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你家的飯桌比得了?---中國軍隊餐桌革命:夥食費78年以來調整24次 zt

(2007-10-06 14:55:12) 下一個
中國軍隊餐桌革命:夥食費1978年以來調整24次

2007年10月06日 新華網


資料圖:解放軍海軍女兵用餐


  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記者李惠子 程雲傑 胥金章)北京衛戍區某高炮團負責夥食給養的軍需股長賈敬偉,需要格外仔細地核對團裏的夥食開銷。今年5月以來,豬肉價格從每斤5元多漲到了9.4元。“采購是夥食保障的第一關,錢必須算計著花。”他說。

  全團1000多名戰士,每天消耗豬肉125公斤,這筆開銷以前1250元,但豬肉漲價後,增加了1100多元,漲幅相當於一個普通士兵100天的夥食費用。

  “若不精打細算,按每人每天11元的標準組織好夥食,難度還是相當大的。不過,今年夥食費的增長可以適當減少豬肉漲價帶來的壓力。”解放軍總後勤部軍需物資油料部部長馮亮說。

  馮亮說,就總數和花在每個軍人身上的費用而言,中國的國防預算與很多國家相比很少。“為保證吃飽,吃好,我們必須厲行節約。”他說。

  “小米加步槍”已成曆史,今天的中國軍隊已裝備“營養餐和遠程導彈”。中國軍隊的夥食費1978年以來調整了24次,漲幅23倍。今年1月1日起,夥食費再次調整,普通士兵每人每天的夥食標準,按軍兵種不同,上浮了10%,最低達到11元,最高為39元。

  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說,部隊夥食費標準的提高,對緩解主副食品、燃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改善官兵營養質量,提高部隊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007年中國國防支出預算約3510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增加的國防經費主要用於提高軍隊人員工資和津貼標準,提高軍隊公務事業費和夥食費標準,改善中國230萬現役軍人的訓練、生活條件以及裝備。

  在高炮團,廚師李貞每天定時谘詢團裏的“營養師”後,為戰士準備可口、營養的飯菜。所謂“營養師”就是“軍隊食譜係統”。

  李貞隻需在電腦中輸入夥食標準、訓練強度、季節等要素,該係統就提供若幹套營養搭配合理的食譜,以及詳細的營養分析。

  中國軍隊專門製定了《夥食費標準》和《食物定量標準》,確保動植物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供給。按現有規定,普通士兵的動物性食品應達到每人每天280克,動物性蛋白由原17%提高到26%。

  賈敬偉注意到,今年以來,高炮團主食消耗已經從過去的每人每天750克下降到600多克。“這表明有營養的副食增加了,戰士們再不用依靠主食充饑,”他說。

  軍費增加的一部分還用於大規模的食堂改造。許多食堂都引入了製式化餐具桌椅。包括切肉機、絞肉機、豆腐機、切菜機和饅頭機等在內的16種加工機械被引入廚房操作間。

  很多部隊在食堂安裝了電子觸摸屏,當天吃了多少食物,花了多少錢,能量和營養是否達標,戰士們隻要輕輕按鍵,便一目了然。

  中國軍隊的餐桌管理還沿襲了紅軍時代的傳統——經濟民主委員會,由連隊戰士輪流值班,參與主副食品采買、監督夥食費的使用和管理,對出入庫物資和庫存消耗進行登記等,做到群眾管理夥食,經濟民主。

  委員會還負責討論下一周的食譜,收集戰士喜歡吃的菜,補進存貨。

  負責夥食的高炮團生活服務中心裏的多數“員工”都是烹飪技術過硬的士官。經過一年兩次在北京軍區廚師培訓中心的學習,並接受星級廚師的指導,這些士官可以在野外一小時內為150名參加駐訓或軍事演習的戰士準備熱騰騰的可口飯菜。

  中國人民解放軍已在全軍建立了74個軍需烹飪專業技術兵職業技能鑒定站,每年培訓等級廚師1萬餘人。


資料圖:夥食觀摩會現場


資料圖:炊事班在給新戰士分菜


資料圖:解放軍炊事兵正在做飯


資料圖:建軍80周年成就展上展出國產06式單兵即食野戰食品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