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軍事國防實力任何人都不可低估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個
  中國已不是1840年代的中國,中國人民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有在艱苦奮鬥的基礎上光複舊世界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願與世界人民一道享受和平的春光,建設民主、文明和富裕的生活。但也決不允許敢於來犯之敵對我國的侵略和威脅,為了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十三億中國人民都是兵,勇敢戰鬥,不怕犧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在今天的世界上,決定戰爭的因素是很多的,因此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決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   一、據美國的專家分析認為,從國民經濟結構和購買力平價的角度看問題,中國和美、日的綜合實力沒有多大差距。   (一)國民經濟結構 據世界銀行統計,1999年,美國的社會消費服務業產值,占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七十四,同年日本的社會消費服務業產值占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七十,中國的社會消費服務業產值僅占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 這就是說,中國國民生產總值與美日間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不決定國家戰爭實力的社會服務業。雖然社會服務業可為美、日社會創造出鈔票,但在戰時卻不能轉換為戰爭能力。 這些專家還認為,在工業能源、原材料、加工製造業等國家能力方麵,美、日優勢並不比中國顯現多少,中國的有些方麵反而領先美日。 比如,中國的鋼鐵產量、造船噸位、重型卡車生產能力、化工材料等都與美國差不多,但中國的水泥製造產量,卻是美國的六倍,尤其是中國絕大多數戰略資源來自中國境內,可美日則有許多戰略資源依賴進口。這些因素決定了中國的國民經濟一旦轉入戰時,其“撐下去”的持久能力。日本人自吹的“一天就可打完第二場甲午戰爭”那簡直是癡人說夢話。   (二)中國難享購買力平價優勢 從購買力平價的角度看,據1999年度世界銀行統計,中國勞動力的價格遠遠低於美日。同樣是一美元,在中國的實際購買力是在美、日的五倍。假如世界銀行的統計沒有問題,那就意味著,按照美國技術標準,建造一艘中型航母、四艘驅護艦、兩艘核潛艦、一艘補給艦所組成的一個航母戰鬥群,美國需耗資200億美元,而中國僅耗資40億美元足夠矣。不過,這不能說中國的200億美元費用就要等於1000億美元,因為還有不少尖端技術中國需要進口。中國對外購買技術,其購買力平價,比較美、日實際上處於劣勢。因為西方國家仍然在限製對中國出口高技術武器裝備,外國武器商因此可對中國漫天要價。此間觀察家認為,中國要想真正享受購買力平價的優勢,就必須走自己武裝發展的道路。   二、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世界上少有的強大的軍隊,這個軍隊具有粉碎一切敵人的能力。   (一)我國的武裝力量主要由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組成。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諸兵種合成軍種,具有較強的火力、突擊力和機動力。在抵禦外敵入侵,鞏固國防,保衛祖國領土安全,搶險救災,支援國家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等方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既能獨立作戰,又能與海軍、空軍聯合作戰。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自建立以後,在解放沿海島嶼、打破敵人海上封鎖、反擊外來侵略的戰鬥中,曾獨立作戰或與陸軍、空軍協同作戰1200餘次,擊沉、擊傷和俘獲敵艦船400餘艘,擊毀、擊傷敵機500餘架,斃俘敵7000餘名,保衛了海防,維護了國家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人民海軍還圓滿地完成了首航南太平洋,保障遠程運載火箭飛行試驗,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試驗,大麵積海洋調查測量,參加通信衛星發射,首次赴南極考察等重大任務,為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人民海軍具有在水麵、水下、空中、對岸上實施攻防作戰以及實施戰略襲擊的能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空軍的體製編製在精幹、合成、效能方麵不斷改進,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具備了執行國土防空、空中突擊、空中支援、空中運輸和航空偵察等任務的能力,成為一個有較強戰鬥力的現代化軍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簡稱二炮)主要擔負核反擊戰略作戰任務,1984年,二炮部隊開始擔負戰備值班任務,現在,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擁有先進的戰略導彈裝備,並掌握了相應指揮、控製、通信和情報手段,建立了較完善的作戰、後勤和技術保障體係,已經具備了高科技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在保衛祖國的戰位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日本很難再威脅中國      美國專家一般認為,中國不會主動挑戰美國利益,中美敏感的問題是台灣問題。中國和日本,卻是一個可以感覺到的現實存在,盡管日本軍費開支高於中國,但已很難對強大的中國構成真正的威脅。中國的實力可以給日本以毀滅性的打擊,而日本對中國卻做不到。如果中日直接對抗,日本的王牌主要依賴美國的核保護傘。舉例說,日本現在有25座核電站,計劃到2020年以前增建20座,使核電達到其能源消耗的百分之二十五。這樣的情況,日本經濟根本經不起現代戰爭的打擊。日本數十座核電站一旦遭到摧毀,其國民經濟即刻陷入癱瘓。 值得注意的是,缺乏戰略腹地的日本,一直在試圖彌補這一缺憾。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日本不斷尋求美國把日本原來強占的琉球和中國的釣魚島私授日本,以便將其戰略縱深擴大到1000海裏。   (三)日、中再戰將有可怕結局   按照這些專家的設想,如日本和中國發生全麵戰爭,那麽,中國可在東北吉林省部署中程地地彈道導彈,或在黃海部署中程潛射彈道導彈,或跨過日本海峽,在日本海部署中程巡航導。這些導彈在衛星精確製導下,都可輕易毀滅日本諸島。此外,中國還可用海軍潛艦布設核水雷,在日本近海的傳統地震帶核爆,引發地震海嘯淹沒日本諸島。 專家預測,對日本懷有“靖康之恥尤未雪”之恨的中國,下次若再與日本交手,不會以常規海空軍與之正麵纏鬥。日本人夢想的“一天之內就打完第二場甲午戰爭”的結局,已經時過境遷了,結果很可能是日本國徹底消亡。到了那個時候,日本天皇即使想發第二次投降昭書,隻怕都來不及了。   (四)中國想威脅美國不難     英國《經濟學家》最近分析說,無論俄、中如何反對,美國必將部署實際上是針對俄、中的nmd(國家導彈防禦係統)和tmd(戰區導彈防禦係統)。美國專家指出這是外強中幹,俄羅斯或中國都可以輕而易舉地讓美、日的導彈防禦計劃落空。中國的中遠程核武實力,足以擊破nmd與tmd計劃。   (五)問題是中國想不想威脅美國    中國可以部署以戰略轟炸機為平台、載有核彈頭的空基中遠程巡航導彈hn-2,從而使中國的戰略核武形成陸基、海基、空基三維一體。當然專家指出的僅是一種構想,並非現實。他們認為,中國一方麵確實需要對美、日形成一定的威懾,以抑製台獨幻想和捍衛南沙群島主權。另一方麵,中國主要集中精力進行現代化經濟建設增強國家實力。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