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改裝彈頭可能引發誤判 zt

(2006-08-22 16:25:43) 下一個
  據美國《防務內參》網站日前報道,美國防部目前正在遊說國會,要求其批準5億美元的撥款,以對部分“三叉戟II”型潛射核彈道導彈進行改裝,將核彈頭換裝成常規打擊彈頭,進一步加強遠程打擊能力。   擬換裝兩種常規彈頭   根據美國防部的計劃,美海軍將為“三叉戟”導彈換裝兩種常規彈頭:一種用於打擊深埋於地下目標的鑽地彈頭,另一種用於打擊地麵的大麵積目標。為了彌補常規彈頭比核彈頭遜色的問題,海軍方麵還準備改進對“三叉戟II”導彈的飛行操縱,以提高打擊精度。據悉,改裝後“三叉戟”導彈的打擊對象將主要包括從加勒比海沿岸、北非、高加索、中亞、南亞、東南亞和朝鮮半島所謂“不穩定弧形地帶”。   改裝後具有四大優勢   美戰略司令部高級官員指出,改裝後的“三叉戟”導彈具有四大優勢。   第一,速度快,精確度高,能夠快速打擊目標。“三叉戟”導彈能夠在12到24分鍾內對9600公裏之外的目標實施打擊,精度在9米左右。   第二,可以規避或減少飛越他國領空引發外交爭議的問題。如果在美國海岸線部署陸基彈道導彈,若對亞洲大陸目標發起攻擊,導彈有可能要飛越俄羅斯、中國等國家的領空。而“三叉戟”導彈裝備在“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上,可以隨潛艇機動到最佳發射位置,盡量規避或者弱化該問題。   第三,可以減少附帶傷亡。陸基彈道導彈在飛行過程中,其三級火箭推進器在飛行過程中會逐步脫落,從空中落下的高速飛行導彈部件碎片可能帶來意外的附帶傷亡,而潛射導彈則可以通過機動控製的方式最低限度減少這種傷亡。   第四,具有可靠的戰場生存能力。一般來說,潛射導彈隨潛艇一起在深海巡弋,對手難以發現,具備生存能力高、能達到突然打擊的優勢。相比較而言,陸基彈道導彈或者轟炸機遭到對手反製打擊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難以克服兩大弱點   一些專家認為,改裝後的“三叉戟”導彈存在兩個難以克服的致命弱點。   一方麵,潛射巡航導彈對危機迅速作出反應的能力受到製約。通常而言,“俄亥俄”級潛艇在深海區巡航,以隱匿自己的位置。需要與外界通聯時,潛艇要上浮到一定的深度方可,這就有可能遲滯向潛艇下達打擊命令的時間。而在收到打擊命令後,若目標不在導彈的射程範圍之內,潛艇還需要機動到發射區域,這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一旦進入射程區域,潛艇還要上浮到發射高度並且保持穩定狀態,這個過程也是相當費時的。因此想在1個小時內對全球目標實現摧毀,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另一方麵,由於改裝後的“三叉戟”常規導彈與核導彈都加裝在“俄亥俄”潛艇上,在發射導彈時容易引起其他國家的誤判。像俄羅斯和中國都有早期預警係統,但在這些國家的偵察衛星看來,“三叉戟”的常規和核導彈在飛行時的狀態是一樣的,這種不確定性很可能會被攻擊而引起災難性的後果。▲                 《環球時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