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王義桅解析:美國真的抓不到拉丹嗎?其實都是戲 zt

(2007-10-06 12:53:00) 下一個
王義桅解析:美國真的抓不到拉丹嗎? 其實都是戲

2007年09月25日  環球時報


9月20日,“基地”組織再次發布新錄像帶,二號人物紮瓦西裏和領導人本·拉丹先後發表了講話。美國政府與拉丹間“貓抓老鼠”的戲再次上演。2006年,在《環球時報》對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義桅的采訪中,王教授稱,美國和拉丹之間關係的不妨理解為“兩個玩家在演一出相互玩弄的大戲”。

“9·11”後,拉丹多次揚言要對美國再次襲擊,卻鮮有得手,這是表明布什政府的“防恐”手段的高超,還是拉丹的“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對此,外界一直揣測不斷。一個疑問油然而生:美國有強大的情報係統,許多重大通緝案都能一一破獲,怎麽花了那麽多年,就是抓不到拉丹呢?

猜測堪稱五花八門。最流行的猜測是,拉丹占盡阿拉伯世界的“天時、地利、人和”,造成了美國無法得逞的巨大障礙。美國過於依賴技術,難以應對拉丹領導的人脈網絡,對其在穆斯林中的聲望更無可奈何。一句話:抓拉丹如同大海撈針,難!不過,這樣說實在是有點低估了美國中情局的能耐。

最偏袒美國的猜測莫過於美國“圍而不抓”,因它擔心抓住拉丹後引起恐怖主義者進一步的報複。這或許隻猜中了結局,卻猜不對前提。美國的確怕抓住拉丹後,阿拉伯世界某些極端分子的報複,但是,美國大兵的四處出擊表明拉丹並沒有被“圍住”。

最富有想象力的猜測則是,懷疑拉丹已經死亡或根本不存在,所謂的“9·11”事件、拉丹發聲和現身全部都是美國導演的,為的就是要達到改造中東的目的,進而實現其統治全球的戰略。這未免太將美國人“神化”或“魔化”了,似乎美國人無所不為,無所不能。

那麽,美國和拉丹,到底是怎麽一層關係?王教授說,不妨理解為,這是兩個玩家在演一出相互玩弄的大戲。

一麵是拉丹在玩美國。拉丹很清楚,“9·11”事件以來,美國一直處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緊張狀態。所以,每逢特殊時期,拉丹就來湊熱鬧。阿富汗戰爭前是這樣,伊拉克戰爭前也是這樣。剛剛過去的2005年相對比較平靜,拉丹消停了一年。現在,伊朗核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美國正在醞釀是否攻打伊朗,此時拉丹“現聲”一下,也算是在轉移國際社會的注意力,給美國一點刺激。拉丹不愧為“恐怖主義教父”。“教父”登高一呼,追隨者就馬上跟上。拉丹錄音帶播出後的第二天,“基地”二號人物紮瓦赫裏也神秘“現聲”。另一方麵,美國也在玩拉丹。

照理說,美國要是不惜一切代價,不會抓不到拉丹。別的不說,半島電視台播放拉丹錄音錄像帶,每次都是由專人送達,所以,用不著特殊偵察手段,隻要安插個把間諜,或重金收買傳遞員,就不難順藤摸瓜,找到拉丹。但美國似乎沒這麽做。對美國來說,拉丹的存在儼然已成為“反恐”旗幟不倒的動力,百利而無一害,何必費全力去抓他呢?不信?請想想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那些耐人尋味的話。向來自負的拉氏多次宣稱,美國政府可能永遠也抓不住拉丹。如果不是內心並不想抓到拉丹,為何做出如此草率的表態?

在這一點上,美國反恐盟友巴基斯坦政府的聲明也做了側麵的論證。當美國抱怨巴政府根本沒打算認真追捕拉丹時,巴政府的回應道破天機,很多中情局成員都去了伊拉克,美國抓獲拉丹的情報人員已削減了不少,哪裏還有抓拉丹的架勢?所以說,美國抓不到拉丹,可謂“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顯然,美國讓拉丹繼續逍遙法外,是經過一番利害得失的權衡。如果抓住拉丹,大打“反恐戰爭”將失去目標和借口,美國以“反恐”為名塑造的“道德形象”也將黯然失色。“9?11”事件後,美國的戰略進程很清晰,就是打著“反恐”的旗號,先收拾完阿富汗,再將伊拉克搞掂,最終完成“中東改造計劃”,真正實現並延續全球霸權。拉丹現在還健在,而且不時地冒出來說些狠話,正是美國求之不得的。

看來,世界政治的確是個大舞台。個人和國家之間也能上演一場大戲。戲何時謝幕,取決於多種因素。就目前形勢看,美國與拉丹間“貓抓老鼠”的戲還是會繼續玩下去。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