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可能加入安-70計劃 發展戰略空軍 zt

(2006-08-22 16:25:54) 下一個
  安—70運輸機計劃下馬俄烏關係降溫 印得益 【作者:虞非凡】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道,在今年5月俄羅斯正式決定停止同烏克蘭聯合開發大型軍事運輸機後,近日已同印度就共同開發新型軍事運輸機達成協議。安—70運輸機計劃是目前俄烏間最大軍事合作項目,作為主要投資方,俄羅斯占總體投資72%,它的退出,除了徹底冷卻俄烏軍事關係外,也為資金緊缺的烏克蘭提出了新的難題:誰將是下一個投資者?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國軍方迫切需要發展戰略空軍力量,中國有可能成為安—70運輸機計劃下一個合作夥伴。   安—70希望何在   據俄羅斯伊留申飛機設計局透露,今年秋季,俄羅斯和印度將正式簽署協議,聯合開發研製一種新型軍事運輸機。目前兩國已就這個問題達成了基本一致。   伊留申飛機設計局負責人稱,俄印聯合研製的軍事運輸機將以該設計局的伊爾—214型軍事運輸機的設計方案為基礎。這種運輸機的載貨量將為20噸左右,飛行時速每小時能達到850公裏,最遠航程為2000公裏。   防務人士指出,通過和俄羅斯聯合開發這種軍事運輸機,印度方麵將擁有獨一無二的機會能獲得俄羅斯的飛機設計和研製經驗。此外,印度還將試圖借此機會獲得俄羅斯的運輸機製造技術。   俄羅斯媒體稱,北約將不會為自己的軍隊采購烏克蘭的安—70運輸機,北約已經選擇了空中客車公司的A—400M運輸機,因此在俄羅斯退出之後,烏克蘭必須要為安—70運輸機尋找出路,在這種形勢下存在著迫切需要提升戰略空運力量的中國將同烏克蘭共同合作完成安—70運輸機項目的可能性。   此外也有媒體分析,目前大型運輸機市場總體已被美國的波音公司和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占領,基本上是一種“寡頭市場”,俄烏體係航空產品被排斥出主流市場已久。由於市場前景不明朗,加上兩大集團的打壓,安—70運輸機計劃的資金來源和投產後的銷路隻能放眼歐洲、南太平洋區域及北美市場之外。而俄印聯合運輸機計劃的出台,無疑又宣告南亞市場的大門關閉了。全球區域剩下的選擇寥寥可數。   政治因素誘發不確定影響   俄羅斯軍方領導人不久前曾表示,安—70的技術標準不符合俄羅斯軍方要求,是俄羅斯宣布退出聯合開發研製計劃的原因。   但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航空專家們一致認為,安—70在國際市場上是有競爭能力的。在參加了一係列的國際航展後,它已經成為國際軍火競爭中的一名很有希望的潛在對手。   這種新一代中短程戰役—戰術軍用運輸機,即使按照要求最高的航空專家們評價,都具備優秀的飛行技術特征,性能獨一無二。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123噸,最大載重量為47噸。飛機安裝有4個世界上其他國家尚未應用的應急低耗油量的4台Д—27渦輪螺旋槳風扇發動機,每一台發動機的功率為14000馬力。   但優良的飛機性能在複雜的政治博弈中卻稱不上是一個有力的籌碼。德國曾在去年希望退出A—400M製造行列,並同俄烏兩國就參加安—70飛機的設計和購買75架運輸機以替代德國空軍老化的軍用運輸機的問題進行了談判。這一意向得到了俄總統普京的支持。但在北約夥伴國的壓力下,德國方麵最終放棄了合作。   這種壓力同樣存在於安—70未來前景中。烏克蘭並不認為中國是其潛在的威脅,但來自美國、日本乃至印度的壓力,無疑會對烏克蘭政府的意向產生影響。   安—70對於中國的意義   近期, “研製大飛機”已正式進入了中國政府國民經濟“十一五”規劃事業。而從零開始設計出一款全新的大飛機,將麵臨許多關鍵技術的挑戰。而引進——仿製——自主研發的道路已被曆史證明是符合中國航空業發展的。   以中國軍隊目前裝備的伊爾—76大型運輸機為例,通過多年來引進使用積累的經驗,中國目前以其為機體,發展出了KJ2000大型預警機。而從國際航空界的發展慣例來看,大型運輸機往往是航空業的核心,以其為基礎,在民用領域可以發展大型客機和運輸機,在軍用領域可以發展大型預警機、空中加油機、特種飛機等。   安—70空重和體積都屬於中型運輸機的級別,但安—70的最大載重量可以提高到40噸以上,已接近了大型運輸機的水平。此外,從整體技術水準方麵,伊爾—76比安—70落後近20年。   此外,中國國情是西高東低,南熱北寒,幅員遼闊,因此要求大型運輸機有較大的航程,較高的巡航高度,較寬的溫度適應範圍,還應具備較強的高原機場起降能力。而這些方麵,安—70遠比伊爾—76具有更好適應性。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