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經過30年,中國終於殺到了美國的身邊 zt

(2006-08-22 16:25:46) 下一個
  作者:暫時墮落   前天看新聞, 最抓住我的眼球的, 嗬~~~, 是一則"普通"的經濟新聞:聯想國際的楊元慶"憤怒"指責美國議員的"歧視". 美國政府已經采納這個議員的建議"涉及保密的部分不使用聯想電腦". 把楊元慶氣得夠嗆, 說是對聯想國際的聲譽的嚴重詆毀.   各位網友可能覺得我大驚小怪, 美國佬的這種做法, 意料之中. 覺得這種新聞太普通了.   台灣確實是我們的核心利益, 因為台灣如果獨立成功, 中國將分崩離析, 西藏,新疆,內蒙古將不保, 甚至其它省份都會獨立. 中國很可能會消亡, 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是災難性的. 所以它是我們的核心利益.   在這裏, 我簡單界定一下"核心利益"和"國家利益". 我所理解的"核心利益", 對一個國家是生死存亡的利益. 而"國家利益"則寬泛得多, 對一個國家有利的都可以說是"國家利益".   但是, 這個地球上, 目前的所有國際爭端中, 找不到一個利益的損失是美國的核心利益. 台海沒了, 對美國沒有實質損失, 我們衝出第一島鏈又能對美國有實質損失? 它還有第二島鏈, 還有珍珠港, 還有中途島, 就算我們把珍珠港拿下了, 又傷到美國的核心利益了嗎? 珍珠港離美國本土還有近4000公裏, 我們能傷到美國的核心利益嗎? 就算中亞西亞各國全部加入中國, 我們傷到美國的核心利益了嗎? 不但沒傷到美國的核心利益, 中國還會和俄國在中亞西亞打起來. 反而破壞了中國的"勢"   伊朗問題就算美國輸了又如何? 美國經濟軍事會實質受損嗎? 它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嗎? 伊朗問題隻不過是美國的"勢"依然在擴張中出現的一個新戰略點, 但並不是美國生死存亡的核心利益. 就算中俄加伊朗把伊拉克也攻占下來, 美國的核心利益受到損害嗎? 美國就會完了嗎? 就算歐洲全部共產主義了, 美國就完蛋了嗎? 就算美國全球的軍事基地都沒有了, 甚至都被中俄使用了, 美國就完蛋了嗎? 美國是個巨大的八爪怪獸, 就算你神勇非凡斬了它的一隻爪, 甚至兩隻爪, 甚至全部爪, 它還會長出來. 日本已經試過了, 它斬了美國的一隻爪, 結果美國反身過來是無數個大巴掌, 無數隻爪, 日本完蛋了. 美國自二戰後, 給自己構築了最強的戰略態勢. 把它的勢力推進到其它國家的邊境上了, 而它自己卻在遙遠的後方的後方的後方, 可以說, 這個地球上一百年內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占領美國的本土. 美國的核心利益到底在哪裏?   美國的"國勢", 在一戰二戰之後, 一直在擴張之中, 二戰後其"勢"已經覆蓋了半個地球, 冷戰後戰勝蘇聯, 其"國勢"更加直接擴張到東歐和中亞. 而中俄被逼到圍棋盤上的兩個角上. "中空"全被美國占領. 大家一定聽過"美國是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鄰國"這句話. 明顯的, 中俄處於"弱勢". 按理說, 美國應該高枕無憂, 那美國還怕什麽? 為什麽還在東征西討? 為什麽就是不放過中國?!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美國的戰略目的是很清楚的, 把中俄徹底瓦解, 把這個地球上任何一個可能和它爭奪領導權的潛在國家, 一個一個瓦解. 但是美國也是認真總結了以往大帝國滅亡的教訓, 它現在不是要占領中俄, 而是瓦解, 分裂中俄成無數個小國家. 從地理實質上使中俄永不翻身.   美國為了實現這個戰略, 向中俄開戰了嗎? 沒有! 明擺著中俄都有核武器, 這遊戲不好玩. 那美國就不玩了嗎? 沒有! 美國不但不開戰, 還和蘇聯,中國聯係來聯係去的, 沒有斷絕過來往呀, 反觀伊朗, 美國27年沒理它, 再看印度, 如果再不核爆, 美國都懶得派大使了.   美國和以前的蘇聯, 以及現在的中俄, 不斷的打招呼,談話,握握手較較勁,發發脾氣再解釋解釋. 二戰剛結束時, 美國是想使用武力來完成自己的理想的, 朝戰, 越戰大家也看到了. 可是美國卻碰了個灰頭土臉, 趕緊偷幾本孫子兵法儒家道家回家悄悄研究. 大家應該注意到, 自越戰後, 美國舉世無雙的軍力, 卻從來沒有直接向弱勢的中國或者俄國的直接相關利益開戰(開戰的都是用牛刀殺雞), 直接占領中國這個要地, 占領俄國那個要點. 為什麽?! 試了不行! 可美國休息了嗎? 沒有!   它一直在玩"陰"的! 經濟攻勢+軍事壓力+政治運動, "顛覆性煽動", 大家也看到結局了, 蘇聯沒了, 南斯拉夫沒了. 如果不是小平在, 中國在89年早就沒有了(小平仙逝時, 俺淚流滿麵:蒼天你不可丟下我苦難的中華呀).   原來瓦解一個國家(地區), 不一定非軍事進攻不可的.   這是大家都懂的戰略. 那處於弱勢的中國, 我們應該怎麽應對? 進攻美國在海外的"爪子"是最愚蠢的(美軍海外基地)! 結局就會和愚蠢的二戰日本人一樣! 如果我們直接進攻美國的本土, 那麽美國所有在海外的爪子, 都得要快速收縮. 可是軍事進攻美國本土明顯行不通. 把台灣打下來可以解決自己目前的困境, 可也傷不到美國的核心利益. 它依然有無窮的精力可以搞中國, 中亞西亞, 西藏新疆, 沒完沒了. 台灣困境我們一定要解決, 但是不能為解決而解決, 中華民族的智慧告訴我們:要從根本上"殺傷"美國, 美國這個怪獸不除掉它的獸性, 全世界永無寧日.   軍事手段一時傷不到美國的本土. 那我們也搞顛覆性煽動,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我們能煽動美國人民上街遊行嗎? 我們能煽動美國學生去白宮絕食示威嗎? 我們能煽動美國工人武裝反抗嗎? 我們能在美國搞一個反政府武裝嗎? 我們能發動輿論批評美國總統"貪汙腐敗濫用職權"嗎? 我們能搞一個"中國之音"嗎? 都不行! **, 怎麽美國人能用, 我們就不能用?!   明知道美國的手段不過爾爾, 可為什麽美國在中國一用就靈, 中國對美國卻用不了? 各位網友一想就能想通: 美國最強的全球第一的經濟實力!(政治製度是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 來源於經濟基礎, 反作用於經濟)   班裏考試, 如果第一名隻比第二名高一分. 大家其實都會認為:他倆其實都是第一名. 那美國的第一到什麽程度? 我給大家看一個表:   35年來中國及其它世界各國GDP排名   197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1,0255億美元   02----日本----------2068億美元   03----西德----------2037億美元   04----法國----------1470億美元   05----英國----------1236億美元   06---意大利---------1077億美元   07---加拿大----------851億美元   08--澳大利亞---------429億美元   09---墨西哥----------396億美元   10---西班牙----------390億美元   11----瑞典-----------357億美元   12----荷蘭-----------351億美元   13----中國-----------272億美元 ★★★★★   198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2,7956億美元   02----日本---------1,0279億美元   03----西德-----------8261億美元   04----法國-----------6824億美元   05----英國-----------5367億美元   06---意大利----------4546億美元   07----中國-----------3015億美元 ★★★★★   08---加拿大----------2689億美元   09---西班牙----------2218億美元   10---阿根廷----------2090億美元   199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5,8033億美元   02----日本---------3,0522億美元   03----德國---------1,5470億美元   04----法國---------1,2198億美元   05---意大利--------1,1045億美元   06----英國-----------9946億美元   07---加拿大----------5827億美元   08---西班牙----------5115億美元   09----巴西-----------4650億美元   10----中國-----------3878億美元 ★★★★★   1995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當時匯率)   01----美國---------7,4005億美元   02----日本---------5,2929億美元   03----德國---------2,4166億美元   04----法國---------1,5257億美元   05----英國---------1,1032億美元   06---意大利--------1,0661億美元   07----中國-----------7006億美元 ★★★★★   08----巴西-----------6756億美元   09---加拿大----------5760億美元   10---西班牙----------5709億美元   200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當時匯率)   01----美國---------9,8247億美元   02----日本---------4,7661億美元   03----德國---------1,8752億美元   04----英國---------1,4409億美元   05----法國---------1,3133億美元   06----中國---------1,0808億美元 ★★★★★   07---意大利--------1,0776億美元   09---加拿大----------7242億美元   08----巴西-----------5998億美元   10---墨西哥----------5814億美元   2001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   01----美國--------10,1714億美元   02----日本---------4,2451億美元   03----德國---------1,8738億美元   04----英國---------1,4063億美元   05----法國---------1,3027億美元   06----中國---------1,1590億美元 ★★★★★   07---意大利--------1,1409億美元   08---加拿大----------6771億美元   09---墨西哥----------6178億美元   10---西班牙----------5775億美元   2002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當時匯率)   01----美國--------10,3831億美元   02----日本---------3,9934億美元   03----德國---------1,9841億美元   04----英國---------1,5636億美元   05----法國---------1,4313億美元   06----中國---------1,2371億美元 ★★★★★   07---意大利--------1,1843億美元   08---加拿大----------7167億美元   09---西班牙----------6531億美元   10---墨西哥----------6304億美元   2003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2004年1月1日匯率)   01----美國--------10,8572億美元   02----日本---------4,2907億美元   03----德國---------2,3862億美元   04----英國---------1,7750億美元   05----法國---------1,7316億美元   06---意大利--------1,4554億美元   07----中國---------1,3720億美元 ★★★★★   08---加拿大----------8505億美元   09---西班牙----------8271億美元   10---墨西哥----------6116億美元   2005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名義匯率計算)   1---美國--------14,4866億   2---日本---------4,6638億   3---德國---------2,7301億   4---英國---------2,2275億   5---中國---------2,0548億 ★★★★★   6---法國---------1,9727億   7---意大利-------1,7096億   8---加拿大-------1,0345億   9---西班牙-------1,0190億   10--印度----------719,8億   第一的美國, 領先第二那麽多! 領先程度以"倍數"計算! 領先中國更是天上和地下的區別. 我們就能明白, 為什麽美國對中國使用"顛覆性煽動"就靈驗, 中國對美國卻根本用不了. 原來, "顛覆性煽動"是以經濟為基礎的. 是大經濟欺負小經濟的典型非軍事手段!   超強無比的經濟實力, 就是美國的金鍾罩! 就是美國無數隻爪子被斬斷又再生的來源, 就是美國無敵於天下的軍事力量的源泉, 就是美國的核心利益!   美國不懼怕"軍事戰爭"的勝敗, 爪子被斬了還可以再生. 但最害怕"經濟戰爭"的勝敗, 因為其勝敗將直接關係到美國的生死存亡!   可能有網友會說: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啦, 何況美國; 或者說:還不至於到生死存亡那麽嚴重.   這裏說一件大家都聽說過的事情.   各位網友注意一下上表中從1980開始的, 特別在1990年和1995年, 第一名的美國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間的GDP差距是多少? 日本GDP超過美國GDP的一半! 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次其它國家和美國的經濟差距, 縮小到一半的程度. 日本人在歡呼:隻要超過美國的GDP, 日本就可以恢複"正常國家"了! 美國人沒有吭聲. 按理說, 日本還是美國的盟國, 其經濟也是美國扶持起來的, 美國也沒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 二戰時就分裂了, 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 美國也不可能對盟國日本使用"顛覆性煽動", 眼看著美國是阻擋不了日本經濟的發展前景的了! 世界各國都在興奮的期待著日本GDP超過美國GDP的哪個"曆史性時刻"! 日本企業更加是興奮異常的大舉進入美國大量收購美國企業, 美國經濟的象征---洛克菲勒廣場被日本人買下了!!! 美國的精神象征---好萊塢被日本人買了!!! 美國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穀底, "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 美國人民的榮耀感在急劇下滑, 民間開始蔓延仇日情緒.   1980年, 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國的一半了. 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發生了, 1985年, 美國拉攏其它五國(7國集團)逼迫日本簽署了. 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 其實的一個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過度"幹預外匯市場. 日本當時手頭有充足的美元外匯儲備, 如果日本央行幹預, 日元升不了值. 可惜呀, 日本是被去了勢的太監. 美國駐軍,政治滲透, 連憲法都是美國人幫它度身定做的. 想不簽廣場協議都不可能!   最後的結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廣場協議至1988年初.美國要求日元升值.根據推高日元的,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從協議前的1美元兌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時的1美元兌160日元.由於美國裏根政府堅持認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過口頭幹預等形式繼續推高日元.這樣,到1988年年初,日元兌美元的匯率進一步上升到1美元兌120日元,正好比廣場協議之前的匯率上升了一倍.   美國人滿足了嗎? 沒有. 接著看下去. 從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當時克林頓政府的財政部長貝茨明確表示,為了糾正日美貿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當時的日元匯率大致在1美元兌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據美國政府的誘導目標,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兌100日元.以後,由於克林頓政府對以汽車摩擦為核心的日美經濟關係采取比較嚴厲的態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匯率急升至1美元兌79日元,創下曆史最高記錄.   日元升值的後果是什麽? 洛克菲勒廣場重新回到了美國人手中, 通用汽車在這個廣場的一賣一買中, 淨賺4億美元! 日資在艱難度日中大規模虧本退出美國. 美國人民勝利了!!!!! 成功的擊退了日本的經濟進攻! 我們可以從上表中, 看看1995年之後, 日本和美國的GDP之比重新拉開了距離, 而且越來越大!   可能有些網友還是沒有明白, 日元升值怎麽啦? 跟我們的談論有什麽關係? 日元升值, 就是美國對日本的一次經濟阻擊戰! 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發展財富大轉移到了美國. 怎麽轉移呀?!   我給個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假設我是美國財團, 我當然知道1985會發生什麽, 假設我在1983年吧, 我用100億美元兌換成24000億日元, 進入日本市場, 購買日本股票和房地產. 日本經濟的蓬勃導致股市和房地產發瘋一樣的上漲. 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 日元開始升值, 到1988年初, 股市和房地產假設我已經賺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設了), 那就是48000億日元. 這時, 日元升值到1:120. 我把日本的房地產和股票在一年中拋售完, 然後兌換回美元, 那麽, 就是400億美元! 在5年時間中, 我淨賺300億美元!(還是最低假設). 那麽日本呢? 突然離開的巨額外資就導致了日本經濟的崩潰! 經濟學用詞叫"泡沫經濟破滅". 這就是日本常說的:"失去的十年". 而我連本帶利的400億美元回到美國, 你想一想, 美國經濟能不旺盛嗎?! 日本"失去的十年", 卻正是美國"興旺的十年"! 看看我的上表就知道了.   我隻是美國財團中的一個, 其它財團呢? 嘿嘿, 而且我的假設還隻是到1988年, 如果是到1995年, 日元升值到1:79, 你我能想象美國在這場經濟戰爭的勝利中, 到底從日本刮走了多少財富?!   美國賺夠了, 日元現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 美元的堅挺依然和30年前一樣! 美元暫時性的貶值, 並沒有損害到美元的國際地位. 這場美日的經濟戰爭, 以美國完勝而告終!   美國人玩上癮了. 1998年, 同樣的手法在東南亞四小龍四小虎身上又來了一次, 這就是亞洲金融風暴! 唯一不同的, 這次不需要廣場協議了. 因為亞洲這些小虎小龍的外匯儲備們直接阻擊就可以大獲全勝! 結局大家也看到了, 東南亞貨幣在先升後跌中, 經濟發展的成果被美國搶掠一空!   唯一市場硬挺住了索羅斯的進攻, 保住了香港的發展果實. 當時索羅斯發動世界輿論(包括香港輿論), 大肆攻擊香港政府"行政幹預市場", 違反市場經濟規則, 大錯特錯! 當時的曾蔭權後來說過:"決定政府入市幹預的前一晚, 我坐在床頭哭了, 不是為我自己, 而是怕這個決定如果錯誤了, 害了香港, 我怎麽向中央政府向市民們交代." 大家現在知道為什麽美國一再要求他國"新聞自由", "市場經濟", "民主人權"了吧.   美國停手了嗎? 沒有, 現在壓迫人民幣升值了! 各位明白了嗎? 知道為什麽中央政府突然狂力打壓上海北京的房地產市場? 知道為什麽中國股市那麽慘了嗎?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3月還是4月曾說了一件事情:" 有一個40億美元的外資在上海炒房地產, 已經退出中國了. 這樣的外資, 不要也罷!" 明白了嗎? 中國股市是一個弱勢股市, 很容易被美國財團利用. 中央不可能放鬆對股市的控製, 否則中國經濟將會在外資的攻擊中崩潰!   現在各位知道為什麽中國要實行國家外匯管製, 匯率控製, 打壓房地產, 控製股市, 知道為什麽中國要保持巨額外匯儲備, 為什麽最近央行又出台了新的房地產貸款規定, 為什麽中國政府一直要求進出口貿易平衡, 為什麽要擴展東南亞貿易市場和歐盟市場, 為什麽要加WTO.   中美之間的經濟戰爭, 早就已經開場了, 而且來來回回過了幾百招了. 我們大多數網友還懵懵懂懂的隻盯著台海, 盯著中亞美軍又多了一個軍事基地.   我剛才說了, 經濟戰爭的成敗, 直接關係到美國的生死存亡. 有些網友會說不至於那麽嚴重.   嗬~~~, 我給一個國家各位參考一下. 加拿大! 加拿大每年大約需要30萬移民. 這是加拿大政府給移民局的任務(以加人口的10%為標準)(這個數據有誤,可能約加人口的1%----我was一個兵). 移民局完不成這個任務, 是要向國會解釋的. 我們網友一定接觸過身邊越來越多的移民加拿大的中國人. 加拿大那麽喜歡移民嗎? 非也! 因為如果不移民, 加拿大的人口增長率就是負數! 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人口越來越少, 房地產市場就會越來越萎縮, 連帶整體經濟持續下滑, 最終結果, 就是亡國!   哇, 不會亡國吧? 大家不要忘記了, 加拿大和美國, 是移民國家, 是沒有根的國家. 這個國家的裏的每一個人(除了印第安人), 都又自己的"故國". 加拿大經濟不景氣的話, 移民將會離開這個國家, 因為他們的根不在加拿大! 美國一樣! 別以為美國"創造"出了一個"美國人"民族. 嗬~~~, 他們還不夠曆史分量! 誰能說得清什麽叫"美國人"?   十多年前, 我曾和朋友聊天時說過: 滅亡美國根本不需要戰爭, 隻要中美經濟對調一下, 美國就可以亡國!   美國靠什麽維持它的國內認同? --->最強大的經濟實力! 這個最有錢的國家, 科技實力最高, 其結果就可以給國民最自豪的國家感覺, 最榮耀的國家身份. 最終吸引了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發瘋一樣的衝去美國, 形成良性循環.   有厚重曆史的民族, 不會因為經濟問題而消亡. 俄國再苦, 俄羅斯人依然會留下大部分; 中國再窮, 最多就是內戰, 出海外的依然是少數. 歐洲,日本,韓國,朝鮮都如此. "根"是我們這些曆史民族的生命. 再苦也是故鄉土, 再窮也是故鄉壟.   維持最強大的經濟, 就是美國的核心利益.   日本80-90年代收購美國公司失敗的遭遇, 聯想國際楊元慶的遭遇, 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失敗的遭遇, 海爾競購美家電巨頭美泰的遭遇. 就是因為中國已經殺到了美國的核心利益了!!!!!   中國政府可沒有你們想的那麽無能, 我們經過30年, 千辛萬苦終於殺到了這個怪獸的身邊了. 加入WTO, 你們是否能再理解深一層?   那麽, 美國的這個金鍾罩命門到底在哪裏 附:中國計算機報:聯想在美受阻考驗中國政府 王濤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元慶已經不止一次對美國媒體澄清公司性質。   並購IBM全球PC業務,讓聯想不得不提前麵對來自國際化的挑戰。   美國國務院在5月下旬表示,從聯想采購的1.6萬台PC將不會用於機密網絡。美國政府就機密領域使用聯想PC是否會引發安全問題提出了置疑。   在聯想集團就美國政府的置疑提出異議後,緊接著,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崇泉就聯想PC在美遭遇不公平待遇一事發表聲明,稱美政府這一做法“非常不明智”,也違背公平競爭和自由貿易原則。   中美兩國間本就敏感的貿易關係,因為聯想“安全門”事件而再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筆者認為,此次以安全為由阻礙聯想PC進入美政府是一個幼稚的理由,並且損壞了美國政府在國際上的貿易形象。如果開了先例,將對聯想和中國企業未來的市場帶來負麵影響。這個事件可能引發的貿易戰對美國企業將產生不利的作用,因此美方是不明智的。   建立一套完整的應對機製,以便應對這樣的事件,對中國政府和計劃去海外淘金的中國企業來說,都是迫切的工作。   幼稚的理由 損壞美國政府形象   在計算機製造全球化的今天,供應鏈延伸到全球,供貨商遍布世界。尤其是電子製造業,成百上千個部件往往在全球各地生產,經過多層次的整合,最後才成為一台整機。例如一台計算機的主板可能在我國台灣製造,顯卡可能在德國,CPU在美國,而組裝可能在祖國大陸。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經常督促別人“建立自由貿易市場”、“開放匯率”的美國政府也許對這種全球化局麵還缺乏足夠認識,以中國製造為由提出安全擔憂。   美方提出的理由之一,是聯想的股權結構。就其股份組成來說,除中科院的27%外,其餘34%在香港上市,15%歸該公司的中國創始者,13%歸IBM;另有10%屬於三家私人投資公司,其中兩家來自美國,一家來自我國香港。美方認為,中科院是中國政府所屬的一個科研機構,聯想擁有這樣的大股東,有可能幫助政府從事竊密活動。   中國政府幹涉聯想這樣一個公司的市場運營,這種可能性會有多少呢?而且簡單分析一下,PC的哪些部分可能做手腳呢?很顯然,PC的核心部件CPU,全球97%以上來自英特爾和AMD這兩家美國公司;而在軟件層麵,操作係統也是被美國公司微軟壟斷。製造和組裝環節,也許值得推敲。那就讓我們來仔細推敲一下吧。   2005年2月,美國相關部門曾因“擔心交易(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會影響美國國家安全”而讓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對聯想的收購交易展開調查。最終聯想、IBM和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達成協議,聯想獲得向美國政府及其所屬機構繼續銷售的權利。不過協議同時對聯想的生產地點、銷售及服務方式提出了限製性要求,這其中包括所有產品在美國本地及墨西哥生產,這項要求無形中增加了聯想的競爭成本。但為了能順利完成收購,聯想接受了這些條件,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同時也批準了這項交易。   按照這個協議,製造和檢驗實際上都在美國和墨西哥做。對於製造和檢驗環節的懷疑也是多餘的。   退一步來說,即使使用其他美國廠商的PC或者當初美國使用的原IBM PC,由於大部分美國計算機製造商都建有海外工廠,要讓這些廠商不使用國外部件幾乎不可能。所以美國的政府采購中購買國外廠商的產品或者零配件為是不可避免的。   美國政府已遇到過大量網絡安全問題,但解決安全的關鍵,應該更多的從軟件和網絡的不安全因素找原因,比如操作係統的後門、網絡係統的漏洞。另外,信息安全領域大家都知道管理的重要性,所謂“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加強安全製度和人員管理才是安全問題應該首要考慮的,而不是在這種PC製造商問題上做無端挑剔。   因此,美方提出的安全理由是幼稚的,稍加分析就發現,這樣的理由是不能使人信服的。個中原因,也許是美國政府真的對全球化局麵缺乏認知,也許還有別的出於實際利益和形象等等方麵的考慮。一小部分美國人和美國媒體從自身利益和所謂的“民族感情”出發,希望阻止中國企業進入美國的步伐,他們對於中國崛起充滿憂慮。這種行為不符合全球的貿易精神,損壞了公平競爭和自由貿易的環境。   阻礙聯想的業務 帶來壞影響   這次美國政府對聯想PC的安全置疑,將影響到聯想在國際市場上的形象,尤其是對於政府和大型企業。   在IBM出售PC業務給聯想之後,惠普和戴爾曾趁機向原IBM的客戶發動搶奪攻勢,並拿下了GE等原先屬於IBM的客戶。在隨後,“戴爾門”事件和IBM減持聯想股份的協議提前解禁,這些事情在某種程度上都影響了聯想的海外市場拓展之路。   從財報分析,聯想在大中華區和亞洲其他市場包括印度,都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在大中華區,聯想個人電腦銷量在第四季度上升31%,高於市場增長,綜合營業額達84億港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35%。但在美洲、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聯想個人電腦經營分別虧損了2.52億及8700萬港元。海外市場業績不理想,一方麵是因為IBM PC業務本身的問題。由於聯想收購IBM PC業務後,繼承了IBM PC業務原來的不良影響。在被聯想收購以前,IBM PC業務本身曾出現一年上億美元的虧損。另一方麵,在海外市場競爭對手和其他方麵的上述事件也給聯想的全球化道路投下了陰影。而此次美國政府的限製,將會影響到聯想在相似市場的客戶對於安全性的考慮,主要是政府和大型企業市場。   可能引發貿易戰 不利於美國企業在華利益   如果說使用了聯想在美國製造的PC會妨礙美國的國家安全,泄漏國家機密。按照這個荒謬的邏輯,中國政府大量采購使用了英特爾和AMD處理器的PC,而且在上麵運行著微軟的Windows操作係統,簡直是公開國家機密了。   盡管中國不會在政府中禁止使用美國廠商的配件,因為中國還沒有出現像英特爾、微軟這樣強勢的技術提供商,但對於一些整機廠商、軟件廠商的采購限製卻順理成章。從這個角度分析,美國政府對聯想的限製措施可能會引發中美的貿易戰,而直接受到損失的將是包括惠普、戴爾、微軟等在華美國廠商的利益,並對產業鏈上下遊產生相關影響。而由此帶來的一連串反應對於美國企業而言,都是不利的。   應對策略 建立完善的機製很必要   麵對這樣的事件,光是獲得同情是沒有意義的,必須采取措施進行應對和反擊。我們已經看到了來自聯想的努力,除了積極與美國政府和官員接觸,聯想也計劃開展針對媒體的廣泛宣傳來澄清一些誤解。而政府此時也發揮其作用。針對聯想事件表達中國政府的觀點和立場,這是符合國際慣例的。需要強調的是,這兩條途徑都要繼續走下去,並且需要尋求一個默契的配合。   從長遠來看,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而貿易不平等問題必將伴隨出現。以後類似聯想事件還會出現,在不同的國家,針對的不僅是聯想的產品。我們的廠商和政府在應對這種歧視性的政策時,要盡快建立一套完整的機製,要尋求一些援助,比如《政府采購協議》,比如WTO。甚至可以從該國,比如美國的《聯邦政府采購法》和《購買美國產品法》中尋求支持的依據。   後 記    中國經濟在全球崛起,中國越來越多地融入世界。這些都昭示著中國的企業將越來越多地參與全球競爭,中國的商品將越來越多地進入全球市場。這個過程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必將伴隨著諸如聯想事件這樣的阻礙。從而,為中國企業在其他國家爭取公平競爭和自由貿易的環境,就成為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尤其是聯想這樣的先進入者的負責。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