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果

hugodemain@yahoo.fr 博客名 “今日雨果”純為召喚維克多·雨果代表的一種崇高精神。我名叫“小雨”。
個人資料
正文

★ 世界各地環(保)像萬千 (第二集:威尼斯,意大利)

(2007-12-01 18:57:03) 下一個

 

世界各地環(保)像萬千[1]
(第二集:威尼斯,意大利)

Protéger notre environnement dans le monde entier
(No. 2: Venise, Italie)

Tutelare il nostro ambiente in tutto il mondo
(No. 2: Venezia, Italia)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All Over the World
(No. 2: Venice, Italy)

作者: 今日雨果


觀海角,觀山巒,觀海洋,觀河川,觀一切。
蘇格拉底,公元前470年~399

譯者: 今日雨果



世界各地環(保)像萬千[1]
(第二集:威尼斯,意大利)

致環衛師(詩)

?

?

?

作者: 今日雨果




當旭日東升,我的朋友,




如果您遇見環衛師,請不要猶豫。




一塊小小巧克力,足以傳遞甜蜜,




一聲輕輕的問候,足以溫暖人心。








夕陽西下,我的朋友,




如果您遇見環衛師,請不要躊躇。




一瞬微笑的對視,足以閃起火花,




一句誠摯的祝福,足以捎去溫馨。






清晨,可愛而可敬的環衛師們原來是這樣為威尼斯“美容”的呀


回收桶[2]上寫的是我愛遊覽”- 聖馬可廣場藝術廊,威尼斯市Bevilacqua La Masa基金會
(意大利語Galleria di Piazza San Marco, Fondazione Bevilacqua La Masa Comune di Venezia


啊,再聽一遍威尼斯的鍾聲,再看一眼威尼斯的水。。。


後記
Post-scriptum
Poscritto
Postscript

  聯合國《世界發展報告》:扭轉氣候變化,人類所剩時間已不多[3]

  痛定思痛,突發奇想:開創經濟開發特區為中國的經濟騰飛積累了經驗和教訓;能不能開創環保開發特區呢? 

  。。。



參考文獻
Référence
Riferimento
Reference

[1]
環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
環境

[2]
資源回收再利用(或循環再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
資源回收再利用

[3]
聯合國《世界發展報告》:扭轉氣候變化,人類所剩時間已不多

文章來源: 綜合新聞於 2007-11-29 16:42:09

  行將於12月初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的前幾天,聯合國周二(1127)借在巴西利亞、日內瓦、柏林發布《世界發展報告》之機,呼籲與會各國采取有約束力的措施,減少排放有害氣候的溫室氣體。本次發展報告的主要結論是,假若溫室氣體排放繼續有增無減,受其影響最大的將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今天,這些國家就已經是氣候轉變的最大受害者了。

  最新《世界發展報告》對未來的有些預測是災難性的。報告稱,要想扭轉這些發展,人類所剩時間已不多,麵臨的任務非常艱巨,即到2050年減排80%的溫室氣體,才可避免出現最糟糕的情況。不久前發布的《全球氣候變化報告》就曾警告,單在非洲大陸,因一些地區幹旱、另一些地區卻降雨量過高的緣故,農業生產率將會下降約 50%。最新《世界發展報告》的作者對未來的預測甚至更為悲觀。聯合國發展署的施密特-特勞布(Guido Schmidt-Traub)指出其最主要原因說:“有跡象表明,未來預測可能將更糟糕,因為《全球氣候變化報告》沒有考慮氣溫升高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假如考慮這一因素,那麽非洲的農業生產率將下降得更多。恰恰是對這一地區的抗貧工作來說,這一發展自然將會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

  《世界發展報告》稱,氣溫上升2攝氏度,受饑荒威脅的非洲人數將會提高6億,因大水而無家可歸的人將增多2億多,受瘧疾和登革熱之苦的人數也將提高4億。為了抵禦這些威脅,需要各國政府撥出更多款項,進行適應和防護措施。德國經濟合作和發展部部長維喬雷克-措伊爾要求,工業發達國家在此必須起到帶頭作用。她說:“這尤其涉及技術領域的合作。通過我們和非洲國家進行的共同論壇,我了解到,這些國家對能源的需求極大,原因很簡單:他們現在的經濟增長率都在5%7%之間,需要更多的能源來源。因此,建設可持續的能源基礎設施非常重要。”

德國發展部長所指的主要是發展可再生能源。她很清楚,一些國家特別是亞洲轉型國家依然依靠且加大力度發展化石燃料。她說:“這些國家並不問他們可不可以發展、可不可以每隔兩天就新建一座燃煤發電站,而是幹起來再說。單中國就有13億人口,要發展,要能源。因此,無論是與中國還是與印度的合作,都涉及我們的根本利益。”由於核電站的安全問題以及核廢料的最終儲存問題依然懸而未決,維喬雷克-措伊爾認為不能考慮發展核能。

  據《世界發展報告》,人類麵臨的挑戰巨大,有統計數字為證。在聯合國發展署的施密特-特勞布看來,這些數字觸目驚心。他說:“有一個數字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生活在紐約市的1900萬人排放的溫室氣體,比生活在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的7.66億人排放的還多。而且有一點非常關鍵,它也是有關氣候保護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麵,那就是溫室氣體一旦排放,就會在大氣層中停留至少100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溫室效應的不斷積累、遞增是關鍵所在。比如說,英國公民平均每人已累計排放了1100噸二氧化碳,而印度卻人均隻排放了23噸。”

  施密特-特勞布和德國發展部長維喬雷克-措伊爾一致認為,這些差別明確表明,誰應對目前以及將來的氣候負最大的責任,即工業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現在絕對不能做的,是出於氣候保護目的而改變其現有發展援助資金的分配,使非洲和亞洲麵臨的其它挑戰,如抗貧和抗艾滋病工作受到影響。他們更多地是應當另撥款項,用於氣候保護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487327


初稿 : 2007121
稿 2007??
稿 最新稿:始終登載於小雨的博客上,請點擊: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12&postID=725


聲明: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及出處。若無注明,所有照片及視頻均為作者所攝。作者保留文字,照片及視頻的版權。
聯係:hugodemain@yahoo.fr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