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西方國家迷惑不解:非洲為何總支持中國 zt

(2006-08-22 16:25:40) 下一個
  中國贏得非洲的秘訣,就是超越西方的國際關係邏輯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中國與非洲之間千山萬水的距離從來沒有阻隔兩地人民的交流,1月11日,遙遠遼闊的非洲大陸又迎來一位來自東方的使者,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開始對佛得角、塞內加爾、馬裏、利比裏亞、尼日利亞和利比亞等非洲六國進行友好訪問,延續了16年來中國外長新年第一個出訪的一定是非洲國家的慣例。 第二天,中國又發表了《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對非政策文件。文件特別提出,中國政府從中國人民和非洲人民根本利益出發,致力於建立和發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   雖然係統地闡述與非洲的關係這還是第一次,但是中國與非洲國家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絕非始自今日。自1956年中國與埃及建交以來,中國已與47個非洲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50年來,中非雙方在國際事務中相互真心實意地支持對方,在經濟建設上彼此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在文化發展上相互借鑒提高。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非洲國家為推動恢複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所作出的重大貢獻;不會忘記非洲國家為中國在聯合國人權會上11次挫敗反華提案提供的有力支持;不會忘記廣大非洲國家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統一大業,多次抵製台灣擠入隻有主權國家才能參與的國際機構的圖謀;我們也不會忘記,非洲國家在中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許多問題上給予的寶貴支持。   50年來,中國對於非洲國家也給予了無私的幫助。中國在非洲援建的成套項目近800個,大部分是當地老百姓急需的公共福利設施,如醫院、體育場館、公路、鐵路等。此外,從1963年向阿爾及利亞派出第一支醫療隊以來,中國共向47個國家派遣了1.5萬人次的醫療隊員,有統計顯示,每三名非洲人中就有一人接受過中國醫生的治療,而至今已有40餘位中國醫生犧牲在非洲大地,實踐了周總理“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的勉勵之詞。   近年來,國際形勢和非洲國家本身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中國與非洲國家的關係不僅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而且還在更多的領域有了更大的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給非洲國家探尋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中國堅定地支持非洲國家擴大在聯合國安理會的發言權;中國也更多地參與到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之中,在石油、天然氣、礦山、森林等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現代國際關係格局始自西方強國的爭奪,因而也就造成了國際關係的話語和觀念體係深受西方影響。對於利益的頂禮膜拜,對於敵友轉化易如反掌的信奉,盛行於對國家間關係的一般論斷。因而,在一些人眼裏,中國大力發展與非洲的關係,就是延續歐洲列強往日掠奪侵略非洲的道路,還被冠以“新殖民主義”的稱號。但是,現在的非洲已不是往日積貧積弱的非洲,中非關係的發展不是強力掠奪,也不是同情施舍,而是雙方出於共同發展的需要。新中國50年來與非洲交往的曆史說明,“中非是全天候的好朋友,是真誠合作的好夥伴,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   西方國家發現,在它們走出非洲的時候,中國正在贏得非洲。贏得非洲的秘訣在於,中國人民對於非洲人民是出於真心地尊重,從來不以膚色的深淺來判斷人格的優劣;中國對於非洲的內部事務從不說三道四,相信非洲國家和人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好內部問題;中國贏得非洲的秘訣還在於,在經濟上要尋求互利雙贏,在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要促進當地社會的發展,不對當地的資源和環境進行掠奪式的開發,不對當地的社會文化產生不良的影響。中國贏得非洲的秘訣,就是超越西方的國際關係邏輯,真正平等地處理國際關係。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