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解放軍批量裝備彈炮合一係統 演習中數秒摧毀目標 zt

(2007-10-09 14:16:40) 下一個
我軍批量裝備彈炮合一係統 演習中數秒摧毀目標

2007年10月09日 解放軍報 薑建軍 劉豪偉 本報特約通訊員 張科進


資料圖:中國陸盾-2000彈炮一體防空係統射擊


  國慶節前夕,廣州軍區某裝步團新裝備防空襲實彈射擊演練在粵東某地拉開戰幕。

  “按預定方案進入配置地域!”淩晨2時30分,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一輛輛彈炮一體的防空戰車迅速駛入戰位,做好迎戰準備。團參謀長楊立順介紹,此次參演的新裝備具備自動跟蹤、識別真假目標的功能,能夠同時對抗低空、超低空等多方位的攻擊。

  雷達指揮車內,戰場態勢一覽無餘。筆者從車載指控儀的顯示屏上看到,以往陣列整齊、密集布置的炮群不見了,戰車之間比以往拉大了間距。一旁的連長周春榕告訴我們:以前裝備信息化程度不高,要擊中一個目標,必須集中火力才行。現在裝備信息化程度高了,打擊精度也提高了,戰車分散一則可以更好地保存自己,二則可以為團隊提供更為寬廣的防護正麵。

  拂曉時分,情況突至。預警雷達的屏幕上亮點頻閃,顯示大批“敵”機正試圖突破我方陣地。接到敵情通報,各戰位的官兵立即進入攻擊狀態。然而,“敵”機始終沒出現。陣地指揮員很快判明是“敵”設置電磁假目標進行襲擾,迅速下令雷達關機。但為時已晚,狡猾的“敵人”在引誘我開機的短暫時間內,已截獲到我防空雷達的頻譜信息。刹那間,各台站的雷達顯示屏“雪花”茫茫,耳機內雜音陣陣,防空分隊的“神經”頓時癱瘓。

  “啟動防電磁幹擾預案!”各操作手按指揮員命令,采取人工排雜波、電磁抗幹擾、改用備頻等一係列技術手段,並不斷改變抗幹擾的戰術戰法,終於衝破重重電子迷障,“敵”空中目標又一次在雷達顯示屏上“露臉”。

  “早知他們會有這一手,我們防著呢!”團長魯金海對筆者說,“為提高新裝備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能力,我們多次與電子對抗分隊進行對抗演練,摸索出一套抗幹擾的有效手段,探索出多站協同抗擾、多車隨機組網等戰法,這次演練派上了用場。”

  “發現目標,準備發射!”操作手們各就各位,戰車進入自動發射狀態。此時,“敵”空中目標已進入我火力有效射擊範圍,被火控雷達牢牢抓住。幾秒鍾後,利劍出鞘,“敵”空中目標被一一撕碎。

  此時,筆者向一旁的參謀長楊立順詢問,防空火力對敵實施打擊為何各打各的?楊立順解釋說:這就是信息化裝備帶來的變化。每個戰位都有一個最佳射擊時機,全由火控係統提供。打不打,指揮員說了算;至於怎麽打、什麽時候打,則由各個戰位的炮長根據情況來確定。

  目擊一場防空演練,聆聽指揮員的詳細講解,筆者深刻感受到我軍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轉變,也看到了我軍指戰員打贏信息化戰爭的堅定信念。(本報廣州10月7日電)


資料圖:中國出口型陸盾-2000後方特寫


資料圖:陸盾-2000彈炮合一防空戰車


資料圖:中國95式四聯25mm自行高炮


資料圖:我軍90式雙35高炮群對空密集射擊


資料圖:解放軍防空導彈陣地


資料圖:解放軍防空部隊實彈演練


資料圖:中國S-300PMU2防空導彈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