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其實無所謂推不推的,因材施教的家長就是好家長

(2011-09-08 12:04:01) 下一個

說說我家娃的情況吧,娃7歲了,剛上2年紀。


3歲開始上daycare,之前是一句英文都不會的,選了個有台灣老師的daycare,因為方便孩子交流。上了3個月,娃基本上能用英文交流了。後來因為搬家,6個月之後轉到了全西人的daycare,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因為周圍環境不好,娃學會了不少bad words,比如在學校說老師stupid之類的,被老師投訴。後來轉去了一家管理比較嚴的蒙特梭利的daycare。一直上到上小學之前。


眾所周知,蒙氏教育是比較注重數學的,可是我家娃對學習不感興趣。10個數字都寫不全,更別說英文字母了。我也沒那麽在意,因為加拿大的教育本來就寬鬆,而且我娃也不笨,相信以後會趕上的。


說說娃的優點,記憶力超強,無論什麽知識,隻要老師講過一次,他就能記住。上daycare的時候他迷上了地理。我給他買了一個會發聲的地球儀,他自己玩著玩著,基本上能夠認識20-30個國家,而且能在地球儀上指出國家的位置。對於那些藝術名人的名字,他也能記得很清楚,比如說誰誰畫了蒙娜麗莎。還有一些科學知識。都是daycare的老師教的。我覺得這樣挺好,畢竟孩子的能力是我最看重的。


娃的缺點也是致命的。自由散漫,不是很聽話。比如說叫他吃飯,一般要喊3,4遍,他才會行動起來。這個跟從小是老人帶大的造成的。


上K之前,娃跟鄰居的孩子交上了朋友。鄰居的娃比我娃大一歲,家裏抓得很緊,那個時候6歲,已經會寫700多中文字,數學也很超前。兩個娃一起玩的時候,難免會說道這些學習的東西。這可刺激到了俺娘。俺娘說,咱娃也不差,一定不能輸給別人。而且俺娘自從知道了鄰居是怎麽教娃的,對我也提出了無數的要求,俺要任娃自由去玩,俺娘就會不停的數落俺,說俺沒有責任心,不關心娃的成長。


俺娃當時上K,隻有上午半天。所以每天吃過飯,睡了午覺以後,俺娘就給娃上中文課。俺下班回家以後就有一天沒一天的教娃寫寫英文字母,做做簡單的加減法。其實俺也沒有怎麽教,無非就是每天寫幾個字母,開車的時候給他出點簡單的數學,比如3+8=?keep 娃busy一下。


上了一年K下來,娃終於認識700-800中文字了。數學能夠數到100,而且可以count by 2,3,5之類的。


後來娃上了1年紀,沒那麽多時間在家了,而且娃的數學已經超過了班上的其他同學,我就再也沒給他補過數學,隻是開車的時候給他出幾道數學題。相反,我更注重英文的培養,偶爾問問他拚寫。中文的教育也擱置了,因為娃忙,俺娘也很忙。


1年紀快結束的時候老師跟俺談話,說娃在學校的表現一般,主要問題還是調皮,不怎麽聽老師的話。但是acdemic很強,老師為了keep他busy,不得不用3年紀的數學來讓他安靜一下。但是他還是很快能算出來。


我感覺娃其實是很聰明,接受能力很強的。如果娃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咱一定不能因為不想做推媽就放棄。我覺得我小時候伐父母因為忙,沒時間推我,如果他們能夠推一下,可能我現在的事業會更好一些。所以,我想盡量讓娃的小宇宙得到發揮。但是我不會在娃8歲的時候教他微積分。我注重的是能力的培養。


說完了娃的教育,也說說娃的體育。其實俺娃協調能力不是最好的,但是俺啥都讓他試一下。遊泳,溜冰,足球,baseball,都有的。鋼琴也開始學了。


俺娃的social能力也是比較強的,這個要自誇一下。娃不管去哪裏玩,都不怯生,他會自己走到別的小朋友跟前去問可否加入人家。而且能夠跟人家玩得很好。這個是被我推出來的。他小的時候很膽小,去playground玩,都是站在一邊看著別人玩。我告訴他,如果他想跟人家一起玩,要自己去問別人,否則我們就回家。推了幾次以後,孩子會主動去跟人溝通。加拿大的人很nice,所以娃玩了幾次後就不再害怕去跟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了。娃在學校裏跟同學有矛盾的時候,我也是幫助跟引導他,而不是直接告訴他該怎麽做,或者哪是對的哪是錯的。


每個娃都是一個天使,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有的娃可能不善言辭,但是容易專注,有的娃接受能力很強,但是不能堅持。家長需要做的是把娃的優勢發揮出來。畢竟現實社會的競爭是很殘酷的。如果這個叫推娃的話,我覺得每個家長都應該去推一下。我對於娃的培養,注重的是能力的培養。出現了問題,盡量鼓勵娃自己去解決。我不是很喜歡那些雖然技術上是大牛,但是卻是social白癡。我不希望俺娃成為那樣的人。


相對於娃的事業,我更希望將來娃能夠有一個快樂的人生。但是如果可以兩者皆得,做家長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