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行漫記 (2016年8月)

(2018-11-06 02:15:05) 下一個

(1)

小女兒17,就要升高四,提出去看看全國最好的大學,為即將到來的大學申請做準備。聲音很輕,卻是雷霆萬鈞。我很快把一路的機票汽車酒店都訂好。將要上路,她又提出爸爸脾氣大,要媽媽也跟著去。媽媽要上班,這三個星期不上班工資損失巨大。女兒說工資算什麽?想想也對,還是人值錢。於是傾巢出動。

我家附近有斯坦福,有加州理工,還有人人景仰的加裏福尼亞大學。但是美國的好學校還是集中在東北部,如哈佛、普林斯頓、耶魯、哥倫比亞、賓夕法尼亞、達特茅斯、康奈爾、和布朗。這八個學校加起來就是常春藤學校。美國的東北部是早期美利堅殖民地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後來叛變君主獨立為美國最積極的部分。這些學校的名聲不僅在於畢業生的能力和走上社會後的成功率,還在於早年的殖民傳統:開拓、進取、公平、誠實,對課堂以外的做人做事有著無可取代的影響。這些學校的報名費75美金,每年落榜超過9成。就這樣新的一年還是有源源不斷的申請大潮前赴後繼。可見高等教育在哪裏都是競爭激烈的角逐目標。

我們的第一降落點是東行中途的芝加哥,要看看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這兩所大學雖然不算常春藤學校,但在美國高等教育界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的芝加哥大學是奧巴馬總統早年執教的殿堂,也是他走向政壇的跳板。

在美國參觀大學是很受歡迎的事。隻要和學校的錄取部聯係,就可以約定一個時間,由該校的誌願學生陪同並展示各個部門和學生宿舍,還介紹教學理念,課程大概,等等等等。暑假幾乎每天都有。女兒看得很仔細,還做筆記。不過後來筆記不做了。她說眼睛太忙,看不過來。她看什麽呢?別人盯著硬件看,她盯著校方的講解學生看,從他們身上看出學校的質量。她很喜歡芝加哥大學,但是覺得西北大學的講解學生邏輯不強,顛三倒四。其實這兩所學校的名聲都很好。不過女兒這麽說,一定有她的配套道理,我們不去插嘴。

出發之前我們通過一個叫Airbnb的網站訂了三天芝加哥的家庭旅館。這個網站總部在舊金山,2008年成立,專門組織民間剩餘房屋用做臨時旅館,頗受買賣雙方的歡迎。八年時間Airbnb已經遍布全世界,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大量的家庭旅館待租,也有同樣多的人需要。它和旅館的不同之處在於有廚房可以做飯,部分還有洗衣設備,極合家庭需要。我們在芝加哥的房東叫針筒(Seringe)。針筒的家不象旅館那麽幹淨,但還過得去,奇怪的是他家一直見不到人。我們通過電話聯係,取得密碼解鎖進入房間。那是一套二居室,一間主人自己用,我們不去碰它,一間給我們用。晚上全家都睡下,我睡不著,就在客廳玩電腦,其實是在看門。森林裏獅子一家熟睡的時候,公獅就是那麽幹的。到了半夜1點,門輕輕地開了。昏暗中飄進來兩個眼白,其他的東西全部和後麵黑色的背景融為一體,認真一看是個人。我嚇了一跳。四隻眼睛對視了一會,還是我先說話,這才弄清楚他就是針筒,今天上的是夜班。針筒來自岡比亞,後來和白人結婚,有了一個可愛的6口之家。如今全家都出去旅遊,隻剩他在家上班,所以把多餘的空間租出去。我後來和針筒相處得很好。他很喜歡我做的飯。他說他從小吃素,不能消化葷食,卻把我的肉湯喝得精光。“真好吃!”他有點難為情。

我們要走了。我給了針筒20元附加費用。他像受了侮辱一樣嚴肅起來:“不行!”我告訴他一般的家庭旅館都收清潔費,而他的賬單沒有這一項,這不公平。他這才勉強收下,嘴裏喃喃地說:“你們是好人”。

 

(2)

下一個降落點是巴爾鐵摩,我們計劃從這裏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開始,向東北一路馳騁,盡遊高等學府的樞機要地,經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和渥太華,訪問康奈爾大學,參觀首都華盛頓,再回到巴爾鐵摩飛回洛杉磯。時間預算19天。

美國的常春藤大學全部集中在東北。巴爾鐵摩在華盛頓東北約60公裏處,地圖上雖然沒有標出,卻是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同一位置。我們的這段行程從7月19日開始。

飛機到達巴爾鐵摩。我在機場租了輛車,作為此後旅程的驛馬和半個家。此時已經淩晨兩點。我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移到計劃最後,徑直向原計劃的第二站費城開去。我開車,妻子和孩子就睡覺。等開到費城,妻子和孩子去參觀賓夕法尼亞大學,我則倒下來睡覺,等到她們回來再把內容告訴我。

費城不大,比南京小一點,但在美國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是當代美利堅合眾國的發源地。美國議會的前身大陸會議就是在費城召開的。美國的獨立宣言也是大陸會議第二次會議在費城通過的。獨立運動前夕,美利堅殖民地反英輿論四起,很多人因此被捕下獄。費城80高齡的律師漢密爾頓據理力爭,為一位提倡言論自由的報社老板駁回官方刑訟,贏得無罪釋放。後人以費城律師形容精明能幹而又堅忍不屈的人。因為這些背景,在費城成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辦得相當出色,2016年排名全國第九。它的沃頓工商學院在過去一百年一直是全國商學院之最,人才遍布全世界工商管理層。它的緊鄰是規模和名聲都要小得多的爵碩大學,江澤民的長子江綿恒於1991年在該校取得工程博士學位。我想他來得早了點。再晚幾年,賓夕法尼亞大學會把他搶過來。

女兒重點參觀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學院的計算機及信息係,對比它的電腦實驗室和自己中學的電腦教學室,相當吃驚。看得出來中學到大學的變遷有多大。然而女兒又是個很挑剔的人。她不是很喜歡這所大學,原因是該大學就在市中心,周圍的商業活動和每天如潮汐兩顧的堵車使她覺得不但無法靜心完成學業,也無法得到生活中的一份安逸。不提。

在費城我們還是住家庭旅館。租金在網上付好,傍晚密碼解鎖進去,早上留下鑰匙出來。我們住二樓,房東住三樓。但三樓是不許上去的,所以直到離開也沒見到房東,頗有些自助宿的味道。不過住完出來還沒有真正結束,房東和租客都需要在Airbnb的網站上互相留下評分和評語,給後麵的買賣雙方留下參考,而大多數人都會留下中肯的評語,很少偏見。這一點,正是美國的組織與合作精神。美國的學校、公司、政府機構、服務行業,都有主客、上下級、和師生之間的互評機製。每年一次或者每位顧客一次,要求客觀地寫出對對方的印象,優缺點,和改進建議,作為各方信用的依據,也是重要的員工考評依據,使得人間充滿諒解和互相尊重。

 

(3)

車再往前開,就到了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近年一直位居全國第一的普林斯頓大學就坐落在這個小鎮上。說到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學者首先想起愛因斯坦,想起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做過的貢獻。其實普林斯頓大學何止這個榮耀。它在曆史上出過兩位美國總統:麥迪遜和肯尼迪。它還出過16位諾貝爾獎得主。奧本海默、楊振寧、李政道還不算,但都在該校執過教鞭。我們化學界同仁最了解的保利不相容原理的發現者保利,在他的祖國奧地利最最困難的1940年至1946年期間,受到美國政府的庇護並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

普林斯頓是個規模不大的學校,本科生約5300人,研究生約2600人,本科每年招生約1300,申請者超過26000,競爭非常激烈。

普林斯頓大學向來極為重視傳統,講究學生的出身。建校以來,普林斯頓大學一直以男性白人為主要培養對象,學生以中上層家庭子女為主。1945年,普林斯頓大學招收了曆史上第一個黑人學生,這一做法比哈佛大學晚了大約50年。1969年,普林斯頓大學開始錄取女性本科學生,但至今仍然有很多人抱怨它的男女學生比例不平衡,學校的本科生俱樂部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允許女生加入。普林斯頓的學生,受學校的影響,是同檔次學校中在文化上最保守和傳統的。為了改變這種整體上的印象,普林斯頓已經在有目的地追求多元化。

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目前有一千一百萬藏書。主要的館址打火石圖書館(Firestone Library) 擁有超過六百萬冊藏書。在打火石圖書館之外,許多獨立的學科(包括建築學、美術曆史、東亞研究、工程、地球科學、國際關係和公共政策,以及近東研究)也都有自己的圖書館。一些係的四年級學生可以在主圖書館申請私人的閱讀室,作為個人工作間和書籍及研究資料儲存處。這和人口密度極高的中國非常不同。

普林斯頓大學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大學之一,迄今為止已經收到了將近一百億美元的捐款,來自校友會和一些投資專家。2001年普林斯頓成了全美第一所“無貸款”的學校,因為交不起學費的學生全部由學校負擔,無需貸款求學。普林斯頓將不少錢花到了為校藝術博物館購買藏品上,包括莫奈、安迪·沃霍爾以及其他名畫家的作品。

約98%的普林斯頓學生都住在校內的學生宿舍裏,一方麵因為美國絕大多數的大學對低年級學生有住校的要求,一方麵也因為校外住宿比較昂貴。

申請攻讀普林斯頓的本科需要提供:中學成績單、三份推薦信、SAT 或ACT成績、以及自我描述,包括興趣、誌向、成就和對周圍人及事物的看法。對於海外學生,還需要托福成績以及申請研究生時需要的GRE成績。這其實是美國絕大多數大學的基本要求。普林斯頓大學錄取學生時並不僅參考成績,還要看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潛能,對各種學術與非學術領域的興趣,特殊才能與天資、處事經驗、人生抱負和家庭背景等等因素都會被納入它的考察範圍。校方評價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指標有4項:頭腦質量,其中包括智商、學習能力、創造力等等;品格質量,其中包括責任感、價值觀、判斷力等等;為學校作出貢獻的能力;以及未來在本專業和社區中起到領導作用的潛力。這些判斷很大的一部分來自麵試。普林斯頓對每一個本科錄取的學生都要經過麵試,考官不夠就用優秀的校友和在校學生增援,這在全世界的高校錄取中都是十分獨特的。我們看到普林斯頓的學生多數五官端正,樂觀助人,不能不說這和麵試篩選有直接的關係。

很多華人家長不甚理解學校取才的真正意圖,驅使子女無休止地到處做義工以突顯他們的人道成就,結果因為浪費了資源,也不得要領,落榜率很高。其實申請者的自我描述非常重要。這是任何他人無法作弊代包的窗口,學校對此重視的程度超乎想象。這也是美國常春藤大學錄取原理和中國科舉的最大不同。

參觀完畢,該校的學生向導以幽默和知識豐富給女兒留下了深刻印象。學校的各方麵硬件也給了我們深刻的印象。

當晚住新澤西Union市的一個家庭旅館,住了三天。開始是和一位從瑞典來的學生合住一套兩臥一廳,第二天他就走了。原因是他的未蓋緊的食油瓶橫放在碗櫥,漏了很多出來,他自己又不在,我把他的油瓶拿出來立在洗碗池,把碗櫥清潔了一遍。他知道後很不高興,說他不願意別人碰他的東西,悄悄地走了。多年來我長期批評自己的民族不知友愛,此時卻感到一絲欣慰。華人再落後,還不至於如此不懂道理。這個世界有很多東西都在周而複始地循環,我始終相信中華民族在經曆了艱苦的努力後仍然會躋身文明先進的行列。

 

(4)

在Union市連住三天是為了訪問它旁邊的紐約市和哥倫比亞大學。紐約是世界著名的寸金之地,衣食住行樣樣昂貴。特別是停車,不僅貴,而且在付費後還得走很遠的路去辦事,你想要辦事的地方根本無法停車。紐約市是美國唯一一個家家不買車的地方。而離開紐約最近的地方就是Union市。

第二天一早,我們跳上去紐約的公巴。40分鍾後,雙腳已經跨進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園,兵貴神速。可是問題也接著來了:沒有預約。原來哥倫比亞大學地處紐約市中心,每天因為訪問紐約順道而來的中國遊客比當年打進紫禁城的八國聯軍還要多。學校窮於應付,實行預約製度。這一點我早就料到。早在參觀賓夕法尼亞大學時,我已經在網上聯係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部,但是沒想到這麽糟,最快的預約已經排到9月。廢話,9月女兒要上學,哪裏還能再來一趟!我們不死心,跑到錄取部當麵問,回答和網上一樣,沒有空額。我在那裏耍起了橫,站著不肯走。我說我現在是第一個候補貴賓。參觀的隊伍裏隻要有不守信用的或者因別的事耽誤不能來的,我就遞補。女兒看不過去,說爹你這是亞洲人辦法。我哪裏肯依,亞洲非洲把你弄進去就是神洲!我就這麽一直站到下一個參觀開始,管事的小姑娘問我有幾個人,我說一個足夠好,三個開天恩。她笑笑,給了我三張票。

哥倫比亞大學曆史悠久,創建於美國獨立前,在2016年美國大學排行榜居第四。它同時又是每年一度的新聞大獎普利策獎的頒發機構,校友包括五位美國開國元勳,九位美國最高法院法官,二十位在世的億萬富翁,二十九位奧斯卡獎獲得者,二十九位各國元首,以及三位美國總統。中國近代化工的奠基人侯德榜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超過一百位哥倫比亞大學現在或曾經的學生或者教職工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在全球所有大學中名列第二,僅次於哈佛大學。

2014年秋,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人數為29870,包括8559名本科生,21311名研究生。每年35000本科申請者中大約2200人最後成為一年級學生。學校的學生宿舍可以保證所有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本科生的需求。

哥倫比亞大學的緊鄰是巴納德學院,這是一所並不起眼的私立女子文理學院,在同類學校中排名29,但在產權上歸屬哥倫比亞大學。其本科學位由哥倫比亞大學和巴納德學院聯合授予。

結束第一輪的參觀,我們回到錄取部休息,準備下一輪的工程學院的參觀。休息室裏見到一位愁眉苦臉的印度爸爸。他的兒子和我女兒一樣大,在明尼蘇達州讀高中。他們長途跋涉好不容易把車開到兒子心中的聖地,卻遇到了和我們一樣的預約麻煩,這下全完了。看著他挺可憐,我心一軟,忘了向來看不起印度人的成見,把胸口的票扯下往他手裏一塞:

“哥們,你去!”

“那你呢?”

“我有老婆孩子,他們會告訴我。”

欣喜若狂的父親哪裏舍得自己去,又把票同樣塞到他兒子手裏,望著兒子的背影漸漸遠去,一言不發。

這邊廂我突然忙了起來,來了很多人要和我認識。這個說是那男孩的爺爺,從印度趕來支持他的;那個說是媽媽,當醫生;還有一位是奶奶,也是印度趕來的;對麵是姥姥,也從印度來給外孫支持的;她旁邊是姥爺,當然也是印度來的,當然又是來支持的;當然,當然……還有個弟弟,是來學著點的。我向來不善交際,被一大群花花綠綠的人包圍,每個都要和我說幾句,脖子頂著個笑臉不知轉向何方。剛完事,先前說光了話的又有新的話要和我說。一時間天旋地轉,全世界都是笑臉,把我累得半死。

妻子和女兒參觀完畢,印度男孩也結束了訪問,一大家族又來一遍,千謝萬謝後離去。女兒說他們全家成了我的粉絲。我裝糊塗,告訴女兒他們也是亞洲的。女兒跳了起來:“爹,你諷刺人!”

我向來不喜歡哥倫比亞,原因是窩在大城市中的學生無法靜心完成學業,而且學校周圍有數不清的流浪漢,白天討錢,晚上搶錢,叫你沒發過安生日子。偶然找到機會在街上停車,鎖得再好也會被打開,所有能偷的東西片甲不留。然而此次參觀卻給了我不同的看法。我們都感覺到這個學校的領導很有能力,從衣食住行上保障學生後顧無憂,到校園安全警衛,各個方麵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然而遠甚於這一切的,是學校的自由學術環境。不管有多怪的想法,哥倫比亞總有個地方可以討論和征求支持。這種自由曾經造成1960年學生造反,學生占領了教學大樓,學校從此不敢向貧困的黑人區擴張,校長被迫辭職。即使如此,哥倫比亞的自由學術自由言論從來沒有受到詬病。這才是求學的地方。

第二天再進紐約,陪著女兒在史密森設計博物館逛了一天。我和妻子累得筋疲力盡,女兒跑得一身是力,看完還和我們解釋高科技是如何在設計行業中得到應用的。女兒的將來絕不會在設計行業做文章,但是有這麽多道道我還得苦著臉說好。不提。

 

(5)

下一個目的地是康乃迪克特州的紐黑文, 著名的耶魯大學就在這個地盤上。出發前聯係了學校錄取部,早上9點50分到校,10點妻子和女兒已經融入了參觀大軍,我則在汽車裏睡覺。這些天開車,做飯,洗衣,還要不停地走路,太累了。我得把跑散的骨架慢慢拚起來。

耶魯也是老資格的大學,成立於殖民初期,2016年全國排行榜第三。它的校名來自於捐助巨款的伊利胡·耶魯。耶魯先生曾任英屬東印度公司總裁,卒於1721年。截至2015年6月30日,耶魯大學的捐款回贈達到二百五十六億美元,金額在全球教育機構中位列第二。

耶魯大學的各個學術單位被歸入12所學院裏:最原始的本科學院、文理研究院及10所專業學科院。盡管全校是由耶魯校董會管理,每個學院都有權編製、修改及監察自己的學位課程。耶魯大學圖書館館藏逾1500萬冊,是全美第三大的圖書館係統,又是第二大的學術圖書館,僅次於哈佛大學。大學中央圖書館為斯特林紀念圖書館,收藏了四百萬冊書刊,其他的則收藏於不同的學科圖書館內。拜內克古籍善本圖書館內有很多珍貴的古書及手寫稿;哈維庫欣/約翰海惠特尼醫學圖書館則有不少有關醫學曆史的書籍及古老的醫學用具;劉易斯·沃波爾圖書館藏有最多的18世紀英國文學作品。

耶魯各個學院2015年有在校生12312, 本科生研究生基本對半,男女對半,但是外國學生占了4500,和教師的數目相等。每年將近3萬申請者中能夠最後成為一年級新生的約在1500左右。學生家庭收入在10萬以下者學雜費全免。畢業於耶魯大學的著名人士來自不同學術範疇:這包括了5位美國總統、15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多個國家政治要員及13位在世的億萬富豪。另有52名諾貝爾獎得主是此校的師生或校友。

參觀了科學學院、工程學院、和學生宿舍後,女兒非常喜歡這個學校,認為它組織得好,有條有理,從講解學生身上也可以看出群體的水平和心態。其實還沒到達錄取部,她已經喜歡上了這個地方:人多,不擠,車多,不堵,什麽都有,卻不嘈雜。

參觀完畢,我們開到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市,在那裏住了下來,準備第二天參觀當地的布朗大學。 誰知女兒還想回耶魯去,還有一個工程學院的計算機係沒有看清楚。一般的孩子到這份上絕不會回頭,清不清楚考取了自然還有機會看,考不取看了也白看。但是這個要求叫我刮目相看。17年來女兒在我麵前一直是個孩子,她上學我替她端著早飯進汽車,她放學我替她提著書包回家,她去商場我替她提著籃子當仆人。一夜之間這麽個孩子變得如此一絲不苟,叫我有點不認識,卻又暗暗高興。這樣做的結果是她在申請中可以力陳選擇耶魯的理由,使審批官知道自己麵對的是一個認真的學生,這是誰也抗拒不了的恭維。但是更令人高興的卻是背後那種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工作法則。有了這種法則再難的事情也有辦法辦到。第二天全家折返200公裏,又在耶魯泡了一天,直到傍晚再回到普羅維登斯的酒店。

 

(6)

又是一天。今天終於參觀了布朗大學。早上進去,下午出來。

布朗大學創建於1764年,當時叫羅得島學院,是個隻收男生的浸禮會學校。1791年,學校同隻收女生的彭布羅克學院合並,開始實行男女同校政策,後來曾因財政困難而停辦。1804年,學校在尼古拉斯·布朗的捐贈下重建。為了紀念尼古拉斯·布朗的慷慨捐贈,羅德島學院正式改名為布朗大學。

學校現有本科生6500,研究生2500,2016年全國排名14。每年將近3萬人申請本科,學校接受2600,但最後成為一年級新生的隻有1500,原因是有更理想的大學同時錄取。

布朗大學現有五位諾貝爾獎得主,還有兩位校友獲得諾貝爾獎。它同時也是最早重視傳媒教育的高校。

布朗大學與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毗鄰,後者是全美一流的藝術學院。布朗與RISD的學生可以自由選修對方學校的課。布朗的學生可以將最多四門RISD課程計入自己的學位課程之內。

布朗大學所在的羅德島州雖然隻是個小州,卻很叛逆,布朗大學繼承了羅得島的“倔脾氣”,在許多方麵表現出了自己的個性。在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美國校園運動進入高潮,布朗大學決定放棄原有的教綱,而實施與傳統教學方針大相徑庭的“布朗教綱”,為學生們提供完全自主自理、最大限度自由的教育體驗。這一創舉,在當時的學術界和教育界是絕無僅有的,因此引起不少非議,而布朗大學也因此被冠以“最開放”的頭銜。

在布朗大學,不會有人告訴你該上什麽課或怎樣做,隻要求學生在畢業時至少在30門課中拿到高於C的成績,並且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布朗大學的學生們沒有必修課,成績等級沒有加減號,不及格的成績也不會在成績單上露臉,學生在一個學期隻需上4門課。因為布朗大學的少規少矩,使其贏得了學生的熱愛與衷心擁護,也被冠上了“最自由”之名。

盡管布朗大學的教學名聲不如耶魯,環境卻一點也不差。和耶魯一樣,布朗大學校園寧靜幽雅,南臨大海,北靠城市。而這個城市隻有約15萬人口,大到足夠支持師生的衣食住行娛樂消遣,小到不引起交通堵塞和鬧市紛擾。恰如其分。

 

當天晚上趕到波士頓,在一個家庭旅館住了一晚,準備第二天上午參觀這裏的哈佛,下午參觀麻省理工。如果好,再加一天。

 

(7)

哈佛成立於1636年, 2016年全國排名第二,但是在曆史上保持第一最久。2011年哈佛大學收到的捐贈款額為三百二十億美元,在所有大學中最高。2014年9月,香港恒隆集團及恒隆地產陳曾熙家族旗下的晨興基金會宣布向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捐贈3.5億美元,這是哈佛大學創校以來獲得金額最大的單筆捐贈。公共衛生學院更名為“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以紀念這位已故校友。哈佛大學的名稱來自於早年為學校做出捐贈的牧師約翰·哈佛(1607-1638)。學校在校園裏豎起了他的銅像,表明對他的敬重。

學校目前共有十所學院及一所高等研究院。其中的文理學院又分為本科的哈佛學院、文理研究院、工程與應用科學院及進修學院,後者包括了暑期與正規進修學院。哈佛的醫學院、商學院、和法學院在世界學術界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學校的研究生課程較為多元化,而本科教育則主要集中在文理學範疇。校方在2007年起實行了財政資助政策,家庭年收入低於10萬的學生學費全免。哈佛擁有全美最古老的圖書館係統,這同時也是全球最具規模的私立及大學圖書館係統,館藏量逾1600萬冊。哈佛校友包括8名美國總統及多名外國領袖與政治要員;亦有62名富豪企業家及335位羅德學者,人數均為全美最多。還有150多名諾貝爾獎得主現在或曾經在哈佛學習或工作。世界著名的軟件大王比爾·蓋茨是哈佛的“逃學生”。

哈佛的地理位置一說在波士頓,一說在劍橋。嚴格來說,後者對。但這是兩個相鄰的城市,波士頓一聽就知道在哪裏,劍橋很多人弄不清。美國的城市都很小,相當於中國的一個區。幾個市擠在一起就是我們眼裏的大城市。但是和中國的市級行政單位相當的是美國的縣。波士頓的西鄰是劍橋,哈佛大學本部和麻省理工都在此。劍橋的西南是奧爾斯頓市,哈佛商學院和體育設施在此。近年哈佛在奧爾斯頓購入大片土地以求擴張,擁有的土地比在劍橋的多出一半。

哈佛現有學生21000名,其中本科生約8000,研究生13000。每年招收本科新生2100名,從39000申請者中選拔。

哈佛是全美曆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校友遍布美國各個領域的上層,互相提攜,能量非凡。畢業生成功後多慷慨捐贈母校,使其循環受力。哈佛的學生如中國北大的學生,激進,活潑,自由,善辯,敢於挑戰困難。但是長年的龍頭老大地位使哈佛的行政與師資養成驕橫浮躁。女兒在該校的加博科學圖書館單獨尋求參觀時受到華人普通雇員的刁難和給臉色,要求她參觀過另外兩個圖書館後拿出證據再來,而別人卻沒有這個要求。真是王爺家的仆人也威風。美國的其他名校的教職員工幾乎清一色地紀律嚴明,謙恭對人,服務相當體貼。從這種細微的區別可以看出哈佛為什麽在真才實學上停滯不前,漸漸被普林斯頓和斯坦福等後起之秀追上甚至超越。

此時已到遊訪中期,女兒漸漸活躍起來,自己聯係學校預約參觀,安排路線,預訂旅館,尋找餐館,並且在校方的信息座談會中表現出驚人的參與熱情。校方的領隊人員喜歡和參觀學生對話,問一些他們所了解的學校和學業知識,每次都是她一個人撐起一台戲,叫我們跌破眼鏡。其實早在參觀耶魯大學之前她就告訴我們耶魯有個校友叫內森·黑爾,並帶我們去看他的銅像。內森·黑爾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英雄。華盛頓的軍隊在紐約市準備和英軍決戰,唯缺乏情報,需要間諜。全軍隻有他一個人自願出征,但是去後不久即被英軍捕獲處死,死前留下千古名言:“我遺憾隻能為我的國家獻出一條命。”

 

(8)

1864年,南北戰爭結束後北方工業財團得到機會向全國擴張,急需工業人才。一所工學院應運而生,在哈佛大學旁邊的沼澤地上倉促上馬,後來卻辦得相當成功。這就是我們下午去參觀的麻薩諸塞理工學院,通常簡稱麻省理工。麻省理工是所理工科綜合大學,是美國的清華。它共設六所學術學院:理學院、工程學院、建築學院、管理學院、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院、和醫療科技學院,2016年全國排名第七。除了工程,電子計算機科學、數學、自然科學、商業學外,語言學也是學校的強項。2014年全校有本科生4512名,研究生6807名,收到本科入學申請19020 份,錄取1500人,錄取率8%。但實際到校1113人。研究生中將近一半是外國學生。

截至2015年,著名麻省理工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包括了84位諾貝爾獎得主、52位國家科學獎章獲獎者、45位羅德學者、38名麥克阿瑟獎得主、2名菲爾茲獎獲獎者。該校同時具很強的創業文化,由其校友所創辦的公司利潤總值相當於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

麻省理工在1916年遇到財政困境,照相工業巨頭伊斯特曼·柯達先生用三千萬美金的巨資把它解救了出來,後者用多餘的款項繼續填海造地擴張成今天的規模。學校後來和哈佛大學在1917年申請合並,被馬薩諸塞州最高法院以反大學壟斷的理由禁止。2014年麻省理工的校外捐贈額為124億美金 。

麻省理工的校園核能研究反應堆為全美最強烈的大學核反應堆之一。不過,此設施因非常接近民居而惹來了一些爭議。校方一再強調,有關設施的保安係統非常完善,不會有安全問題。

1999年,比爾·蓋茨向麻省理工捐助了兩千萬美金建造名為“威廉·H·蓋茨大樓”的電腦實驗室,此建築物由弗蘭克·蓋裏設計。雖然微軟公司亦曾向校方提供捐款,但這是比爾·蓋茨首次以私人名譽提供資金。其他著名校園建築包括了加壓風洞及船模水池,用以測試海上船隻或設備模型。在電子科技方麵,麻省理工研究人員發明或大幅發展了磁芯記憶體、雷達、庫侖阻力與慣性導航係統。其中,哈羅德·金頓為發展高速攝影及聲納技術的先驅。克勞德·香農為現代信息論的發展貢獻良多,亦開拓了數字電路及邏輯代數的應用。

麻省理工有逾380個學生活動團體,包括了校園廣播站、《理工報》(校報)編輯團隊、創業比賽舉辦單位。非傳統的學會包括了鐵路模型技術俱樂部、民間舞蹈團。校內師生亦經常透過學校的博物館舉辦公眾推廣活動。每年的一月為“自由活動學期”,有上百個課堂、講堂、示範教學課程、團體活動供學生選擇,其中,“解謎活動”最為受歡迎。每年約有250名學生利用這段時間進入各個公司實習。

麻省理工的直接對手是遠在洛杉磯的加州理工,兩所都是全世界最好的理工大學。而麻省理工選擇學生時在英語表達方麵的要求卻不如其他名牌大學高,對中國學生是不錯的選擇。

結束這一天的參觀,女兒決定不尋求這兩所大學的入學資格,理由是哈佛不如想象中的好,環境也太嘈雜;麻省理工則是書生氣太重。我們裝作什麽都不知道,跟著女兒的指揮棒西行一百五十公裏,在馬薩諸塞州的阿姆赫斯特住下。

 

(9)

阿姆赫斯特這個不起眼的偏僻地方有兩所大學。較大的是麻薩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小一點的是阿姆赫斯特學院。兩所都不錯,但是女兒要看的是小的那所。

阿姆赫斯特學院是一所文理學院,2016年在全國文理學院類中排名第二,但在曆史上保持第一最久。文理學院和綜合性大學的區別是沒有研究生部分,不能係統地開展科研,原則上隻能提供基礎理論教育,也就是本科四年製教育。該學院成立於1821年。全校隻有1800學生。2015年入學申請8500份,錄取1200人,SAT成績在2040-2330,錄取率14%,但實際到校者477人。

阿姆赫斯特學院有一個互為相鄰的五校聯盟,包括史密斯學院、豪利歐克山學院、漢普謝爾學院,和馬薩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阿姆赫斯特學院的學生可以在這五校中的任何一所選取一定數量的課程,但不能倒過來。

雖然不是常春藤大學,阿姆赫斯特學院是教育界的海軍陸戰隊,自由散漫,喜歡挑戰,但紮實的基礎教育不比哈佛耶魯差。

女兒不會申請這所大學,但是感覺挺有新意。當晚北上兩百公裏,住更為偏僻的新罕布什爾州漢諾伐市。

 

(10)

著名的達特茅斯學院在漢諾伐。

本來,和阿姆赫斯特學院一樣,達特茅斯學院是所四年製的文理學院。因為名氣越來越大,增加了研究生部,成為綜合性大學。全校共有4000名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1100位教師,是常春藤大學中最小的一所。2016年該校在全國綜合性大學中排名第十二,收到本科申請21000份,錄取2176,SAT錄取成績在2000-2340之間,錄取率11%。但是根據以往統計,隻有約1100位學生會最後報到。

達特茅斯學院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很像一座文理學院,提供四年製的文學士和工學學士學位,學院共有39個部門、56個專業。其中尤以政治學突出,經濟學也是較為出色的專業之一。新英格蘭大學出版社由達特茅斯學院主辦。

這個學校的特點是對學生的服務非常周到,盡力使他們擺脫離家的憂愁。出校門就是漢諾伐,一個具有歐洲格調的小鎮,幹淨,溫馨,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街上到處是清潔的長椅,使路人可以隨時坐下休息。天氣一暖和,餐館和飲料店會把桌椅擺到街上。蝦紅菜綠,杯光碟影,秀才抒懷,千年萬裏。談著天上,看著人間,咀嚼過去,美絕。

當天晚上東馳三百公裏,到緬因州的波特蘭落腳。可是直到此時,女兒還是說不準這個學校是好還是不好。

 

(11)

緬因州的波特蘭隻有一個鮑登學院,在全國文理學院中排行第四,對女兒來說並不吸引人,為什麽到這樣一個地方來,我們開始並不理解,後來才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原來這個地方有一種世界稀有的鳥,叫海雀(Puffin),常年在緯度較高的北半球沿海島嶼上生存,主要食物是小魚。按體重比計算,它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捕魚專家。在緬因州看到的海雀是世界上三種海雀中最小的一種,體重還不到一磅。照片上看到的海雀常常因放大的作用而顯得英俊高大,其實既不英俊也不高大,但是長相幽默,挺可愛。海雀捕魚飛得很高,通常在水麵上10米左右,看到獵物再俯衝入水,這種慣性可以克服它們自重的不足而得以進入較深的水中。海雀的肉質鮮美,是高級餐館的佳肴。這次女兒要拜訪的竟是這樣一種鳥。

從波特蘭東馳九十公裏,有一個叫布斯貝港的小鎮,港口有幾條專門出海觀賞海洋動物的遊船。我們要坐的是專門看海雀的粉裝女士號,每天早上一班,票價37美金,行程兩小時。行前匆匆買了副望遠鏡,結果到碼頭一看是壞的。女兒相當傷心,被同船一位海洋生物學家發覺。他把自己的高倍望遠鏡給女兒用,這才消除了她終生的缺憾。船到雀島女兒高興不已,手機望遠鏡不停地換,忙個不停。臨別,我們又在船上買了雙印有海雀的襪子作為紀念,下船時女兒又蹦蹦跳跳了。女兒說小也不小,心機比我們強,說大又不大,興趣仍然和孩子沒有多大區別。

粉裝女士號出發去海雀島。

兄弟我沒不高興。我是海雀,生來就是相聲臉。

下午我們還是去參觀了鮑登學院。鮑登學院成立於1794年,為四年製本科文理學院,學生隻有1800,私立,但不是常春藤之一。盡管如此,它的入學SAT成績要求還是相當高,在2050-2280之間。每年申請者7000,錄取1000,實際報到500。

鮑登學院除了基礎教育上不錯外,它的食堂還是全國最好的大學食堂,不輸星級餐廳。當地盛產的龍蝦也是鮑登食堂的豐富的資源。

鮑登學院曆史上出了三位文學家:霍桑,梭羅,朗費羅。這和它鬆放博大的環境應該有很大的關係。全州大部分是無人居住的森林,沿海景色秀美,本身就是一首詩。很多緬因長大的人在全國各地退休以後仍然回到緬因安度晚年,盡管這裏的冬天很冷。

當天連夜疾馳四百公裏,在佛蒙特州的迦南小鎮越過加拿大邊界,到蒙特利爾的旅館住下。過邊界時,加拿大警察很有禮貌地問了兩個問題:到哪裏去?帶了什麽農產品?隨即放行。

鮑登學院的哥特式建築在寒冷的北方不怕屋頂的積雪。看著這幅畫麵不難想起我們當年的寒窗。今非昔比,感慨萬千。

(12)

加拿大有不錯的大學,如滑鐵盧大學,多倫多大學,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但是比起美國的尖端學校來還是要差一點,畢竟全國人口隻相當於美國的一個州(加利福尼亞)。而且不管哪個國家,每一個學校都在助學金上對本國學生更為優惠。所以我們沒有必要舍近求遠。去加拿大僅僅是遊覽一下蒙特利爾和渥太華。

此前一路上風調雨順,要去的目標在訪問的幾個小時前聯係也來得及。特別是經曆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特殊照顧,驕兵慫將,長驅直入,進加拿大之前忘了做信息功課,結果進了加拿大一籌莫展。首先是一過邊境,手機信號減弱,網絡遲鈍,連個酒店都找不到,妻子和我你怪我,我怪你,吵個不休。女兒說這樣解決不了問題,大家都不要說話,她的手機還有點信號,可以爭取一下。結果在蒙特利爾所有酒店全部客滿的情況下找到一家旅館的最後一間房,還隻能住一天,總算解決了當天的住宿問題。

蒙特利爾是加拿大法語區的中心,主體居民是大革命時法國移民的後代,說話含有濃鬱的法國鄉村口音,非常有情調。街上的路標,商店的名稱,多用法語,有點看不懂。但是商家的服務生都會英法雙語,一視同仁。我對世人所傳的加拿大人冷漠的看法不以為然。統計地看,加拿大人,不管在東部的法語區還是西部的英語區,都很實在,為人沒有惡意,沒有撒謊的習慣,遇到力所能及的地方都樂於給人幫助,問路還會把你送一程。遇到緊急問題,很多人會替你報警。我在香港用普通話問路,有人會裝作沒看見走開;在巴黎用英語問路,有人會用標準的美國口音說:“哦,我不說英語。”這在加拿大的任何一個地方是沒有的事。

遊覽過蒙特利爾,第二天是渥太華。還是由於事先沒有準備好,遇到了政府部門到處關門的星期天。隻有國家議會和總督府是接受參觀的,但要到遠處的服務樓去領參觀券。排隊的人有一裏路,等我們排到參觀券早已發完。我們無心逛街,胡亂吃了午餐,立即越境南下,當晚住四百公裏外的美國紐約州的伊薩卡。

蒙特利爾老街的黃昏。不知為什麽,看到這個景色,心裏總有一絲淡淡的憂傷。

 

(13)

伊薩卡是個很小的地方,很多人並不知道,但我們卻是太熟悉了。常春藤之一的康奈爾大學就在這個小地方。18年前,妻子在這裏做了兩年博士後工作。17年前,女兒就生在這個地方。又在2年前,她的姐姐在這裏取得了雙學士學位和優秀學生獎,四年學費全免。從海外留學生到永久居民,從莘莘學子到社會中堅,康奈爾給了我們一切。現在又回到這個三生有幸的地方,分外親切。

 

 

離家不遠的碧波湖小橋。18年前我常常在此橋上釣魚,如醉如仙,頗有白雲深處無人家,小橋流水有魚蝦的感覺。如今漁翁垂暮黃昏,小橋依舊嬌美如畫。

碧波湖隻有這種魚,叫鯔魚。我不會釣魚,自己用熟麵團作魚餌,居然也釣了起來。魚不大,大約半磅,釣兩三條就回去做飯。總是大女兒吃肉,妻子吃頭,我喝湯,都說好喜歡。這位小女兒還太小,看看。

康奈爾大學由企業家康奈爾和參議員懷特於1865年建立,是常春藤學校中最年輕的,也是本科部分最大的,雖然不是最好。懷特是第一任校長。學校現有本科生14000,研究生7600,教師3000。2015年本科申請42000,錄取6300,SAT分數段2040-2340,錄取率14%, 實際報到3200。2015年學校收到捐款60億美金。

康奈爾的獸醫專業和酒店專業是全美最好的。學校現有七個本科生學院和七個研究生學院,每個學院都自主製訂學術計劃。雖然不是最佳,但都具有獨特而強盛的競爭力。先後有超過40位師生獲頒諾貝爾獎。康奈爾的醫學院在紐約市。通勤車每天一班,來往於兩個校園之間。

康奈爾的師生員工對學生非常尊重。學生食堂也在近年評得全美最佳之一。妻子辦臨時工作簽證H-1,申請交到學生事務處,一個月後所有的事情全部辦好去取就行。如果是一個公司職員申請綠卡或臨時工作簽證,需自己向移民局寄出申請,中間的律師這一環節省不了。妻子在化學係工作期間相鄰實驗室的教授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納德·霍夫曼,每天一條牛仔褲,隨隨便便。從來沒見他戴過領帶,但是為人相當謙恭,見麵總是他先打招呼,顯露出真才實學的背後是自信與教養。

18年不見,康奈爾依舊如此美麗,是所有常春藤學校中最美的校園。所在的伊薩卡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全國連號商家看準了康奈爾的前景,紛紛在此開辟分店,生活上相當方便。我們帶著女兒參觀了很多地方,包括我們在康奈爾住過的那套公寓,我當年釣魚的地方,妻子當年工作的化學係,還有她小時候常去湊熱鬧的哈斯布魯克公寓的公共活動室。女兒看了還想看,在當地住了兩天,還參觀了計算機係,圖書館,和其他各個允許我們參觀的院係。當初看見姐姐入學康奈爾,她曾說她不會去這個學校。現在最喜歡的就是康奈爾,真是女大十八變。

 

(14)

康奈爾訪問結束後,女兒目標已定。她要在今年底申請耶魯、康奈爾、布朗、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期間如果有考慮上的變化,最多再加兩所學校。我們後來又參觀了以優秀的醫學院聞名全國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又在首都華盛頓參觀了數不清的博物館。但這些已經不再重要。8月7日星期天,經曆了三個星期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回到洛杉磯的家。妻子和我此時都不想動了。

然而這一次的旅行值得。

首先是女兒學到很多東西。開始的時候她很畏縮,所有的事情總是躲在我們背後等一切安排好再出來,但是看得多了她自己也開始躍躍欲試,到最後還能介入父母的爭執成功解決難題,這是一種巨大的進步。我在哥倫比亞大學用特殊方法爭取參觀機會,一開始她還批評我用亞洲人的辦法,後來就默默接受,再後來又告訴我受到我慷慨幫助的印度人一家是我的粉絲。這反映出一個孩子對善惡對錯的複雜的認識過程,從表麵的斯文進展到實質性的求生和助人的新價值觀。我向來認為教育的精髓不是你要學生怎麽做,而是你自己怎麽做。很多父母一貫打罵孩子卻總是要孩子學好,自己老是貪別人小便宜而又不許孩子偷自己的錢,自己做事隻做一半卻罰得59分的孩子沒飯吃。這些都是在打自己的嘴巴。教育上的失敗都出在自己不會也不肯卻要別人做到最好。

其次是我們也從女兒身上學到東西。17年來我們天天看著孩子長大,卻並不真正認識。雖然常有交流,本質上總還是單向的輸出。一起旅行有了大量交流的機會,女兒在英語的發音上糾正我們,在曆史上告訴我們許多故事,在困難上幫助我們。每遇大事,她能冷靜地做出努力,使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其實從一開始,這次的旅行就是她提出的,理由是優秀的大學並不把考試的滿分和95分之間的差別看得很重,倒是在申請上必須說得出為什麽看重他們的學校,這就必須有一個全麵的實地勘察。現在看來她的理解不僅正確,而且深刻。三個星期,我們突然發現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孩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當了多年教師,一開始就明白教學相長的道理,到頭來最好的例子就在我們和女兒之間,沒想到。

最後是通過這樣的齊心協力,女兒和我們變得親近。這個女兒性格上比較獨立,穿著非常瀟灑,每天都有郵包到家,但是不找我們要錢。她有她的來源。她去布蘭迪麥爾維爾倉庫買成批的剩餘服裝,再在網上個別銷售,賣到內地的鄉村,使那裏的姑娘們能夠在同一時間享受到沿海的時髦,她以這種貢獻賺取報酬。女兒每星期還有兩次學生輔導(她輔導別人),每小時10美元。她有自己的空間,很多時間都在自己的房間裏,做眼前的功課,也看遙遠的世界,就是不和我們囉嗦。經曆這次旅行她會摸摸媽媽的頭,摟摟媽媽的肩,有話也喜歡跟我們說,也把好消息拿出來大家分享。妻子大呼值得。

我想得更多。

世界上的事、物、人、社會,表麵上千門萬類,互不相聞,其實受同一個自然法則的製約。這個法則在所有的人類秉性中主要支持兩條,這就是為人寬容和厚道,做事努力和創造。世界上凡有硝煙殺生的禍端,至少是因為有一方做不到寬容或厚道;世界上有繁榮文明,一定是因為多數人做出了正確的努力而且創造卓越。社會如此,個人亦然。而檢驗一個人是否具有一定的水準的最好標尺就是家庭。凡在社會上苛暴少恩者,家人遲早會受到同樣打擊,子女也會有樣學樣,矛盾的最後焦點還是在自己身上;凡在人生上不事努力和創造者,則家人不能得其惠澤,子女不思進取,雖鞭撻斥責亦無功效。反之亦然,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和平共處者,在社會上必然矛盾重重,舉步維艱。即使有騰達的光耀也是一時的表象,終非所屬。此所謂冥冥乾坤,萬物相聯,因果有道。噫!微斯道,吾孰與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