決定接受朱德10月份提出過的建議,在南嶽舉辦遊擊幹部培訓班,並當即給中共中央發電報,請求選派既有實戰經驗又有理論水平的幹部來任教官。

中共中央很快就派出了一個30餘人的代表團奔赴南嶽,負責承擔遊擊戰戰略、戰術理論和遊擊政工課程的教學。

在南嶽遊擊幹部培訓班上,遊擊戰課程自然是教育訓練的重中之重。但是關於遊擊戰的戰術和政治工作等課程卻沒有現成的教材。

開學在即,共產黨教官就在葉劍英的領導下,結合實際經驗,集體討論,緊急編寫了部分教材。另一方麵,又四處收集相關的書籍以資參考,在教學中不斷補充完善教材。

當時,重慶讀書生活出版社,曾編印發行了大量抗日救亡書籍和馬列主義書籍,該社負責人鄒韜奮先生也致函八路軍政治部,希望八路軍能為廣大抗日軍民提供一本關於如何開展敵後遊擊戰的書。時任政治部領導的鄧小平把這一任務交給了八路軍隨營學校校長韋國清,韋國清又把這一任務交給了正在給學員們講授敵後遊擊戰的陶漢章。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雖說我軍是在遊擊戰中成長壯大起來的,我們的戰鬥經曆就是一本本遊擊戰的活教材。然而,要把戰鬥中的實踐經驗濃縮提煉成具有理論指導色彩的書籍,還是相當困難的。況且在那動蕩的歲月裏,八路軍隨營學校和部隊在一起經常戰鬥、經常轉移;情況稍稍平穩,還要抓緊時間上課。想要坐下來靜心“爬格子”,非常困難。更何況由於敵人的嚴密封鎖,除了一本蘇聯的小冊子和我軍領導人所作報告的記錄外,再沒有什麽資料可供參考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完成一本關於遊擊戰戰術的書,的確非常困難。


)
陶漢章將軍(資料圖片)


自打接受了這個任務,陶漢章本來就忙碌的工作生活更緊張了。萬事開頭難。他早起晚睡,先後擬過十多次提綱,都毀了,直到最後自己滿意為止。然後由組織把擬好的提綱和寫作計劃寄到重慶讀書生活出版社,在得到同意的答複之後,他便全力著手編寫。曆時三月有餘,陶漢章完成了17萬餘字的書稿。

1939年3月,《遊擊戰術綱要》一書在重慶正式出版。在當時,這幾乎是最全麵、最詳盡的介紹遊擊戰術的著作了。這本書的出版和發行無疑是“及時雨”、“雪中炭”。書出來後,陶漢章已投入到了緊張的“反掃蕩”、敵後辦學等工作中。幾十年來,他始終未能見到自己寫的這本書。

在這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70周年的座談會之後,有熱心的朋友四處尋找,終於在重慶圖書館查找到了當年的《遊擊戰術綱要》。建軍80周年之際,華藝出版社以保存於軍事博物館文物庫的當年版本為準再版《遊擊戰術綱要》一書,為這個傳奇故事,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解放軍報/陶 樂)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