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唯恐天下不亂!---BBC分析:緬甸起義的教訓

(2007-10-03 14:22:51) 下一個
分析:緬甸起義的教訓

2007年10月02日 BBC中文網 保羅·雷諾茲(BBC新聞網世界事務記者)


緬甸國內的軍事鎮壓暗示人們:街頭示威不一定會帶來民眾起義的勝利。

關鍵因素是現政權的動搖――如果抗議行動不能帶來這一結果,起義者就會成為當局鎮壓的受害者,緬甸當局一直以來都采取這樣的手段。

迄今為止,緬甸軍方鐵板一塊。緬甸爭取民主的運動仍然希望取得迅速的勝利,但是恐怕這一民主事業,將超出人們的意願,而成為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我們這個時代,對於擁護民主的抗議者推翻專製政府,我們可能已經司空見慣,因而可能會低估其中的困難。

推翻此類政府的行動手冊中必然包含如下因素:

●廣泛的群眾抗議,形成不同的社會和經濟團體;

●反對黨領袖,具有可以將人們凝聚在一起的清晰的理念;

●利用媒體的能力,以某種形式將消息發布於眾;

●削弱現政權的機製--或者通過內部政變(以軍事派別的形式),或者出現改革者,或者現政權精疲力竭,而被拖垮;

●外部壓力,關鍵國家施加影響。 經驗表明,成功的民主化進程通常是以上因素的結合。

事例

比如,上世紀90年代的東歐嘩變,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有抗議活動;共產黨政府精疲力竭;改革者走上前台;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領導的蘇聯不再支持這些政府,而且當地安全部隊倒戈反擊。

然而,烏茲別克斯坦2005年安集延市的抗議活動,則被很快鎮壓下去,就是因為抗議者沒有造成廣泛的影響。

再就是中國1989年的民主運動,天安門廣場的民主示威者最終被驅散,是因為中國政府沒有分崩離析,相反它進行了鎮壓。

在緬甸,抗議者麵對的是拒不讓步的軍政府。或許武裝部隊的異見人士會揭竿而起推翻老朽的保守派,但是這種情況尚未發生。

同時,政府當局封鎖了媒體,包括互聯網這種新的媒體形式――該形式被證明有助於形成廣泛的國際輿論。

而外部壓力――表現為國際譴責和製裁聲明,也不夠強大,未能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與中國的聯係

我在訪問中國期間觀察了緬甸事件的演變,看這裏對待緬甸事件的態度饒有趣味。

從衛視轉播中,可以看到歐美對此事件的關注不斷上升。它突出顯示了西方政府的外交政策受非政府組織、人權組織以及知名人士的影響。

法國電視節目中,英籍女演員簡·伯金就緬甸事件接受了長時間的采訪,並於次日率團會見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

中國則不然。媒體對緬甸危機幾乎無動於衷。與往常一樣,晚間新聞前10分鍾,集中報道中國領導人的往來動向,似乎主要是他們的講話。

在人權方麵,北京的中國政府不易受到影響。其國策是盡量置身世界危機之外,謀求自己在全世界的利益(要獲取大量的自然資源)。

對中國來說隻有一個壓力――明年在北京舉辦奧運會。

中國政府不顧一切地期望做到決有任何抵製。奧運會被奉為中國自己所稱的和平崛起的象征。所以中國對世界輿論不能不有所顧及。因此它呼籲緬甸克製,不過也僅此而已。

1988年緬甸大規模的民主運動被鎮壓後,現在人們迫不得已,又在進行另一次漫長的爭取民主的運動。

無論如何,民主人士心中的期望永遠不會破滅,他們期望某種決定性的因素會使事情突現轉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