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節簡版 星期一 2006年5月15日 zt

(2006-08-22 16:25:45) 下一個
日官員稱考慮接受中方東海北部共同開發方案   【 東京消息】 日本官員昨天表示,中日第五輪東海問題磋商將於5 月18 日在東京舉行。日本政府日前開始商討在本輪磋商中,考慮接受中國提出的北部海域共同開發案。   該官員還透露。此前一夭,雙方還會舉行準備會議,討論兩國關係廣泛議題及協調中日外長會晤一事。   據悉。東海磋商雙方代表團團長分別是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胡正躍與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佐佐江賢一郎.日本政府日前開始商討在18 日的磋商中.考慮共同開發北部海域,向中國要求特定詳細的海域。就中國提出的南側海域共同開發案,日本將明確表示拒絕。   3 月6 日和7 日在北京召開的第四輪中日東海問題磋商上,中方提出在東海南部釣魚島周邊海域及北部部分海域共同開發的方案。不過日本方以所謂“釣魚島為日本領土”為前提,不接受中方的方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就此表示,日方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他說,中方在第四輪磋商中提出的有關方案是符合東海的實際情況的,體現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秦剛強調,釣魚島及其附近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據悉,北部海域被認為是指,橫跨日本單方麵提出的專屬經濟區(EEz )界線的所謂“中間線”的海域.據稱,日本也在提案中提及共同開發該海域.   日方有觀點認為,伴隨共同開發的進展,共同開發的海域可以漸漸擴展到中方正在開發的“春曉”等油氣田。因此,日本外務省一千部稱“值得討論”。   日本在第三輪東海磋商中,才同意中方提出的“共同開發”。而關於“春曉”油氣田的開發,中方一直表示,“春曉”的開發是在與日方沒有爭議的中國近海進行的,是中方行使主權權力的正常活動,因此拒絕日方提出的共同開發“春曉”等油氣田的要求。有報道稱,根據以前的調查顯示,東海北部海域附近並未發現資源,有意見認為日本真正想開發的是南部海域。因此,日本在回應中方提出的北部海域共同開發的同時,肯定還要爭取南部海域的共同開發。   此外,日本外務省消息靈通人士稱,此次磋商中日本政府“不會有新的提案”,磋商很有可能停留於雙方就原有提案作細節性說明而己。此前,日方原本就有強硬意見認為中國的提案不能成為磋商的出發點,主張全麵拒絕中國。另據新華社報道,為加強中日兩國在節能和環保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兩國將於5 月底在東京舉辦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   【 時事點評】 顯然,如果單純從上麵兩則消息來看,似乎預示著以東海問題、朝核問題為代表的“東亞局勢”“終於迎來了”“緩和的局麵”,事實上,我們也注意到,已經有分析人士這樣認為: 僅憑該些就判斷“東亞的緩和局麵”“終於迎來了”的話,恐怕太早了點   然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緩和的氣氛”的確是來了那麽一點兒,但是,如果僅憑這些就判斷“東亞的緩和局麵”“終於迎來了”的話,恐怕太早了點。 日本“放風”考慮共同開發時,還夾雜著有這樣的一種“噪聲”   在這裏,在我們注意到日本在“放出”“日前在開始商討在本輪磋商中。考慮接受中國提出的北部海域共同開發案”的風聲時、還夾雜著有這樣的一種“噪聲”。   請大家注意新聞中的這一段,原文是:日本政府日前開始商討在18 日的磋商中。考慮共同開發北部海域,向中國要求特定詳細的海域。就中國提出的南側海域共同開發案。日本將明確表示拒絕。   日本人意圖“肢解”中國的“共同開發方案”    顯然,如果我們對北京於今年3 月份提出的那份“共同開發方案”還有印象的話,那麽,我們也就不看出,日本人的這種所謂“考慮接受" ,其“本質”是在“肢解”中國提出的“共同開發方案”,其“真實意圖”是想人為地將其分成“南部、北部”兩個部分,也就是東海南部釣魚島周邊海域及北部部分海域。    這種意圖可謂是“早就有之”   事實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日本人的這種意圖可謂是“早就有之”。我們仍然清楚地記得,就在第四輪中日東海問題磋商會結束後不久。在中國外交部的一次記者會上,一位記者就“根據日本政府的口徑”,以連珠炮式的提問,要求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證實這麽一串問題原文如下:   問:根據日本政府消息,在前幾天的東海磋商中,中方提出了一個建議,要在釣魚島附近和東海北部的兩個海域進行共同開發,請外交部證實這個消息。有消息說中方拒絕了日方關於在春曉和天外天油氣田共同開發的要求,請問是為什麽?中方為何在提出在釣魚島附近共同開發的同時,卻拒絕了日方的要求?關於東海的共同開發,中日存在很大的分歧。為了實現今後的共同開發。你認為是否有必要作出妥協?   這串“問題”中的“三個焦點”   顯然,在這一大串的“問題”中,我們可以提煉出這位記者所關心的“三個焦點”問題:   第一,中方是否提出了這樣的建議,既:要在釣魚島附近和東海北部的“兩個海域”進行共同開發?   第二,中方是否在提出要共同開發釣魚島附近海域時、卻“徹底拒絕”了日方關於在春曉和天外天油氣田共同開發的要求?第三,為了實現今後的“中日共同開發”,北京是否有必要作出某些重大的妥協?   “三個焦點”問題個個都“夾帶有”日本政府的“企圖心”   非常清楚,當時,在中國外交部舉行記者會前,可以說在秦剛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國際社會對中國共同開發提案的“所有了解”,都來自於日本政府的“單方麵”透露,因此,我們可以非常強烈地感受到,這位記者完全是“按日本政府的口徑”來提出問題的,而這“三個焦點”問題、可以說個個都“夾帶有”日本政府的“企圖心”。   日本人試圖“先入為主”將中方的完整提案割裂成“南、北兩個部分”   首先,通過“第一個焦點問題”,我們可以看出,日方己經在試圖通過“先入為主”的方式,人為地將中方的完整提案割裂成“南、北兩個部分”;   其次,通過“第二個焦點問題”,日本人顯然是在混淆視聽,企圖將中方拒絕日本提案中的“要求將春曉和天外天油氣田”也納入共同開發的“無理要求”、直接等同於“日方也有同樣的理由”去拒絕中方提出的、將釣魚島附近海域也納入共同開發的提案。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最後一個焦點問題、“事實地”在要求北京“對這樣一種可能性”進行表態:在第一、第二條的基礎上,既在中方的方案可以分割成“南、北兩個方案”的.情況下,特別根據第二條,日方也認為自己“也有同樣的理由”去拒絕“南方(釣魚島附近)共同開發方案”的基礎上,中方是否考慮“中日各讓一步”的局麵,既:如果日方不再堅持日本提案的“要求春曉、天外天油氣田”也納入共同開發的要求、從而在日方“如此退讓一步”的同時,中方是否可以“不再提南方方案”?   針對日本政府的企圖心。秦剛是這樣來進行“表態”的   而針對這串包含有“上述焦點問題”、夾帶有日本一係列“企圖心”的記者提問,東方評論員注意到,秦剛是這樣來進行“表態”的:原文如下:   答:中方在上一輪磋商中所提出的有關方案符合東海實際.倩況,體現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是合情合理的、有建設性的釣魚島及其附近的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日方以所謂“釣魚島是日本領土”為前提,不接受中方的方案,是站不住腳的。   關於春曉油氣田開發,我們多次闡明了立場。春曉油氣田開發是在與日本沒有爭議的中國近海進行的,是行使主權權利的正常活動.在東海磋商中。中方也反複地向日方表明了這個立場。   日方在去年第三輪東海問題磋商中提出的方案是以日方單方麵主張為出發點,中方不能接受。“中間線”是日方單方麵主張,中方從來沒有接受,今後也不會接受。中方不接受以所謂“中間線”為前提討論共同開發。   如果日方以轉移對人們對日方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問題的注意,來炒作東海問題,不利於兩國關係,也不利於東海問題地解決..從秦剛的“回答”中,也可以提煉出這樣幾個核心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從這個“回答”的字裏行間中,我們也可以提煉出這樣幾個“核心”:   第一.中方認為:中方提案“符合東海實際情況”,並“堅持”這個提案本身就體現了中方一貫堅持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原則,因此,是“有建設性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秦剛的這句中的兩個態度,既中方提案“符合東海實際情況”、和這一提案是”有建設性”的。事實上已經明確地表明了中方的立場,那就是中方提案“符合”中日在東海存有釣魚島主權爭議、以及中方不承認那條所謂“中間線”的“實際情況”, 因此,中方的提案是一個“完整的提案”,不應該被“人為地切割成南、北兩個部分”。   非常清楚,北京的這個態度,就是針對日方試圖“先入為主”、人為地將中方完整提案割裂成“南、北兩個部分”的企圖心。根本“不存在”什麽日方在“春曉、天外天油氣田”的問題上、自日方提案的基礎上“讓步”“這一說”   第二,“正式”地證實了在日本單方麵劃定所謂“中間線”靠近中國一側無爭議海域上的、由中國自己“已經開發的”春曉和天外天油氣田、中方“無意”拿出來共同開發;因為這是中方“行使主權”的正常活動。   顯然.有了這種態度,也就根本“不存在”什麽日方在“春曉、天外天油氣田”的問題上、自日方提案的基礎上讓步“這一說”。第三,同樣也是最重要的:秦剛再次強調了兩點:首先,釣魚島及其附近的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日方以所謂“釣魚島是日本領土”為前提,不接受中方的方案,是站不住腳的。   通過強調“這一點”、北京也是在針對日方有意“混淆視聽”,當場揭露日本人“那種”企圖將中方拒絕日本提案中的“要求將春曉和天外天油氣田”也納入共同開發的“無理要求”、去“直接等同於”日方也有同樣的理由“去拒絕中方提出的、將釣魚島附近海域也納入共同開發提案”的“企圖心”。   不難看出,中方對日本人存心的那種“各讓一步”的企圖心,是早有態度   通過對這段答記者問的回顧,我們不難看出,中方對日本人存心的那種“各讓一步”的企圖心,是早有態度,既:   首先,中方的方案是“不可以”分割成“南、北兩個方案”的:   其次,日方認為自己“也有同樣的理由”去拒絕“南方(釣魚島附近〕 共同開發方案”,並由此指望出現中方願意考慮“中日各讓一步”的局麵、是“不符合”東海客觀事實的二   日本人心頭打的那個小九九,早為中國所看穿   這就是說,日本人心頭打的那個小九九,既:如果日方不再堅持日本提案的“要求春曉、天外天油氣田”也納入共同開發的要求、從而在日方“如此退讓一步”的同時,那麽,中方也應該順理成章地“不再提南方(釣魚島附近海域)共同開發方案”的想法,早為中國所看穿,從而也“不在”北京的考慮之中。   小泉政府在中日一係列東海問題談判中、表現出現的兩個特點   對過中日在前麵四輪東海問題踐商的“較量”、我們不難看出,小泉政府在中日一係列東海問題談判中、表現出現的兩個特點: 第一,就是似乎特別喜歡“單方麵爆光”,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種“不守信用”的行徑、隻能充分證明日本“毫無誠意”去搞東海共同開發;   第二,日本自己並沒有相應的實力、卻想著如何借“美日軍事同盟”的威力、去迫使中國在東海讓步,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如我們之前曾經說過的那樣,這種企圖心、根本就是一種與其實力不相稱的“蠻橫”;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日本的“蠻橫”與“不守信用”讓我們清楚地看到:現階段內,日本針對東海的每一個動作、特別是它拋出“日本方案”的背後,都具有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隻求“明確劃界”、根本就不考慮“共同開發”;   說到這裏,我們覺得有必要再次談談“日方方案”中所包藏的一個禍心。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想援引我們的同事之前給出的一段精彩評論。原文如下:   我們知道,在第三輪東海磋商會中,日方“左手”接受了中方提出的共同開發原則。但“右手”就掏出了一個在東海“中間線”兩側,包括中方正在采掘的春曉等四個油氣田悉數納入共同開發項目的“無理要求”。   日本的一個算盤   就如我們這前一再強調的是那樣,日本在提出這一“無理要求”的同時、其“真實心態”倒沒有指望北京“會全部同意”,但是卻指望北京有朝一日會“真誠地感謝”日本考慮“後退一步”的情形出現:既在靠近春曉汽田附近,日本可能“願意”將所謂“中間線”靠近日本一側的海域、單獨劃出“狹長的一塊來”,比如說“距離所謂中間線1 公裏、5 公裏、甚至10 公裏”,以供“日中共同開發”之用。日本這種“可能的讓步”,完全就是一個陷井。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表麵上,一旦日本作出這種“後退”,似乎是從“原來的立場”上做了個“極大的讓步”,但是,如果我們考慮到目前這條“中間線”本就是日本單方麵劃出的、本就不為北京所承認、且北京也發誓“絕不承認”的事實,如果我們考慮到一旦北京接受日本的“這一表麵的、且還是局部的”讓步.就可能為日本換來“巨大主動性”的“可能性”,那麽,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日本這種“可能的讓步”,完全就是一個陷並。   麵對日本的這一主動讓步,北京將很難有理由去拒絕   我們注意到,有分析人士就指出,日本完全有可能這樣做,既:第一,日本有可能在今後的談判中主動做出“這一讓步”,顯然,這個時候的北京,向來主張共同開發的北京、麵對日本的這一主動讓步,將很難有理由去拒絕的,因為“這一區域”就在中方主張“共同開發”的有爭議區域之內。   在實現第一步的基礎上。日本就會理直氣壯地進一步提出   第二。在實現第一步的基礎上,有朝一日,“局部讓步”之後的日本,就會理直氣壯地進一步提出:應該以這條日本自動後退了“1 公裏、5 公裏、甚至10 公裏”的區域“邊線”向釣魚島方向自然延伸,那麽,這條“邊線”的“事實存在”,就可以成為日本拿來要求劃定中日東海海域界線的“事實根據”。   可以肯定的是,在“這種想法”指導下的‘日本讓步”,不論其是“讓”l 公裏、還是5 公裏、甚至是更多,都將有一個明確的“底線" ,那就是確保“讓出區域”的“區域邊線”、在向釣魚島方向、在比照“中間線原則”自然延伸時、一定要將釣魚島劃在日本一邊、從而為日本今後打國際官司也好、進行雙邊談判也罷“提供直接證據”、達到將釣魚島永久地標在日本版圖上的目的。   “北京建議”的側重點在於將東海油氣開發問題“捆綁”上釣魚島主權問題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將“中國建議”與‘舊本提案”兩相對比,我們就不難看出這麽一點:“北京建議”的側重點在於將東海油氣開發的爭端問題上、再“捆綁”上釣魚島主權問題,來個一攬子解決方案;   “日本提案”的核心在於“自然竊取”釣魚島主權   而“日本提案”想的卻是“不提釣魚島”、企圖用“一小塊海域”、去“先搞定”東海“中間線”、之後再根據這條東海“中間線”的自然延伸、來“自然竊取”釣魚島主權。   之後,再來單獨進行“南部方案”,也就是自己開發釣魚島附近海域。   “中國建議”將日本的“上述企圖”從源頭上給封殺了   東方評論員認為,如果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去“理解”“中國建議”的話,那麽,我們的結論就是:北京弄出這份提案的意圖如下:首先,由於“這份提案”本質上將日本根本就不想提的釣魚島主權問題“裝進了”“談判解決”進程,且還將日本的“上述企圖”從源頭上給封殺了,這就是說,日本如果有意“讓步”、同意“在所謂“中間線”靠近日本一側的一小塊海域”進行“中日共同開發”的話,那麽,“這一小塊”中一定得包括釣魚島海域、否則免談.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日本人的“絕不同意”是可以預期的。 北京壓根兒也沒有指望日本“會全部同意”   事實上,我們認為,與日本提出那份“無理提案”的心態一樣、北京壓根兒也沒有指望日本“會全部同意”。但是,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拿出“這份建議”之後的中國、同樣“可以指望”日本最終會“真誠地感謝”中國願意考慮“後退一步”的情形出現:既為了緩和中日關係、北京“願意繼續擱置”釣魚島主權爭端,而隻將日本單方麵劃出的“中間線”至靠近日本方向的整個大陸架拿出來,作為中日“共同開發”的區域。   如果事.倩這樣發展的話,那麽,整個問題可以說是“從終點又回到了起點”   顯然,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如果事情這樣發展的話,那麽,整個問題可以說是“從終點又回到了起點”,既:回到了北京一向主張的“擱置釣魚島主權爭議、共同開發東海資源”的方向。   日本的企圖落空之後,北京對日本“可能的”“強烈反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特別是軍事準備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東方評論員認為,在日本滿懷信心,指望通過自己“先做個讓步”、在所謂“中間線”靠近日本一側海域劃出一小塊來“共同開發”,繼而再在這個基礎上,將所謂的“中間線”、“稍微調整一下”、變成東海分界線,從而為將來“自然竊取”釣魚島主權打好基礎的企圖落空之後,北京對日本“可能的”“強烈反彈”要有充分的準備,就如我們之前一再強調的那樣,這種準備工作中、最關鍵的就是軍事準備、準備應付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的軍事準備。   事實上,就如前麵所說的,上麵的這一段,是援引06 年3月09 日《 東方時事解讀》 中的一段。這段評論針對的是中日3 月份舉行的中日第四輪磋商會議(全文請調閱該期《 東方時事解讀》 之東亞部分)。   要想製止一場戰爭,再沒有比積極地去準備進行一場戰爭更加有效的了   在這裏,我們想說的是,就在我們給出上述分析後不久,就在四月份,中國軍方在東海舉行了一場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就如我們事後所指出的那樣.通過那場大規模演習.我們的深刻感受就是:中國決策層顯然是在做“製止戰爭”的“最大努力”。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要想製止一場戰爭,再沒有比積極地去準備進行一場戰爭更加有效的了。   非常清楚,直到目前為止,日本保守勢力緊抱美國保守勢力而表現出來的那種與其實力不相稱的“蠻橫”,並沒有能夠迫使正在與華盛頓在中東角力的北京、在東海問題上做出讓步;   更重要的是、在華盛頓於暗中支持日本於東海展現出這番“蠻橫”之後、也沒有達到迫使胡錦濤訪美時帶去布什“迫切需要的”有關“中東問題、特別是伊核問題”之“相關文件”的戰略目的。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中東局勢“更緊”、伊核危機“更急”的檔口,在韓國總統盧武鍵於獨島之爭上挨了小泉純一郎一窩心腳、並由此看清楚了華盛頓心裏有本“日重韓輕”的“賬單”,從而開始“怒吼著”“我要向朝鮮做出更大讓步”的時候,“美日”會在東亞、特別是東海海麵上、針對北京“翻起何種浪花”來,的確值得我們高度警剔。   上麵說了,盧武炫正在“怒吼”著要向朝鮮做出更大的讓步,下麵,我們就將關注的焦點轉向朝鮮半島。在一段有關朝韓鐵路通車的消息之後,東方評論員將開始今天的朝鮮話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