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伊的博客

從傳統文化裏發現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在交流過程中尋找令人茅塞頓開的靈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憶古思純

(2021-02-04 17:18:27) 下一個

  憶古思純
  中國上世紀曾有“憶苦思甜”,今人應多“憶古思純”。因為許多人忽略了“天然美”的重要內含意蘊。舊本人稱美女為“別品”(Beppin),亦即崇拜“天然之美”有關。日本人心目中的“美女”都是不加修飾的美,如果有報道某名星作了“整容”,哪怕是單眼片劃成雙眼皮整個“人設”都會崩塌。NHK每天周日早上的人氣連續劇女主角演員都要求是自然美的那種,反而會被認為“有點醜”(恰到好處的自然醜更美)。藝能界,娛樂圈美女如雲,各種類型的美女比比皆是,成熟型,可愛型,氣質型的美女應有盡有,可是在眾多的美女中,讓人一看到就喜歡的天然美女猶如未經打磨的翡翠愈顯美麗。
“純”和“粹”是世界上難得的東東。就如葡萄酒,至少葡萄酒過去比現在純多了。由於西方科技影響,乙醇、甲醇都可由工業酒精調製,許多酒己失去了從前的純度。
  在中國2000多年前己有了葡萄酒,但僅限於皇親國戚和達官貴人,富豪商賈之間。  
  漢武帝派張騫從大宛帶回葡萄種及釀酒工藝後視葡萄酒為後宮佳麗,特殊珍藏,留作供奉王母娘娘的珍品。葡萄酒是”供品”。
  三國時期當做買官升官的貴重珍品,滴滴值千錢。曹丕喜歡喝葡萄酒,將心得體會寫入詔書。晉代南北朝葡萄酒成為王公大臣、社會名流流筵席上的診飲。葡萄酒是“國宴飲品”。
  李世民盛讚葡萄酒,各國進貢葡萄酒,皇帝親自督造。葡萄酒是“皇家禮炮”。
  武則天皇帝愛葡萄酒當美容養顏液,在她的影響下,葡萄酒成了貴婦們調理氣血,養生保健的補品。貴婦們酒力強勁,勢不可擋的氣勢現於史冊。葡萄酒是“養顏液”。
  李白將其視為“紅顏知己”,王翰當作“邊塞情人”。
  楊貴妃與李隆基更是踏歌醉舞,據說李隆基試過無數補腎壯陽藥酒,最終感歎葡萄酒的清冽甘醇,使人欲醉欲仙。葡萄酒是“春藥”。
  蘇東坡讚美為“瓊漿玉液”,李時珍《本草綱目》稱葡萄酒“暖腰腎,駐顏色,耐寒”。還稱“酒,天之美祿也。”葡萄酒是“藥物”。
  清王朝康熙帝因瘧疾,傳教士讓其喝了葡萄酒痊愈了,從此酷愛稱之為“滋補上品”,甚至比作“人乳”,此後一直喝紅葡酒……葡萄酒是“人乳”……。
中國古人品酒實在很功利總與人的身體聯係在一起,西方人愛葡萄酒卻給予了    

不同的定義總與精神方麵的東西結合。
當然昔日先達們喝的葡萄酒和紅酒與當今的紅酒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略)。

     女性承受著工作和生活的雙重高壓,往往忽視了對自身的保養,慢慢向黃臉婆靠近。自己嫌棄自己,就連丈夫也開始“厭棄”自己。當女性開始衰老時,往往就會醜態畢現,但是有些女性平時非常注意保養,衰老速度就會比較慢。衰老慢人一步的女性,通常會經常鍛煉,經常鍛煉的女性,會保持青春活力。但是有些女性忙於工作照顧家庭,根本沒有時間進行運動。
  經常不運動的女性,身體新陳代謝速度會下降,更容易導致身材越來越胖,而且有害物質,在體內不斷滯留影響皮膚狀態,加速衰老。
  如果你經常不運動,那麽時間長了便會增加身體患病的風險,衰老速度較慢的女性基本都會堅持適當的運動,這類人群衰老會比別人慢一步。

 禤靐龘(xuān bìng dá),香港一名初中生。2018年11月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父母幫他取的“禤靐龘”這個名字,對他造成非常大的困擾,他特別希望能改名。同學喊他:雷雷雷龍龍龍,或者直接叫喂父母起什麽名字真的太重要了! ????

1、龖:dá
2、龘:dá
3、纛:dào 
4、爨:cuàn
5、灪:yù
6、麤:cū
7、彠:yuē
8、嘂:jiào
9、嚻:áo 
10、龘:d
11、靐:bìng 
12、龖:dá
13、龘:dá
14、靐:bìng
15、齉:nàng
16、齾:è
17、爩:yù
18、靇:líng 

雲霧繚繞,清幽避世,仙風道骨,神臨其中,佛也駐足,不染塵埃,生生不息,青山不老梵淨山,神山聖地;張家界,人間仙境;河南老君山,天下無雙聖境,世界第一仙山,仿入西遊記的天宮,道教道源,祖庭。廣西德天瀑布,氣勢磅礴,蔚為壯觀。貴州馬嶺河大瀑布。浙江仙居,山蠻奇峻,雲海纏綿,梯田壯闊,田園旖旎。甘肅紮尕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典範。陝西龍頭山,雲繞霧鎖,山峰忽隱忽現如巨龍翻騰,漫步雲端。黃山附近的塔川古村

1、可通用字做動詞,或與動詞組合使用時為平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中的可通用字“教”,此“教”為“讓”之意,做動詞用,故為平聲。
  其他實例:
  ①橫——“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其“橫”做動詞用,故為平聲;又“風雨縱橫至, 此非淵明廬。”(宋·晁說之《風雨縱橫至》),此“橫”與動詞“縱”組合使用,故也為平聲。
  ②聽——“聽取蛙聲一片”(宋·辛棄疾《西江月》)此“聽”既做動詞用,也與動詞“取”組合使用,故亦為平聲。
  說明:本規律隻是針對平仄可通用字而言,對於不可通用的動詞,一般為仄聲。譬如:“過”、“送”、“住”、“吻”、“采”等等。
  2、可通用字做名詞或助詞時為仄聲。如:“鎮灣廟口橋丁字,炮竹聲連毓秀坊。”(清·何淡如《題除夕》)中的可通用字“炮”,此“炮”為“鞭炮”之意,做名詞用,故為仄聲。而“炮擊”之詞,是與動詞“擊”組合,則為平聲。
  其他實例:
  ①磨——“路轉風回四麵歌,新河磨盡磨盤河。”(宋袁說友《新河》)其“磨盤”為名詞用,故為仄聲;又“細築場無隙,輕推磨有音。”(宋·蘇轍《殺麥二首》),此“磨”為名詞,故也為仄聲。
  ②些——“那些愁,推不去。分付一簷寒雨。”(宋·毛滂《更漏子》)中的“此”字做助詞用,為仄聲。
三、平仄可通用字其義相同字例考
  在平仄可通用字總表中以及在唐詩宋詞實例平仄可通用字不僅平仄互用,而且其義亦有不變之字。現歸納如下:  
  看、患、歎、過、撞、望、忘;
  聽、瑩、泯、楷、晦、諄、纏;
  敲、撓、廷、瀏、吟、砭、巉、拕
  ①看——通用字“看”一般義為“觀看”時為仄聲,義為“愛護”時為平聲。但在不少詩句中卻是互用,在仄聲位置便是仄聲,在平聲位置便是平聲,其義是不變的。例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唐·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遙看”即觀望之義,非“看護”之義,卻為平聲。又如宋代著名詩人陸遊的《書事》:“本來隻道千鈞重,看破元無一羽輕。日月光明天廣大,不妨嘯傲過平生。”其中“看破”之義,也無非用眼觀望。而此處卻是以仄聲。何也?互通也!
  ②患——憂患。在“少而幹祿利,老用忘憂患。”(宋·歐陽修《讀書》)中,根據平仄交錯定律,其“憂患”為的“患”為平聲,而在“憂患工催老,飄零敢諱窮?”(宋·陸遊《獨立》)中,同樣是“憂患”一詞,其“患”是仄聲。
  ③三——再三。在“終篇再三歎,推枕不成寐。(宋·蘇轍《和王適寒夜讀書》)中,其“再三”為的“三”為仄聲,而在“說與園丁重九近,毋煩老子再三催。“(宋·方嶽《買菊栽》)中,同樣是“再三”一詞,其“三”是平聲。由此可見,該量詞為平仄互用。
四、非平仄可通用字互通例考 
         一些字,雖不是平仄可通用字,但也有一些大詩人在平仄位置上互用。例如:
  ①探——探為十三覃,平聲。可是在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無題》詩中卻用到仄聲的位置上。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未名中的“探”便在仄聲位置上,難道是李商隱先生不知平仄麽?
  ②蔭——蔭為去聲二十七沁,仄聲。而在唐代大詩人杜牧《七律·新柳》詩中卻用到平聲的位置上。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綠蔭”應當為“仄仄”,而這裏卻是“仄平”,不然就律詩而言,就說不過去了。難道說,杜牧先生也搞錯了麽?
  無獨有偶。宋代著名詩人蘇舜欽也有一首絕句名為《夏意》:    
    別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蔭滿地日當午, 夢覺流鶯時一聲。 
    這個“樹蔭”的“蔭”決計不可做仄聲,做平聲才是格律工整。
    這種現象,也許是詩人掙脫了平仄的束縛的一種表現。以此為例,以證明非平仄可通用字也有通用的事實。

中.重.從.供.降.撞.望.當.量.將.強.搶.相.長.藏.創.喪.浪.為.思.吹.騎.遺.幾.衣.予.疏.楷.泯.分.

聞.汗.觀.難.冠.看.漫.翰.患.鮮.扁.便.傳.研.扇.燕.旋.緣.漂.挑.調.夭.了.要.炮.教.敲.擾.號.操.

過.和.頗.荷.磨.些.華.汙.更.橫.並.令.行.正.盛.瑩.聽.乘.興.勝.稱.不.禁.任.擔.三.漸.砭.占.巉.

 


為慶祝中共建黨百年,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日前開設“數風流人物”專欄。截至5月10日,中共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李大釗,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何叔衡、鄧恩銘、陳潭秋,以及陳延年(陳獨秀長子)、張太雷、彭湃、鄧中夏、蘇兆征先後見報,另一位中共創始人與早期領導人陳獨秀卻不見蹤影。
陳獨秀比李大釗年長十歲,地位比李大釗高。他曾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新青年》主編,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共創始人。中共黨史素有“南陳北李,相約建黨”之說,中共一大到中共五大,陳獨秀均當選最高領導人。
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敗以後,陳獨秀在八七會議上被共產國際以非常手段撤銷總書記職務,成為蘇聯獨裁者斯大林(Joseph Stalin)在中國革命種種策略失誤的替罪羊。
1929年,由於在中東路事件中反對中共提出“武裝保護蘇聯”,並開始在黨內組織“左派反對派”,陳獨秀被中共開除黨籍。1931年,陳獨秀與彭述之等人成立“中國共產黨左派反對派”。1932年10月,陳獨秀在上海公共租界第五次被捕,以“危害民國罪”判刑13年。1937年抗戰爆發後提前獲釋。1942年5月27日,窮困潦倒貧病交加的陳獨秀在四川江津病逝。
遭撤職與開除黨籍之後,陳獨秀被陸續戴上右傾機會主義、投降主義、反黨、托陳取消派、叛徒、反共產國際、反革命、漢奸、間諜等九頂“帽子”,成為中共黨史上最著名的反麵人物,死後幾十年都遭到批判。
2013年12月,陳獨秀研究專家石鍾揚曾在《文匯報》撰文指出,陳獨秀被戴九頂“帽子”的遭遇與毛澤東有很大關係。“毛隨著他自己地位的升遷,對陳獨秀誠如論者所雲,有個由仰視,到平視,到俯視乃至鄙視的過程。”中共建政後,毛澤東更有“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情。“創造了黨”的陳獨秀也被視為“俱往矣”的行列,毛對陳獨秀的評價更是每況愈下,從而走向全盤否定。
不過,毛澤東在中共建政前曾兩次公正評價陳獨秀。1942年,毛澤東在中央學習組的一次講話中提出:“陳獨秀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現在還不是我們宣傳陳獨秀曆史的時候,將來我們修中國曆史,要講一講他的功勞。”1945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預備會上所作的報告中重申,陳獨秀“是五四運動時期的總司令,整個運動實際上是他領導的。……我們是他們那一代人的學生。……他創造了黨,有功勞。……關於陳獨秀,將來修黨史的時候,還是要講到他”。文革結束後,中共開始重新肯定陳獨秀。1981年,在中共建黨60周年之際,上述毛澤東肯定陳獨秀的講話和報告首次公開。隨著曆史問題的撥亂反正,陳獨秀先後被摘掉八頂“帽子”,最後隻剩“右傾機會主義”一頂。
胡錦濤就任中共總書記之後,試圖繼續為陳獨秀平反。2004年4月,胡錦濤在紀念任弼時百年誕辰座談會講話中說:“在大革命的緊急關頭,他(任弼時)旗幟鮮明地同共產國際和陳獨秀的右傾錯誤進行堅決鬥爭。”陳獨秀排在共產國際之後,不再稱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僅定性為“右傾錯誤”。
不過,2004年8月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曆史·第一卷〉人物注釋集》仍然重申陳獨秀“在大革命的後期,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後來,中共官方繼續肯定陳獨秀。如2013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百年慶祝大會講話中說:“陳獨秀、李大釗等一批具有留學經曆的先進知識分子,同毛澤東同誌等革命青年一道,大力宣傳並積極促進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創建了中國共產黨,使中國革命麵貌為之一新。”2019年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二研究部發表的《紀念陳獨秀誕辰一百四十周年》一文,亦稱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精神領袖”、“五四運動的總司令”、“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傳播者和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
不過,2014年時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在紀念任弼時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和《紀念陳獨秀誕辰一百四十周年》一文,均重申陳獨秀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偉大、光榮、正確”是中共百年黨慶的主旋律。正如《人民日報》回顧百年黨史“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專欄不提敏感的文革與六四事件一樣,由於被指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陳獨秀雖然是中共創始人與早期領導人,但仍屬黨史敏感人物。這恐怕是“數風流人物”專欄避談陳獨秀的原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