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揭秘:俄羅斯30名科技精英5年內的神秘死亡(圖) zt

(2007-10-23 04:54:11) 下一個
揭秘:俄羅斯30名科技精英5年內的神秘死亡

2007年10月23日 中國網 來源:東北新聞網


在莫斯科與華盛頓關係日益緊張、俄羅斯與西方麵臨新冷戰威脅之際,1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俄《一周論據》周刊驚爆內幕,稱最近5年裏有30名天才的俄羅斯科學家神秘死亡,另有數十人則遭遇襲擊、記憶力神秘受損。俄羅斯專家認為,這些事件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其幕後策劃者很可能是美國特工部門,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徹底搞跨俄羅斯、實現美國獨霸世界的目的。


抗微生物療法研究所所長、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列昂尼德-斯特拉瓊斯基


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安德列-布魯什林斯基


反生物武器專家神秘死亡

俄獨立軍事專家尤裏-博貝洛夫接受采訪時表示:“我認為,這一係列神秘死亡事件早就應該引起聯邦安全局的注意,因為其中有太多東西不可思議,而遇害者名單又是如此之長。”

在莫斯科一家名為“斯拉夫女人”的賓館,其所有權歸屬俄聯邦國防部。2005年6月7日從斯摩棱斯克來開會的抗微生物療法研究所所長、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列昂尼德-斯特拉瓊斯基教授就住在這裏,第二天他還將前往美國參加一個國際會議。

然而就在安頓下不久,這位年僅53歲的俄醫學科學最年輕的通訊院士,就被發現神秘地死在賓館走廊裏。調查發現,斯特拉瓊斯基頭上遭重物襲擊,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和兩部手機全部丟失。

斯特拉瓊斯基神秘死亡正值特維爾州爆發A型肝炎,當時已有300多人被感染。有一種說法,認為此次傳染病爆發是因為使用了生物武器,而抗微生物療法研究所從事的工作,就是研製出針對這種武器的製劑。

斯特拉瓊斯基遇害一個多月後,烏拉爾地區的著名學者、俄聯邦國家獎金獲得者謝爾蓋-沃夫克教授也步了他的後塵,在葉卡捷琳堡火車站中毒死亡。沃夫克的研究對象是惰性氣體氙,最新的專著就是《利用氙氣作輻射防護劑》。

盡管調查人員下了不少力氣,但沒有找到凶手的蛛絲馬跡。直到現在,上述兩起案件仍然沒有偵破。

病毒專家曾被中情局瞄上

曾幾何時,美國中央情報局曾指控俄著名學者涅莉-瑪麗采娃向伊拉克轉交天花病毒,認為當時的巴格達政府可能利用它製造細菌武器,軍方能用導彈把天花病毒發射到很遠的地方。天花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病毒,對疫苗有著非常強的抵抗性。美國情報部門是利用間諜獲得上述情報的,而且在《紐約時報》沒有報道此事之前,這一消息一直保密。

國際疫苗專門委員會成員、俄羅斯教授斯韋特蘭娜-瑪琳尼科娃指出,瑪麗采娃博士一直給人“正派人”的印象,試圖招募她當間諜是根本不可能的。此外,危險病毒的研究工作始終有嚴格的製度要求。

俄醫學科學院疫苗研究所所長維塔利-茲維廖夫也表示,瑪麗采娃最近20年一直領導實驗室工作,主要從事麻疹、紅疹等傳染病的防治研究。他還強調說,研究所擁有的所有天花菌株早在1994年就都送到了新西伯利亞。

兩年前,涅莉·瑪麗采娃去世了。她的死似乎沒有什麽奇怪之處,但和其他學者死亡事件一樣,有美國特工部門的影子。

俄曆史學博士列昂尼德-伊瓦紹夫上將說:“為什麽我們的科學家接連遇害?顯然,有人現在正在建立單極世界,他們極力阻礙俄羅斯的科學發展,不讓俄羅斯向世界奉獻新的科研成果;他們要使俄羅斯處於臣服地位,把俄羅斯人變成某種形式的生物機器人;他們要征服我們的偉大祖國,摧毀俄羅斯精神、磨滅我們的意誌。”

心理戰專家接連遇害

看起來,伊瓦紹夫的結論是對的:有人正以奪取俄最有教養、最有才能者的生命為己任,他們當中很多人的死至今仍籠罩著神秘色彩。例如,2002年1月4日,科學院通訊院士、電機製造研究所所長伊戈爾-格列博夫在聖彼得堡遇害;2002年1月底,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安德列-布魯什林斯基被人打死。

布魯什林斯基主要從事反恐心理戰術研究,他失蹤的公文包裏裝有最新的研究成果,他本應該把這些資料送到五角大樓。就在布魯什林斯基遇害前幾個月,他的副手瓦列裏-德魯日寧教授被打死;

布魯什林斯基下葬幾天後,俄國立醫科大學微生物教研室主任、微生物武器及心理控製學專家瓦列裏-科爾舒諾夫教授也被打死。他是俄羅斯最傑出的微生物學專家之一,其研究手段在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的實驗室裏被廣泛應用。

接下來,全俄稅務學院院長、心理防護專家埃利達爾-馬梅多夫、軍事心理學者米哈伊爾-約諾夫也被打死,後者公文包中有關使用心理手段控製敵人的秘密材料丟失;在接到多個恐嚇電話之後,從事心理控製研究工作的微生物學家阿尼金中毒死亡。

國家實用微生物學科學中心主任尼古拉·烏拉諾夫認為,這麽多科學家一個接一個被殺絕對不是偶然現象:“這是破壞俄羅斯穩定的一個重要手段。我不知道他們遇害的細節,但清楚科爾舒諾夫遇害的後果,他的死讓一個重要方向的科研工作停滯。”

沒有什麽領域可幸免

2004年4月20日,莫斯科國立大學計算機數學與控製論係教授維亞切斯拉夫-費多羅夫在莫斯科遇害,他的屍體在位於斯托列托夫街4號樓的家裏被發現,凶器是一把普通的切菜刀;沒過多久,又傳出了59歲的俄聯邦政府國民經濟學院教授尼古拉-瓦裏亞金被殺的消息,他也死在自己家裏,凶器同樣是一把菜刀。

2005年9月,57歲的聖彼得堡礦業學院教授伊琳娜-普羅斯庫裏亞科夫斯卡婭遇害。在這起離奇的案件中,既沒有人目擊犯罪經過,現場也沒有找到犯罪分子的指紋;在聖彼得堡被殺的還有人類學和民族學研究所高級科研人員、具有國際聲譽的著名民族關係問題專家尼古拉-吉連科,他的著作《民族社會學》是民族關係科學領域真正的發現。

到目前為止,這些案件同樣沒有偵破。國家杜馬反腐敗委員會專家、法學博士謝爾蓋-馬克西莫夫說:“是否應該考慮這是英國人所為的說法?這些遇害的學者沒有位於市中心的大規模不動產,而且他們基本都在60至70歲,根本無法和襲擊對抗。”軍事專家尤裏-博貝洛夫則表示不解:“為什麽我們的學者都被人殘忍地打死?這是一種風格、手法,還是信號?我認為,很可能美國特工部門參與了這類謀殺案。”

2002年夏末,著名化學家謝爾蓋-巴赫瓦洛夫神秘失蹤震驚了整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出事那天,他離開家後就再也沒有回來。後來,有人在市郊發現了他被肢解的屍體,調查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難解之謎。

巴赫瓦洛夫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國立大學物理化學教研室主任,同時領導著從事放射性廢棄物再加工的“晶體”科研中心;他發明了一種獨特的處理核潛艇燃料的方法,並在拆除失事核潛艇“庫爾斯克”號的招標中獲勝。

巴赫瓦洛夫遇害不久,一名美國記者在《華盛頓時報》上發表文章,稱這位47歲的教授可能與希望獲得俄羅斯核武器部件的“基地”組織有聯係。記者還引述了中情局的報告,證實“存在前蘇聯境內的大規模殺傷武器落入恐怖分子之手的現實危險”。

俄國防部第12總局局長伊戈爾·洛倫金上將駁斥了美國人的這種臆想。

幾十個科學家被“洗腦”

除了神秘遇害之外,還有幾十個科學家被“洗腦”的離奇事件。

2003年10月中旬,著名核物理學家、46歲的礦業化學聯合企業實驗室副主任謝爾蓋-波多伊尼琴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保密城市熱列茲諾戈爾斯克失蹤。根據特工部門公布的資料,波多伊尼琴有權接觸秘密文件,他的工作包括清理核廢料、生產人造綠寶石和其他純淨物質。

半年後,這位核物理學家返回故裏,但是記憶已被清除。應該指出的是,莫斯科的謝爾布斯基研究所現在也建立了一個科室,專門從事人類記憶力恢複研究,有時也能部分恢複患者失去的記憶。

顯然,記憶力被人為清除不是簡單的驚嚇結果。特別是類似波多伊尼琴這樣的患者,他們的記憶力喪失完全是人為實驗導致。在俄羅斯,被這樣“洗腦”的人正在不斷增加,但卻沒有科學的解釋。

俄羅斯強力部門此前也有科研機構做類似研究,但由於資金緊張早已被關閉,參與工作的專門人才現在或下海經商,或遠走國外,或離奇死亡。也就是說,俄羅斯正麵臨著沒有心理專家的可怕局麵。

早在2000年12月,美國就公開發表了一份令人感興趣的文件:《2015年全球趨勢:與非政府專家關於未來的對話》。報告最初公布在中情局網站上,中情局專家在其中將俄視為不穩定地區,並且預言她將在未來瓦解為8個國家,主要原因就是經濟削弱、國家封閉,稱自然資源減少導致其越來越難以維係世界大國地位。

就在這份報告公布沒多久,俄羅斯就開始發生精英科學家神秘死亡事件。專家認為,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係。列昂尼德-伊瓦紹夫上將說:“在我看來這沒有什麽可奇怪的。首先,他們攻擊我們重要的心理學家,因為正是心理學者深知我們的未來命運,並希望利用自己的經驗、知識和技術把俄羅斯文明維持在傳統軌道上;我們敵人所最害怕的也正是這些心理學者。”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