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讀萬卷書- 之四 October 2006

(2006-11-11 14:32:14) 下一個

November 11, 2006

好不容易盼到了星期六, 除了今天還有做些工作以外, 把上三個星期看過的書歸類總結一下—這可能也是一個星期中比較有成就感的時刻了

對埃及古文化的遺跡的追尋, 基督教的發生, 發展一直有著濃厚的崇敬之情. 訪問埃及, 耶路撒冷, 巴格達以及希臘群島一直是我的夢想. 這幾本書先讓我過了一下癮---  

7 Deadly Wonders of the World by Matthew Reilly (小說)

世界古代七大奇跡原來藏著是一個驚天秘密, 這個秘密掌握在誰的手裏, 將決定整個地球下一千年的發展趨勢…

這本書好像是為電子遊戲或者電影而寫, 有些Xbox或者PS3 game 的味道. 還有, 那些個英雄們好像個個身懷絕世武功, 刀槍不入, 可以妥善自己保護自己, 根本不用讀者為他們擔心…

最喜歡他對空中花園的解釋和描寫, 覺得最接近我理想中的傳奇. 等我有時間把它翻譯出來. 如果妳喜歡世界古代七大奇跡的話, 這本書將會給妳充分的原因去重溫那些個奇跡, 看些其他的曆史書, 更深刻地理解那些奇跡的宏偉.

The Templar Legacy by Steve Berry (小說)

這是 “達 芬奇密碼” 中描寫過的 The Knights of the Templar上麵的一個傳奇. 話說曾經對教宗和教廷有過無上權威的 The Knights of the Templar 在十三世紀一個法國皇帝的大屠殺之下完全銷聲匿跡, 那個富可敵國的財富的秘密也就消失了七百年. 可喜的是, 這個秘密被本書的作者發現了, 結果在上幾個月的時候, 突然有些蛛絲馬跡, 原來隱藏了七百多年的Knights of the Templar還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如果妳喜歡“達 芬奇密碼”, “天使和魔鬼” 還有 Holly Blood, Holly Grail”的話, 應該考慮閱讀一下.

Forbidden Faith-The Gnostic Legacy from the Gospels to the Da Vinci Code by Richard Smoley (非小說類)

講寫聖經上被刪掉的曆史, 野史和傳說. 有些傳說可以對曾經的曆史比聖經能夠解釋的更完美一些. 需要耐心來讀下去, 但是讀完, 妳會覺得, , 我居然知道了這麽多的秘密---要知道這些秘密如果在一百年前, 想要知道秘密的要冒著被絞死的危險—給妳一種偷窺的快感…

一直以來對所有的宗教的起源, 及其那些個在曆史上對某個宗教起過決定作用的大事件有興趣. 比如說, 基督教, 穆斯林和佛教的起源以及發展過程中的轉折點等等. 今年年初去印度一行, 其實也是想去看一下佛教在印度的影響, 結果大失所望. 從我接觸到的走馬觀花的觀察, 得出初步結論是, 佛教在絕大多數印度人的生活中基本沒有影響, 釋迦牟尼是牆裏開花牆外香了—不過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 也出於安全上的考慮, 我沒有機會去到佛教發源地的靠近尼泊爾的印度邊境.

宗教其實就是修行--正如古話, 師傅領進門, 修煉在各人名義上阪依了某種宗教, 並不能保證妳一定可以幸福或者達到上天堂的目的, 就象結婚不能保證妳一定幸福一樣, 關鍵還是要靠自己的修行. 所以這個世界上能夠幸福和永生的人有信教的, 也有不信教的; 同樣的道理, 萬劫不複的人群當中也有信教和不信教的.

The Politically Incorrect Guide to Islam (and the Crusades) (Paperback) by Robert Spencer

在基督教和穆斯林教近千年的爭鬥中, 不能不提的就是血腥殘酷的十字軍東征和奧斯曼穆拉德一世征服歐洲的戰爭了. 這個問題被提了近千年--如果當年十字軍東征獲得永久的勝利, 或者奧斯曼穆拉德一世徹底征服了歐洲, 這個世界今天會是一個什麽樣子? 在這本”點評伊斯蘭” The Politically Incorrect Guide to Islam (and the Crusades) by Robert Spencer , 斯賓塞試圖用他的版本來解釋曆史, 把伊斯蘭的邪惡和基督教的正義給充分誇大了, 讓人覺得我們能夠有今天, 真應該謝天謝地了, 甚至要感謝那七次的十字軍血腥東征. 看完這本書以後, 讀者會覺得, 伊斯蘭作為一個宗教是邪惡的, 所有的古代和現在的穆斯林恐怖行為都是可蘭經直接教導的結果—我看完以後, 覺得這本書可真是充滿了毒素, 要趕快用另外一本書來中和一下才行.

這本書更讓人感覺到那句名言的正確, "小說是用虛擬的名字寫的曆史, 曆史是用真實的名字寫的小說"

又看了幾本有關做人以及公司運作當中的人的問題的書 

The Power of Purpose –Living well by doing good by Peter S. Temes

相當好的一本書. 書中介紹了三個層次的關於relationship的思維方式, 講了個個層次的優點. 書中引經據典,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本人也是按照這樣的思維路線做人, 並起福及家人以及同事. 他說,  Without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nothing else is possible.

書上有這麽一段話值得在此錄下--亞裏士多德說過, 幸福不是一種心理狀態, 而是一種道德狀態. 我想, Mother Teresa 說過的, A clean heart is a free heart 也許也有這個意思在裏麵吧.

強力推薦.

The Three Hardest Words in the world to get right by Leonard Sweet

解釋聖經上耶酥說的 I Love You 的深刻含義. 這本書明顯是對著那些church goers而寫的, 雖然有些失望, 不過意思是理解了.

Why CEO's Fail: The 11 Behaviors That Can Derail Your Climb to the Top and How to Manage Them by David L. PhD Dotlich, Peter C. PhD Cairo, PhD, David L. Dotlich, PhD, Peter C. Cairo

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其中一個章節. 這章講那些有工科背景的CEO, 包括工程師和會計師, 出於職業訓練的推理式思維方式, 要由數字來證明決策. 由於害怕自己的決定會危害公司的每個人的利益, 每個家庭的福址, 所以無窮無盡地要求下屬提供數據, 來從各個方麵來證明自己決策的正確. 其結果, 是這些CEO們從來就不作任何決定, 每一個決定都是到了形勢不可逆轉的地步才決定, 其實那也就不是什麽決定了, 隻是對危機的無可奈何的應付罷了.

Flavor of the Month by Joel Best

講上市公司為了讓外界認為自己是在改進, 經常會推廣一些別人的經驗, 有些根本不適合自己行業, 6-sigma, Total Quality Control, Best Practice etc. 想起本公司也幹過這樣的傻事, 不禁心下暗笑.

我三個小時在Starbucks看完了本書, 覺得不值得一看.

You don’t need a title to be a leader by Mark Sanborn (author of The Fred Factor)

這本書作者Sanborn 另外一本The Fred Factor 北鶴極力推薦. 尤其是那些開公司的朋友們, 如果Thanksgiving 禮物還沒有買的話, 建議買這本小冊子送給員工. 這本書也不錯, 書中說, 人生中能夠做到自己能力的100%, 就是成功, 妳可以成為任何方麵的領袖, 不一定要有官銜才可以做到. “名不正則言不順”是懶人的借口.

100 Ways to Motivate Others by Steve Chandler-

想要激勵他人, 必須先激勵自己. 這個要每天都實踐才能夠真正心領神會, 融會貫通, 使之成為真正自己的一部分. 

最好是聽原版的錄音版本.

看了下麵這本書的我感興趣的幾個章節. 這是本講有關世界未來和中國對世界未來的影響的書.

The Extreme Future –The top trends that will reshape the world for the next 5, 10 and 20 years by James Canton, Ph.D.

特別喜歡他寫的那章關於中國對世界的影響的文字—他也警告世界, 中國的崛起有兩種可能, 人類的大福或者大禍. 其實這種觀點應該讓所有海內外的中國人警惕. 這個世界是如此地相互聯係著, 無論是誰闖的禍, 歸根結底都會影響所有地球上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北鶴 回複 悄悄話 手頭上有一本書, Christ the Lord by Karen Armstrong, 過些時間有機會再看.
北鶴 回複 悄悄話 搞錯了葉韓, 不是說基督教不讓讀書, 是有些教.
葉韓 回複 悄悄話 不是的。
北鶴 回複 悄悄話 一個宗教, 如果不鼓勵讀萬卷書的話, 我想那是不太適合我的, 所以也就比較難涉足了...
葉韓 回複 悄悄話 我喜歡《聖經》。不過真是一本很“難”的書。也許應該跳出山外看一看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