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以、阿反伊朗聯盟”設想難以實現 zt

(2007-10-22 05:16:22) 下一個
“美、以、阿反伊朗聯盟”設想難以實現

2007年10月22日 光明日報


為確保美國總統布什倡議的今年11月美國中東和平會議取得成功,美國務卿賴斯對中東地區進行了為期4天的穿梭訪問。此行前,賴斯公開宣布,美國政府致力於建立由美國主導的“阿拉伯聯盟”,形成以埃及、沙特為首,其他阿拉伯國家參加的良好聯盟模式。盡管賴斯未直接提及以色列,但中東觀察家們還是捕捉到了美國試圖構建“美、以、阿反伊朗聯盟”的新戰略構想。

美國倡議召開的中東和會主要目的之一是通過吸引阿拉伯國家參與巴以爭端的解決,加快阿以關係正常化的步伐,促使阿拉伯國家在伊拉克問題上幫助美國盡快脫離泥潭,更為重要的是把阿拉伯國家拉入反伊朗的戰略聯盟,借助阿拉伯的力量,解決目前美國外交天平中分量最重,也令美國最頭痛的伊朗核問題。但是,美國要實現這一戰略設想卻麵臨重重阻力。

首先,這次會議能否開成仍是個未知數。美國這一設想的前提是此次會議取得成功。阿拉伯國家比較一致的意見是,這次會議應全麵解決阿以爭端,不能僅限於巴以問題,敘利亞、黎巴嫩等與以色列有爭端的國家都應參加。但到目前為止,美國似乎尚未把敘以和黎以問題納入考慮之中。由於哈馬斯和巴民眾均堅決反對巴方在實質性問題上向以方讓步,以色列政府在關鍵問題上讓步也麵臨巨大壓力,雙方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的談判均無明顯進展。日前,埃及外長蓋特發表聲明,對以方企圖使這次會議無法產生有實質內容和約束力的重要文件表示不滿。他稱,如果不能阻止以方的這些企圖,就應認真考慮推遲會議日期。如果會議胎死腹中或無法取得實質性成果,建立這一聯盟的前提就不存在了。

其次,阿拉伯國家認為目前伊朗核問題尚未到需要與美、以結盟加以製止的地步。阿拉伯國家認為,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有諒解備忘錄,該機構尚在核實伊朗的核計劃是否會用於軍事目的,因而此問題應首先在這一框架內解決。現在倉促建立以入侵和打擊伊朗為目標的聯盟,各成員國必須承擔政治、法律和道義上的責任,而阿拉伯國家都是伊朗的近鄰,一旦發生戰爭,受損和付出代價更大的是它們而不是美國。2003年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發動對伊戰爭,最後卻未找到任何有力證據,阿拉伯國家豈能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貿然加入這一聯盟。另外,打擊伊朗將導致點燃地區戰火,影響各國穩定,也必定會推遲巴勒斯坦等重要問題的解決。

第三,阿拉伯國家認為,伊朗擁有核武器隻是一種可能,但以色列擁有核武器卻是現實。以總理奧爾默特已承認,目前更亟待解決的是以色列擁核問題。對阿拉伯國家來說,盡管不讚成伊朗擁有核武器,但它們更反對以色列擁有核武器。如果伊朗擁有核武器,對阿拉伯國家是一種威脅,但對以色列更是一種威脅,而以色列擁有核武器對阿拉伯國家的威脅最大。對廣大阿拉伯國家來說,當務之急是要求以色列銷毀核武器並將自己的核設施置於國際監督之下。

此間觀察家們認為,隻要以色列擁有核武器、阿以爭端得不到解決和無證據證明伊朗已擁有核武器並已對阿拉伯國家形成現實威脅,阿拉伯國家就很難與美以組成反伊聯盟,美國的這一設想變為現實的可能性不大。 (於毅)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