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軍工攻克戰機“眼鏡蛇機動”技術難關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2006年02月28日 10:27 科技日報     走進風洞,兩截巨大的管道被螺旋上升的旋梯簇擁著,管道口相距約10米。好不威武挺拔,如果說它是個試驗設備,倒不如說它是個建築藝術品。   聽說空氣動力研究基地又自主設計建造了一座亞洲最大的立式風洞,但未親眼所見,今天終於如願以償。   有風吹過的洞體   風洞,若按航空領域的名詞來解釋,它實際上是一座根據相對運動原理建成的,用以模擬各種各樣的飛行器在大氣中飛行的試驗設備。   新建成的這座立式風洞,總高55米。據介紹,該風洞采用現代最新變頻調速技術實現了風速控製,采用數字圖像和遙測技術實現了飛機尾旋模態數據自動辨識,總體水平居國際領先地位。投入使用後,除可完成現有水平式風洞中的大多數常規試驗項目,飛機失速/尾旋性能評估及改出特性研究、返回式衛星及載人飛船艙傘組合係統空氣動力穩定性研究外,還能完成降落傘及阻力傘空氣動力性能測定與研究,開展直升機模型試驗模擬及其相應的技術開發等,甚至可用於跳傘及航空救生實兵訓練。   風洞家族的新星   風洞建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跨專業的係統集成課題,它囊括了包括氣動力學、結構力學、自動化控製、聲學等20餘個專業領域。每一座風洞的誕生,均將導致飛行器的升級換代。   上世紀70年代,他們便開展立式風洞的調研和設計工作。90年代,隨著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立式風洞建設提上了議事日程。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這座風洞,從破土動工到首次通氣試驗僅用了兩年半時間,創造了中國大型風洞建設史上的奇跡。   它“亮點”頗多:兩個攝像頭同時采集試驗圖像,計算機自動判讀處理;首先將世界最先進的某技術用於風洞主傳動係統控製,具有風速的快速調節能力;電機轉速精度提高50%,可具有蝶形分布流場等……風洞負責人介紹說,它是我國龐大風洞家族群中最引人矚目的一顆新星,填補了我國風洞的空白。   把“風”規之矩之   “風”,自古以來是淩空舞蹈的精靈,自由之極。但在科研人員的手下,無影無蹤又無所不在的風被規之矩之,梳理成各種形狀,穿透為準確的數據。   真巧,某飛行器模型自由尾旋及改進試驗正在風洞進行。但見值班員輕啟電鈕,巨大的電機開始轉動,大家急忙用雙手捂住耳朵,甚是擔心颶風驚雷的怒吼。10秒、20秒,沒有怒吼,隻有空氣穿流的淺唱低吟。30米/秒、50米/秒,風速已到極致,但站在試驗段旁,卻沒有“大風起兮”的意境。   50米/秒風速,什麽概念?勝過颶風!值班員說,如果把人放在試驗段中,會有被風吹起乘風飛翔的絕妙感覺。   這是該風洞的首次試驗,也是對其試驗能力和試驗技術的全麵考驗。有關專家作出評估鑒定,我國首座立式風洞已形成強大的試驗能力,並在尾旋模態辨識技術上獲得突破,試驗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把空氣加熱   對返回式衛星及載人飛船艙—傘組合係統空氣動力穩定性的研究,是立式風洞重要試驗項目。美國在研製阿波羅飛船期間,曾做過兩個海拔高度、11個重心位置、4種不同的傘直徑和59種係傘方式的風洞試驗。這些試驗研究對航天員的生命安全至關重要。   2004年,美國哥倫比亞航天飛船在起飛途中,因表麵泡末打碎防熱瓦,導致局部溫度驟升而不幸發生爆炸。而自1999年以來,我國神舟係列飛船安全地進行了6次天地往返。靠的就是這個基地先進的地麵防熱試驗平台。   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以每秒數千公裏的速度飛馳,在穿越大氣層中要克服幾千度高溫和高壓,外殼的安全性成為關鍵。據航天英雄楊利偉歸來後說,從返回艙裏觀看,穿行時外麵被燒如鐵水一般,通紅通紅。防熱的關鍵在於進行大規模、高參數、精測量的熱結構試驗研究,基地的某電弧風洞當仁不讓地成為“主考官”。   該電弧風洞就是以很大功率的電荷形成電弧,把空氣加熱,對高超聲速飛行器頂端進行熱結構試驗,達到在地麵考核的目的。   5年攻克難關   防熱試驗專家劉湘華指導完成的國內首次飛船返回艙模擬高焓、低熱流密度和長時間加熱環境的材料和大部件熱結構試驗,保證了飛船返回艙防熱大底分離裝置燒蝕傳熱任務的完成。   防熱試驗專家陳德江帶領課題組,每天呼吸著刺鼻的銅離子味,堅持在試驗間裏攻關,5年攻克了大功率管狀和片式電弧加熱器等關鍵技術難題,填補國內大功率特種直流電源研製和大功率電弧加熱器的空白,設備參數全麵超越了下達的技術指標。首次利用電弧加熱器產生的自由射流,完成1∶1模型燒蝕試驗,結束了大型燒蝕防熱試驗依賴國外的局麵。   曆經10載研製的核心部件某片式電弧加熱器,不過半張課桌大小,外行人看了難免產生“不過如此”的感覺,內行人卻知道它了不起,我國的這唯一一台,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正是因為手中掌握了大量可靠的防熱數據,載人航天有關負責人才敢對航天員拍胸脯:“你們盡可以放心地上去,絕對燒不穿!”   讓飛行器更敏捷   引射器技術,即用一種高速主動氣流抽走另一種被動尾氣。它在眾多氣動設備領域作用至關重要,其先進與否直接決定飛行器的性能。   在某型跨超聲速風洞建設中,科研人員曾大膽突破常規風洞的設計技術,在國際上首創了采用某引射器方案,實現了跨聲速風洞常壓與增壓運行,試驗雷諾數為世界常規跨聲速風洞之最。   某重要成果,凝聚著全國十幾家科研院所、上百名科研人員的數年心血。但在最後調試時,卻出現了一個不小的問題。基地科研人員改換多種試驗方法,仍然未達到應有效果,一時間現場氣氛緊張:數年心血可能毀於一旦。   以氣動設計專家廖達雄為首的科研人員果斷決定:取消原先成熟但已落後的技術,改換為先進的引射器技術。當時有不少人心裏直打鼓,這種技術從理論上說效率挺高,但從未真正驗證,工程上能不能用,用了行不行?   至今很多人清楚地記得那45天背水一戰的情景。製造出小的試驗模型,從加工到試驗,前後不到10天,而以往一般是1個月;天天高強度試驗,能源也吃緊。所有人員都在現場全程配合安裝公司完成加工任務,沒有一天睡過好覺,人人帶著“紅眼病”上班……   驗收當天臨晨4點,他們完成最後一道工藝,試驗一次成功,受到總部領導高度評價,並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除占據基礎性地位的引射器技術外,大攻角技術研究也日益成為各國競爭的重點。   現代空戰要求飛行器具有很高的機動性和敏捷性,無論是戰機近距離格鬥,還是導彈定點打擊目標,都對飛行器的大攻角狀態提出了新要求。大攻角,即飛機在過失速狀態時展示的一種飛行角度。專家一致認為,大攻角已經成為影響當今全世界飛行器發展的一個關鍵性技術。   全國大攻關,氣動要先行。以研究員範召林、李建強為代表的氣動人對此尤為清楚。他們利用擁有大風洞試驗平台的優勢,不斷加大試驗難度,飛行器運行角度從負5度轉到115度,成功跨越直角度,攻克了“眼鏡蛇機動”難關。他們掩飾不住內心欣喜,趁勢而上,在氣動布局設計、流動控製、機理研究等飛行器靜態研究上建立了配套的試驗體係。這項重要成果,被迅速應用於我國的飛機研製,一舉拿下了三個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麵對“十一五”,他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實現大攻角靜動態結合研究的突破性進展……   新聞背景   剛過正月十五,空氣動力研究基地便傳出捷報,某型號風洞連續十餘日運轉,開展某重點型號係列試驗,吹風車次達一百五十一次,風洞試驗實現了開門紅,創近年風洞開年以來最好成績。目前試驗進程過半,試驗數據良好,並將於近日完成全部試驗項目。   據悉,在該基地建設的我國首座立式風洞也已形成強大的試驗能力,尤其是在尾旋模態辨識技術上有所突破,試驗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周建君 本報記者 於莘明)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