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外媒:中國軍事技術的進步速度異常驚人 zt

(2006-08-22 16:25:48) 下一個
針對日益壯大的中國軍事力量,尤其是其技術進步,日本的中國軍事觀察家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的態度。但是,就主流而言,日本對華軍事研究依然充滿了解不深、盲目、愚昧地貶低為主的趨勢。基於文化上的相近性,日本本來應該成為對華軍事研究最為深刻、認真的國家,但是由於較少的資訊量,以及東方社會特有的嫉妒心,比較俄羅斯和美國,日本的對華軍事戰略分析卻並不是最好的。   針對中國日益快速的軍事技術進步,就是歐美的軍事技術專家在否定所存在的問題的同時,依然對於諸多的進步事實予以肯定,基於合理主義的思考方式,西方、俄羅斯在對華軍事動態的掌握、分析能力方麵普遍超過日本。例如,在2000年Jane‘s Group於華盛頓舉辦的中國軍事研討會上,西方學者普遍認為中國軍事技術的進步速度異常驚人,尤其是彈道導彈技術的發展,遺憾的是在一係列類似的國際會議上幾乎很少看到來自日本的中國軍事問題研究學者。   基於特殊的偏見,日本對華軍事問題的研究,在主流派軍事評論家之間是粗糙的。一向精於學習、研究、細致的主流日本軍事評論家在中國軍事問題上的研究態度並不像他們對西方問題那樣地執著、認真。當然就各案而言,日本還是擁有非常優秀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但是這樣的人才越來越少。本刊認為真正中國軍事問題擁有高水準的國家還是俄羅斯、美國。   偏見   基於偏見與嫉妒,大部分日本軍事評論家的對華軍事技術認知停留在無知的領域。例如,甚至有日本的軍事評論家詢問本刊記者正在建造之中的170級[中華神盾]驅逐艦的動力係統會不會有效運轉?眾所周知,170級DDG使用烏克蘭轉移技術生產的DM80燃氣輪機。   還是關於[中華神盾]的例子,日本《軍事研究》2005年4月號的評價是這樣寫到:艦體似乎采用與法國Lafaete護衛艦相同的隱型設計,上層建築與美國Berk級驅逐艦類似,隻是外觀上看上去像最新銳的神盾艦,果真能夠與[神盾]相匹敵那樣的防空係統中國怎麽能開發出來?   這樣的無知評語姑且不論軍事評論家應該具備的最起碼客觀態度,就是中國、台灣一般的軍事迷都知道170艦的艦體設計與Lafaete概念相比過分離譜,若真要比較,054型護衛艦才被本刊稱作[中華Lafaete]。中國要準備建造[神盾]級驅逐艦的工作從90年代初就積極進行。當時在軍隊刊物中出現的大量[艦長論壇]都強調了[建造中華宙斯盾的必要性]。同時中國的造船工業雜誌幾乎從那時開始非常認真、細致的研究了所有世界[神盾]艦的技術特征。並且從烏克蘭取得了研製[神盾]相控陣雷達所必須的相關技術。更值得一提的是本刊在上海的現地觀察確認:[中華神盾]使用的是主動相控陣雷達,這一劃時代的進步即使在各國神盾艦發展史上都值得一提,因為即使是美式[神盾]目前還主要使用被動式雷達。中國從烏克蘭取得俄式相控陣雷達技術的事實並非機密,西方軍事專家圈內人士大多知道,惟獨日本的軍事評論家懷疑。   西方學者普遍認為中國軍事技術的進步速度驚人,並且予以肯定,本刊在上海直接觀察的170艦甚至發現,在打磨、鍛造工藝方麵,中國造的艦船還遠好過印度、俄羅斯的艦船生產。時代的發展步伐表明,以今日技術而言,韓國、印度、中國的軍事技術進步速度非常之快。   《軍事研究》月刊還在相關文章中聲稱:中國的主要水麵艦都換裝了C802艦對艦導彈,而就是普遍的軍事迷都知道,C802從未實戰裝備過中國的水麵艦。文章甚至聲稱YJ1為C801,令人驚訝!   為何中國軍事工業技術快速進步?   為何中國軍事工業的進步如此快速?追究原因,無外乎以下若幹。   首先是快速發展的經濟支撐了軍事技術的發展。今年的國防預算已經達到將近600億,而根據漢和的計算,以每年兩位元數的增長速度,到2015年中國的國防預算就會超過1000億美元。經濟學家聲稱隻要中國經濟在未來10年內保持4-6%的平均增長線,軍費以兩位數增長就沒有障礙。   其次,眾多的人口和較為發達的大學教育,培養了大批的科技人員,而且基於特殊的社會體製,能夠集中所有的社會資源優勢,重點開發主要的武器係統。每年將近數萬科技人才畢業於中國的軍事技術院校,而且西方也為中國培養了不少的高科技人才,這一點是蘇聯時代無法比擬的。   再有,工業化已經半個世紀,基本的整套軍事工業體係已經建立,事實上清朝開始的[洋務運動]也奠定了近代中國軍事工業的基礎,這是為何上海生產的作戰艦艇在質量上高過其他城市軍事工業企業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有基於地緣人口性格的差異。上海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就是高於其他地方。   還有,將近25年的改革開放,中國與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法國、意大利在軍事技術上的交流頻繁,相關的技術可以通過公開、秘密的管道多渠道引進。   最後,更為重要的是經過大規模的企業改造,中國軍事企業的西方化色彩非常濃厚,多數的數字化工作機床由美國、日本、瑞典等西方發達國家進口。本刊曾經報道過在分析了西安飛機公司、成都飛機公司、沈陽飛機公司甚至貴州飛機公司公開的企業介紹圖片之後發現,中國的上述企業在生產車間的布置、機械的先進程度方麵令人難以置信。   1996年,當中國決定生產Su27SK的時候,本刊多次表示懷疑,一個僅僅隻有早期型MG21生產能力的國家如何能夠一步跨代,生產第三代俄式戰鬥機?對此,SUKHOI總經理Bogolsion在接受本刊獨家采訪時候表示:我們對中國的評價與你們不一樣!如何不一樣?對此Su27SK首席試飛員、SUKHOI副總設計師(1993-1995年采訪當時)Vllushin少將對本刊表示:如果沒有足夠的自信,中國不會浪費自己的資源生產 Su27,他們企業西方工作器械遠遠高於我們,尤其在檢測手段方麵。漢和對中國生產J11和原裝Su27SK進行仔細對比的基礎上得出的判斷是:在飛機的蒙麵鉚接、打磨工藝方麵,J11的基本工藝遠遠好過原裝Su27,正像日本生產的F15製造工藝好過原裝F15一樣,東亞人本來就手巧。德國軍事工業界的消息來源告訴本刊,全世界德國之外製造209潛水艦工藝最好的國家是韓國!   說道J10A,這一戰鬥機已經開發了15年以上,融進了以色列、俄羅斯的技術。再看日本的軍事評論家如何評論J10A:   上述《軍事研究》專欄作者聲稱:毫無進展的空軍現代化:J10A似乎還未進入正式的量產化。   過去僅僅5年,中國就進口了整整100架Su30MKK,Su27SK的裝備數量已經超過100架,而且還在自己改良Su27SK的雷達、發動機係統。J10A是否已經進入批量生產,這個問題連普通軍事發燒友都了解。航空自衛隊擁有能與100架Su30MKK相匹敵的多用途戰鬥機嗎?事實上,隨著 Su30、J10A、JH7A的引進,中國空軍已經在物質力量上完成了向[攻防兼備]空軍轉移的步伐。中國空軍在空對地、空對艦打擊武器的技術裝備方麵目前是中日韓三國空軍中最好的。這種情況將會一直持續到韓國空軍裝備F15K之時。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