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職場黑馬是怎樣煉成的 王小丫從助理到名嘴之路(圖)

(2006-07-28 12:35:05) 下一個
遊刃於《經濟半小時》和《開心辭典》兩檔節目之間的央視名嘴王小丫,因為旺盛的人氣而被很多喜愛她的觀眾譽為央視“黑馬”。

把困難當作是一次機會

  王小丫來自巴山蜀水的涼山彝族地區,和許多優秀的女孩一樣,她順利地考上了大學,學的是經濟專業,畢業後學以致用在四川一家經濟類報社當了6年的經濟記者。可能很多人會很佩服她離開報社、一個人闖蕩京城的勇氣,她卻說:“其實不是我主動想這樣做,而是當時報社經營不景氣,基本快要垮了,老總告訴我們要自謀生路。我剛開始很怕丟了工作,心裏很煩,精神上也很疲憊。後來索性就把這次遭遇當作一次機會吧,幹脆主動出擊。”

  於是,王小丫重返京城,在北京廣播學院進修。由於有經濟專業的學曆和經濟媒體的工作背景,1997年,王小丫進入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實習。她說:“當時心裏也沒有多想,隻是想要做一個好的電視記者,惟一的夢想就是做一個證券市場或經濟領域的權威記者。”可是,誰能斷定,王小丫當時不是衝著《經濟半小時》去的?

  熒屏上的王小丫給人以伶牙俐齒的感覺,可以前的她是個性格內向甚至“不會說話”的人,她第一次去采訪的時候,居然不知道怎麽提問,但是她強迫自己改變。此後,經過北京廣播學院研修班和《黃金旅遊》《商務電視》《金土地》《供求熱線》等電視欄目的磨合,才有了今天這個“會說話”的王小丫。

  有機會就上,沒機會就算製造機會也要上

  進了中央台的王小丫並非嫡係,一直都有危機感,做了主持人更感覺競爭激烈,壓力倍增,而且很多時候她還很不自信。但是,不自信並沒有在她身上導致自卑,相反,正因為不自信,王小丫才會反省自己,會更努力地工作,更踏實地學習和思考。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做起《經濟半小時》的主持人,沒想到在1998年全國經濟節目優秀主持人評比中,當時還是實習主持人的她居然得了個第一名!總結自己由報社記者到電視主持人的轉變,王小丫說:“生活中我並不是一個主動性很強的人,很多時候我屬於那種被牽著鼻子或推著走的人。對事業和人生,我經常是沒有遠慮,隻有近憂。”

  正是因為王小丫總有近憂--危機感的緣故,她總是不停地給自己製造機會。她用行動向周圍傳達著這樣一個信息:有機會就上,沒有機會就算製造機會也要上。

  當初央視開辦《開心辭典》為了收視率,首先找的是黃安,王小丫是他的助理,幫忙抱獎品之類的東西。可是當時王小丫很用功,不但仔細做筆記,還把節目錄像帶回家反複鑽研,一副不替代黃安不罷休的架勢。黃安說:“我就知道我快要做不下去了,因為被人家‘偷師’不少。王小丫能夠出頭,我給她開了一個很好的頭。”

  雖說黃安大哥一向以大嘴出名,這樣說隻怕又是故伎重演。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對於一直有所準備的人來說,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

  黑馬基因:機遇靠自己創造

  上大學時,王小丫選擇了學經濟。但她發現不少朋友對“經濟”一詞都很畏懼,覺得它深不可測,她自己最初學習時也覺得經濟類內容學術性太強,聽起來冷冰冰的。但是,為了能讓自己與眾不同,她硬是把那些深不可測的東西完全在生活中找到對應,把經濟變得感性又通俗,所以她能夠在《經濟半小時》裏遊刃有餘。

  在大家眼中很順的王小丫也經常要麵對挫折和壓力。但王小丫屬於典型理工科出身--遇強越強型。報社還沒有垮掉,她就戰勝了因困境導致的不自信,調整心態,自己另謀出路。王小丫不喜歡條條框框的限製,隻要有機會就上,沒有機會製造機會也要上。為了扭轉自己非嫡係就不能夠在央視挑大梁的狀況,她努力學習和“偷師”,終於在《開心辭典》中一炮打響。

  啟示:

  1。把困難當成磨礪自己的良機。時刻保持危機感的王小丫,能在一次次困難挑戰中找到機會,機遇往往隱藏在困難中,就看你是否善於把握。

  2。看到資源就充分利用。即使前途一點也不明朗,也要不斷地給自己製造出頭的機會。也許下一個機遇就在不遠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知止而定 回複 悄悄話 很好!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