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屠殺了多少台灣人? zt

(2007-10-08 05:32:02) 下一個
日本屠殺了多少台灣人?

作者: 佚名


從1931年9.18事變到1945年8.15抗戰勝利前後.有記載的屠殺台灣島內人的不完全記錄有:

雲林大屠殺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6月台灣中南部人民在柯鐵等領導下發動反日起義,以雲林縣鬥六鎮東南大坪頂(起義後改稱鐵國山)為根據地,時稱鐵國山起義。6月13日,柯鐵率部眾突襲鬥六鎮的日人酒店。次日,一小隊日軍進犯大坪頂山麓討伐,遭到抗日義軍巧妙伏擊,死傷10餘人而退。6月16日,日本殖民當局從台中增調一聯隊日軍進犯鬥六鎮,大舉圍捕鐵國山義軍。抗日義軍退入深山老林堅守;日軍仍無所獲。日軍回到鬥六鎮後獸性大發,自19日至23日間,瘋狂的日軍見人即殺,見屋就燒,對鬥六鎮及其附近70多個村莊血腥屠殺達五天之久。無辜居民被殺害者達三萬以上,4300多戶房屋被燒成灰燼。據一個參與此次屠殺行動的日軍事後在其手抄《蠻煙瘴雨日誌》中供述:則鬥六堡東南麵一帶,鯉魚堡及打貓東堡各地五六百裏間,凡兵煙之下,無不盡成肉山血河,……幾千房屋竟付諸一炬。無數生靈頃刻間盡成斬首台上之冤魂,6月23日,倏忽間九穹林莊成為焦土,村民血肉飛散,變成慘絕人衰之地獄。同時討伐隊橫掃雲林平原,殘煙死灰未滅,滿眸極其酸鼻,大有天柱將折,地維將裂之慨,世人稱之為屠殺案。日軍的殘暴行徑激起了台灣人民的更大義憤,鐵國山抗日軍發布檄文,憤怒聲討日寇惟嗜殺戮:拿之即決,燒莊毀社,淫虐婦女的暴行,號召人民掀起大規模的抗日鬥爭。經此次浩劫,雲林縣滿目淒涼,數年後當日人在雲林進行土地調查時,他們所見到的仍是地方荒廢,居民離散,甚至有數莊人煙滅絕,棒莽滿目,田園荒廢的淒慘景象。

日軍三期討伐大屠殺

  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日本政府任命兒王源太郎為台灣總督。兒玉上任後,麵對各地蜂起的抗日暴動,采取了懷柔、欺騙和討伐、鎮壓相結合的策略,企圖各個擊破各地的抗日義軍;是年秋冬,兒玉在台灣北部的誘騙政策收到一定成效後,遂將注意力轉移到台灣中南部,從11月開始,對抗日義軍進行了三期大討伐。第一期:11月12日至23日, 重點討伐雲林一帶抗日義軍;第二期:11月27日至12月14日,重點討伐淡水溪一帶抗日義軍;12月20日至27日,討伐高雄一帶義軍。在討伐中,日本軍警窮凶極惡,燒殺搶掠。據日人統計,在三期討伐作戰中,台灣人民被殺害者達2053人,傷者不計其數。居民房屋全被燒毀者達2783戶、未完全燒毀者3030戶。而台灣人民實際被殺死殺傷者當大大高於此數。在第三期討伐戰中,日軍在阿公店(岡山)大規模屠殺,遭當地英國、西班牙傳教士指責,並投書《香港日報》予以揭露。日本殖民政府遂假惺惺地撥一萬日元撫恤災民,以平息國際輿論的譴責。(郭貴儒)

後壁林慘案

  林少貓是日本侵台初期台灣南部抗日集團重要領袖,日方《警察沿革誌》記述其號令嚴格,毫不侵害良民,概以屠戮日本文武官員為旨,頗得當地人民擁護。但日本殖民當局必欲除之而後快。1899年5月,林少貓在日方答應其10項條件後表示歸順,並於翌年遷居於打狗(今高雄)以南十二三公裏的鳳山後壁林(現名鳳林村)。到後壁林後,林少貓麵對窮鄉僻壤,全力投入建設事業,率眾鑿渠引水,開墾荒田,很快成為當地富豪。但就在此時,日本殖民當局卻暗中部署,準備消滅林少貓部。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5月30日,日本當局調動混戰第三旅團、第十五憲兵大隊和大批警察,突然圍襲後壁林。日軍先以大炮猛轟,堡內火焰衝天。林少貓率部眾奮勇抵抗,因寡不敵眾全數死難,僅林少貓屍體旁就散布著80餘具部眾屍體,其中有婦女、兒童30多名,日軍占領後壁林後,又以鳳山和屏東為中心,進行斬草除根式的搜索與屠殺,當地居民被殺害者達數千人之眾。

羅富星遇害事件

  羅福星,字東亞,原籍廣東鎮平(今蕉嶺),1903年時來台,住新竹苗栗一堡。1905年回廣東,路過廈門時加入中國同盟會。1912年返台,以台北大稻埋為基地進行地下活動,以華民會、三點會、同盟會、革命會等名義秘密發展組織。至翌年春,已在台北、基隆、新竹、桃園等地發展黨員500餘人,並聯絡東勢角的賴來、關廟的李阿齊、大湖的張火爐、南投的沈阿榮等謀劃發動抗日起義。1913年3月在苗栗召開革命同誌代表大會,發表《大革命宣言書》,號召民眾奮起驅逐日寇;羅福星等人的活動引起日本警察的注意,日本侵台當局在他們未舉事前便開始大搜捕,羅於12月19日不幸被捕。賴來、李阿齊等在事泄後倉促舉事,很快被鎮壓。日本殖民當局將羅福星案和台南關廟、新竹大湖、台中南投、東勢角等案一並處理,稱為苗栗事件,四案被告多達1211名;次年2月由苗栗臨時法庭判決,羅福星等221人被絞殺,285人被判刑。羅福星臨刑前賦有遺詩:海外煙氛突一島,吾民今日賦同仇。犧牲血肉尋常事,莫怕生平愛自由!

餘清芳事件

  餘清芳亦作餘清風,字滄浪、台南長治後鄉莊人。餘17歲時,即懷亡國之恨,參加武裝抗日,失敗後即長期潛伏:後來他以齋教西來庵主持人身份廣邀徒眾,並結識抗日誌士江定、羅俊等,準備再舉起義。1915年餘清芳、羅俊等利用扶軋、詳夢、神示等等會教活動揭露日本暴政,宣傳日本氣數將盡,以堅定教徒信心,其徒眾增至數千人。餘見時機逐漸成熟,就以大明慈悲國本台征伐天下大元帥名義發表文告,痛斥日寇侵台罪行,號召全體台胞奮勇爭先,盡忠報國,恢複台灣!日警聞訊大驚,立即在全島開始大搜捕,於6月29日捕獲羅俊、餘清芳。江定見勢危急,於7月6日率義軍進攻瞧吧陣支廳牛港仔山。7月9日又突襲甲仙埔支廳及附近幾處日警派出所,殺死日警數十人。8月2日,再襲南莊派出所,占領支廳,旋又乘勝攻占虎頭山。日本駐台總督聞風大驚,調集大批軍警馳援,起義軍在頑強抵抗後退入山地。日軍警獸性大發,將附近村莊居民3200多人集中屠殺,其狀慘不忍睹。據目擊者追述,這些居民經簡單訊間後,以台人一百為一次被屠殺集團,依次屠殺,除婦女外,男子不分少壯老幼,皆就縛俯臥。……由特選精壯之日兵約80餘人手持鋒銳長刀,肆情揮舞,竟相斬殺,瞧吧眸經此浩劫後人口大減,戶籍一空,25年後始恢複到當時屠殺之數。8月22日,餘清芳等人不幸被捕。翌年四五月間,江定等人也被誘捕。餘清芳等1957名抗日誌士被日寇判處死刑866名,有期徒刑453名,行政處分217名;江定等一批誌士被判處死刑37名,有期徒刑14名,其餘220餘人定為不起訴處分,但沒有一個人回到家中,相傳全數為日警所坑殺。兩項判決公布後;連日本國內也為之震動。總督府檢察官上內恒三郎也不得不承認:處死刑者超過千人,為世界裁判史上未曾有之大事件。

“二一二事件”

  1919年五四運動後,隨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大陸工農運動的勃興,台灣人民的抗日鬥爭也逐步走向嶄新的階段。台灣進步知識分子組織了反日聯合戰線組織台灣文化協會,農民成立了台灣農民組合,工人也開始建立工會,此外還出現了台灣民眾黨、共產黨等政黨組織,台灣民眾在各政黨、團體的領導下,不斷掀起反對日本殖民統治者的浪潮。日本侵略當局為撲滅台灣省人民的抗日烽火,於1929年2月12日,突然出動全部警察、特務,在全島範圍內進行大檢舉、大搜捕,襲擊台灣文協、工會、台灣農民組合的所有機構,逮捕1000多名抗日積極分子和革命團體的領導者,並對他們起訴或非法判刑,這就是有名的二·一二事件,這次事件雖然使台灣的許多革命團體遭到破壞,但人民的反日鬥爭仍此 起彼伏,連綿不斷。

霧社慘案

  霧社位於台灣中州能高郡(今屬南投縣),居住著數支泰雅爾人。日本侵略者占領該地後,山胞倍受欺淩奴役,生活苦不堪言,1930年10月上旬,馬駭坡社首領摩那·羅達奧主持本族人婚禮,恰逢日警吉村路過此地;羅達奧長子達拉奧向吉村敬酒,反遭吉村百般刁難和毒打。羅達奧父子和眾山胞在憤極之下痛毆吉村,日警當局揚言報複。就在這時,日本當局又在霧社大興土木,強迫山胞到馬駭坡社森林中砍伐巨木。此項勞役極重,工資低廉,且常有人遭日本監工吊打致死,摩那·羅達奧忍無可忍,決定聯絡附近各社舉行反日起義,10月27日,羅達奧率起義山民數百人衝進霧社公小學運動場,殺死參觀運動會的能高郡郡守、台中州著務囑托等日人139人,傷10餘人,並攻占霧社警察分室及12個警察駐在所,日本侵略當局得報後驚恐萬狀調急忙調集數千軍警前往鎮壓。31日日軍發動總攻,用山炮猛轟半日,各社房屋大半化為灰燼,參加起義的各社相繼失守,起義民眾退人深山,據險強抵抗,日警死傷甚眾,束手無策。此時霧社起義的消息已傳遍島內外,日本統治階級內部為此事也引起激烈爭吵。喪盡人性的日本侵略者為了把起義迅速鎮壓下去,竟然違反國際公法,出動飛機,向起義民眾投擲毒氣彈,把大部分起義鄉民毒死在山穀裏。摩那·羅達奧等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集體自殺,起義失敗。日本軍警在此次圍剿中肆行殺戮,霧社人民被炸死、毒死、槍殺或自殺的多達800餘人。參加起義的六社中,有些社的民眾死傷殆盡。日本殖民者極端仇恨摩那·羅達奧這位抗日民族英雄,在發現其屍體後,竟將其頭顱割下放在台北帝國大學,當作民族學標本示眾。直到台灣光複,其遺骨才得以安葬故裏。

第二霧社事件

  日本殖民當局在鎮壓了霧社起義後仍不罷休,又進一步強迫逃散各處的六社民眾561名集中在西拖和羅多大兩社,以便於監控和迫害。1931年4月25日,這些被拘民眾又被日本殖民當局轉移到桃巴拉社。日軍為斬草除根,暗中挑唆與其中三社人有宿怨的巴蘭社人,發給武器彈藥,讓他們在中途突襲轉移中的斯克、羅多夫等社山胞,結果有250多名山民慘遭殺害,使原有人口1200多人的六個社,隻剩下290多名老弱婦孺,霧社原住民幾乎瀕於滅種狀態。當時被拘禁在某日本警所內的10多名高山族人也同時被害。名軍連續大規模屠殺霧社人民的暴行,引起廣大台灣同胞的極大憤慨。

鎮壓高雄反戰暴動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麵侵華戰爭以後,為支援侵華戰爭,日本侵略當局在全島征兵, 20歲至40歲的青壯年男子多不能幸免,數以萬計的台灣同胞被當作軍士、通譯、海軍工員、學徒兵等驅趕到大陸戰場充當炮灰,其中許多人葬身異地。台灣人民不願成為日本法西斯的戰爭工具,紛紛起來發動反戰暴動。1938年10月8日、11日,高雄、六甲等地相繼發生襲擊日警的反戰暴動,日本侵略當局急調軍警鎮壓,參加暴動的民眾有200餘人遭殺害,四五百人被逮捕。1939年3月13日,高雄地區被強征入伍的1000多名農民正要被押往侵華戰場,他們不願去打本國同胞,於領到槍械後在高雄車站突然嘩變,與日本憲兵隊激戰半日,互有死傷。最後暴動失敗,有600名義士慘遭殺害。

五·二七事件

  1940年春,台南東石郡樸子街小學青年教師李欽明、李啟明兄弟,團結誌同道合的誌士50餘人,秘密組織台灣民族主義青年團,進行反日鬥爭。他們經常集會。收聽大陸抗戰廣播,準備在祖國軍隊複台時發動起義響應,配合祖國軍隊收複台灣。是年5月,日本警憲在偵知李欽明等人的活動後,於27日突然實行大搜捕,李欽明兄弟等近百人被逮捕。李欽明兄弟及呂江橫、呂丁殿等五人受盡酷刑,慘死獄中,其餘人被判處八至十二年徒刑。

東港事件

  1941年11月,日本侵略當局誣陷原台灣文化協會主要成員吳海水(鳳山郡醫師)有反日舉動,以圖謀使台灣脫離日本統治等罪名予以檢舉,並株連至黃本、蘇泰山等人。黃被逼供述東港有所謂聯絡機關,張明色為負責人。翌年,日警檢舉張明色,迫他供出台南市律師歐清石是反日事件主謀。郭國基、郭生華。洪雅、黃周等200餘名知識分子因受此案牽連而被捕。由於其中以東港人居多,故稱東港事件。此案審判拖延三年,歐清石被判無期徒刑,張明色等彼判處有期徒刑。在嚴刑拷打下許明和等多人慘死獄中。1945年美國飛機空襲台北,歐清石、洪雅被炸死。到8月15日日本投降時,被逮捕關押的200餘人中僅有四人幸存。

蔡忠恕事件

  蔡忠恕是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前身)學生,台灣學生抗日運動領袖,1944年,在中國人民和盟軍的英勇抗擊下,日本法西斯的崩潰已為期不遠。在祖國大陸人民抗日浪潮的影響和激勵下,蔡忠恕集合200餘名青年學生,秘密集會,醞釀反日起義,以期驅逐日寇,收複台灣,迎接抗戰勝利,但不幸消息泄露。是年4月,日本警憲大肆搜捕參加反日活動的 學生,蔡忠恕等1000餘人被捕入獄。蔡受盡酷刑折磨,慘死於獄中。


日本侵略軍侵占我國台灣,激起台灣人民奮勇反抗。圖為遭日軍屠殺的我台灣抗日義軍。


1915年,台灣愛國者餘清芳、羅俊、江定三人為首,舉行反日起義。他們以宗教為掩護,以西來庵為根據地,進行活動,日本人稱之為“西來庵事件”。餘清芳的勢力遍於全台灣,跟祖國也有聯係。這一年五月,他們的計劃暴露,六月羅俊被捕,7月9日餘清芳和江定率眾襲擊日寇屏東甲仙埔支廳各派出所,殺死日寇30多人,轉戰台南,與日本人奮戰達40多天,後遭失敗。餘、江、羅三人均壯烈犧牲。其餘866人被判死刑,453人被判徒刑。這是餘清芳(坐在黃包車上)等人被押往台南監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