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北鶴: 接受三毛,接受自己

(2006-09-07 21:11:05) 下一個

讀葉韓的 一個愛上自己的女人 —— 我看三毛 (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09&postID=7705&page=1#mark )

看了葉韓洋洋灑灑的關於三毛的評論 , 雖然中間夾了些不可抑製的對張愛玲的熱愛, 有些"投機取巧", 不過通篇一氣嗬成, 果然不同凡響  

曾經, 那麽的不喜歡三毛 , 不光是她的長相 , 也不光是她曾經戲弄王洛賓 , 或者其他的劣跡 ... 也許 , 不喜歡她 , 是因為她讓我曾經覺得自己是個偏聽偏信的大傻瓜 ; 是她讓我看到了我不想承認的人性的弱點 . 她讓我曾經好似麵對一個騙子 , 騙完了我所有的真實感情和最後的一分一厘以後 , 再大吹大擂地宣揚她如何略施小計就讓我願者上鉤了, 是她讓我看到了不想看到的真實 ...

最令人不舒服的, 也許是她真實和虛假的一生 , 給我演示了人生的全景, 逼著我看了我不想看到的頻道 . 與其說是她把我對生活中的最美好的幻想給破滅了, 不如說是正是她讓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全部, 明亮的豔麗是因為陰影的存在, 生活之所以美隻是因為我做了那樣的選擇  

不由得想到 , 美的東西是否隻能存在於自己的內心裏 ? 至於與現實有多大的差距 , 是不是真的要看自己的運氣?

有真實生活就會有三毛這樣的人  

也許, 這正是上天的意願, 要產生三毛這樣的人, 來給我們警喝, 讓我們別脫離生活; 也許, 能夠最後接受三毛, 竟是自己人性成熟的體現?

接受三毛 , 就是接受曾經的那個偏執狂熱, 那個痛心疾首, 那個一相情願, 那個為  賦新詞強說愁  的愣頭青, 那個 "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 的少年情懷 ...

接受三毛, 就是接受自己, 接受那個並不完美的現實; 寬恕三毛, 也就是寬恕自己, 寬恕那個曾經狂妄不羈的過去 ...

謝謝葉韓 , 我突然覺得那些舊日的對三毛的怨恨好像也隨著 << 橄欖樹 >> 的音樂輕輕地飄散, 和煦, 清緩, 心中好像也卸下了些不想承受的負擔 

三毛是有靈魂的 , 不管這個靈魂我喜不喜歡  

算了, 三毛, 人死如燈滅, 妳就安息吧 !

這個流浪的靈魂還在飄蕩, 在撒哈拉沙漠中, 在溫柔的夜裏,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 , 我的故鄉在遠方"  


葉韓
: 一個愛上自己的女人——我看三毛 2006-09-07 18:45:22

題記:剛上初中時,瓊瑤和三毛是班級裏同學私下傳借書籍中的雙峰。對於瓊瑤,我是看了《煙雨蒙蒙》《心有千千結》《月朦朧鳥朦朧》和《一簾幽夢》之後就再也不敢領教了。三毛卻不同。喜歡了很久。。。 

以前。。。
 

當時三毛的書剛剛在國內流行,偶然在一個長我一歲的姐姐家裏讀到《夢裏花落知多少》。 

正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聽著徐玉蘭的《哭靈》和王文娟《黛玉焚稿》都要哭得泣不成聲,一下子就被書裏的氛圍感染了。 

然而真正喜歡上三毛,還是讀了《撒哈拉的故事》。中國友誼出版社的版本封麵是一片血色夕陽籠罩下的神秘遼遠的大漠。一篇篇讀下來——《結婚記》《娃娃新娘》《沙漠觀浴記》《天梯》《沙漠中的飯店》《懸壺濟世》,我被三毛迷住了—— 這個美麗、勇敢、聰慧、善良、敏感、熱情、奔放、浪漫和充滿才情的女子。後來又陸續讀了《傾城》《雨季不再來》《哭泣的駱駝》《溫柔的夜》《稻草人手跡》。 

說來有趣,即使最迷戀三毛的時期,也沒有將她當作一位作家來喜歡,更多的是喜歡她的人,更準確地說是喜歡她塑造出來三毛這個人。 

有一次聽三毛的采訪錄,四十多歲的女人,聲音和語調仍然像小女生(台灣人的說法)。那次是她回大陸探訪,采訪結尾處,響起了齊豫幽遠深邃的聲音: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流浪流浪 

才子羅大佑曾寫過一首悼念三毛的歌《追夢人》。 

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發讓它牽引你的夢
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曆史已記取了你的笑容
紅紅心中藍藍的天是個生命的開始
春雨不眠隔夜的你曾空獨眠的日子
讓青春嬌豔的花朵綻開了深藏的紅顏
飛去飛來的滿天的飛絮是幻想你的笑臉
秋來春去紅塵中誰在宿命裏安排
冰雪不語寒夜的你那難隱藏的光采 

看我看一眼吧 莫讓紅顏守空枕
青春無悔不死 永遠的愛人
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裏寫下永久的回憶
飄去飄來的筆跡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語
前塵紅世輪回中誰在聲音裏徘徊
癡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懷 

曾經,傳奇和流浪是我心目中的三毛。 

後來。。。 

據說,做演員和作家的人都多少有點自戀的傾向。讀三毛讀多了,她的自戀在字裏行間就表現地越多。(以下均憑記憶,有出入見諒)那時的我,如春花,我笑,定能動人,任他是誰(《傾城》)。要命的是她將自己的玉照放在了每本書的卷首,從而剝奪了讀者的想象。貂蟬、楊貴妃們真是運氣,生在沒有照相機的時代,成了永恒的美女。古時因交通不發達而流傳下多少名勝,輪到現代人興高采烈地慕名前往常常大失所望,不是江山已改,而是文字裏的世界永遠是現實世界的超越版(或是放大說是縮小)。再有就是,雖然我相信三毛是個善良的人,然而看她那樣不厭其煩地將給啞奴孩子們的食物一樣樣細細道來,就覺得這要是放大了給大家看,境界就差了許多。 

作為一個平常人來講,我對三毛至今還是很欣賞。一個幼年自閉的孩子,能有後來的一番成績(實在不想用成就這個詞)是非常不容易的。從這一點上說,三毛有她的堅強和倔強。 

然而作為一個作家,我隻能說她永遠也隻能是一位流行作家,成不了大氣。當年《滾滾紅塵》在金馬獎上大放異彩時,獨獨三毛這個頂頂大名的作家沒有拿到編劇獎,有人甚至猜測這也許是她輕生的原因之一。最近才看了那部電影,劇本確實不高明。 

其實在眾多張愛玲的徒子徒孫中(雖然她自己一個也不承認),人們往往隻記得白先勇、鍾曉陽這幹人(甚至連王安憶的《長恨歌》也時不時地透出些許氣),其實三毛又何嚐不是張愛玲的超級粉絲,不然怎麽會有《滾滾紅塵》又如何會有《傾城》呢。張愛玲已經被指責是幽閉型的作家——盡管我要為她叫屈,因為她的小說時間上上至清末民初,下至解放初期,人物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女學生(葛薇龍)洋人的保姆(阿小)遺老的女兒(白流蘇,玉清,川娥)舞女(曼璐)女職員(曼楨)女教師(翠遠),丫環(小艾,睇睇,倪兒),不安分的主婦(嬌蕊),女間諜(王佳芝)。。。這個單子還可以延續很長。男人也是有的,但遠不如女子那樣有光彩。而三毛所有作品裏的主人公隻有一個——三毛自己。這本也沒什麽。夏洛蒂 / 莫朗特僅憑一部自傳體小說《簡 / 愛》就傲視英國文壇近兩百年。三毛是個有才氣的女子,不然不會有那樣多地人將彼三毛認作此三毛,然而糟糕的是三毛自己也愛上了這個三毛。當一個人時時刻刻要在人前扮演一個既定的角色時,可想而知是多麽累。作為一個作家,這更是一種自殺行為:一個跳不出自己的作家最後隻能是一步步走進沒有光亮的所在。文學誠裏不少博克專寫個人經曆,家人好友,讀來感覺親切又感人——大家是票友嘛,以文會友。一個作家,說得世俗些,是以賣文為職業的人,如果不舍晝夜喋喋不休地我我我勢必讓人厭煩。當初三毛自己也未必察覺到她是在一步步地給自己造就一尊象牙塔,上去就退不下了。 

於我,作為作家的三毛已經成為了過去時,也再也不會去讀她的文章。 

小學時曾經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一直到初中。高中再見麵,兩個人都想留住那份近十年的友誼,然而不行了。人是人非,皮囊還是那一副,裏麵的內容卻變了,隻有分道揚鑣。然而至今想起她,依然還是很溫馨的,畢竟,她曾經是我的好朋友。 

對三毛的人,也有這種感覺。 

[ 打印 ] 由葉韓張貼 @ 2006-09-07 18:45:22 (1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