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裏館[王維]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秋菱試譯】(..."> 竹裏館[王維]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秋菱試譯】(..." /> 竹裏館 (王維) - 博客 | 文學城

秋風嫋嫋

夢自蟬聲起,詩從歲月凝。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竹裏館 (王維)

(2007-01-01 19:20:36) 下一個
 

竹裏館[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秋菱試
(我)獨自坐在幽靜的竹林裏,娓娓撫琴,仰天高歌。竹林深深,無人相擾,隻有明媚的月光,相伴相照

我怎麽覺得詩中‘舒暢’的心情少,寂寞的味道多啊。竹林幽幽,一人獨坐。琴聲淙淙,惜無知音。昂首長嘯,回音寂寂。明月解意,遙照而已。

楊鴻儒編著的《唐代絕句評譯》一書裏說:“唐宋詩詞中的[杏花明月始應知]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等等,都可以說是受其感染或從此詩點化。” 王維(701-761) 原來和李白(701-763)同年出生。李白也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的妙句。這倆人,不知道誰先有這個IDEA的?

====================================================
[注釋zt]
①竹裏館:輞川別墅勝景之一。
②幽徨(huáng皇):幽深茂密的竹林。
(3)嘯(xiao笑):撮口發出悠長而清亮的聲音。這裏指吟詠、歌唱。
(4)深林:即“幽篁”,竹林。

[簡要評析zt]
王維的《竹裏館》是他《輞川集》20首中的其中一篇,題名為《竹裏館》,寫幽居竹林中的感受。詩作抒發了作者置身大自然的恬淡心情與高潔人品,同時也有一股幽冷、孤清的氣氛籠罩於其中。成為王維後期寫景詩的代表作之一,被曆來唐詩選家所重視。詩中既有詩人自在自得一麵的描寫,如彈琴及長嘯,還能欣賞到幽篁的美景,甚至連明月也來作伴侶,這些意象都同詩人舒暢的心緒有關,表現了隱居生活的樂趣,同時也包含同外部汙濁世界抗拒時的堅定意誌在內。詩中還有詩人孤淒涼一麵的描寫,如“獨坐”、“人不知”等語辭的運用便是。再說明月前來造訪,也可看成是因為詩人過於孤單,在並無一人相伴的情況下,隻有明月前來為他助興。如此解釋,明月便成為突出怨意的意象了。本詩的結構十分嚴謹,既首尾呼應,又氣脈相通。如首句有“獨坐”,三句便有“人不知”,這是相應;首句有“幽篁”,三句便有“深林”,這也是相應;首句有“獨坐”,末句便有“來相照”,這是相襯;首句有“幽篁”,三句有“深林”,末句便有“明月”,這是相對。總之,一首僅20字的小詩,詩人運用了這些回應、比襯和映對的結構手段,使全詩成為一個統一整體,讀來使人產生回蕩呼照之美。竹林、明月,與詩人情景相照,情趣高雅,意境悠遠。

【分析】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18日)
  王維(701—761),擅長山水境界,開南宗畫派,其詩有如畫境;長於音樂,其好詩都如美妙的樂曲。後期作品大多描繪山水風光,寄寓自然情趣。

  此詩為《輞川集》第十七首,描寫山林幽居情趣。詩句全用白描,詩境清幽絕俗,空明澄靜。竹林深處,絕無塵世的嘈雜,琴聲細幽,歌吟舒暢。詩人此時享受著獨處的自由,細細品味藝術人生的高雅情趣。

【分析】(蔣孔陽)
在這裏,詩人把他所感受到的情與景,融合統一在一個月色竹林的天地裏。這個天地確實小,小到隻有詩人一人。然而,它卻是那樣自足、和諧,那樣有秩序,而又那樣充滿了生氣和生機。因此,它又是那樣豐富和充實。它是安靜的,但卻不是死寂的。在無人的月夜中,卻有人懷著深情,在彈琴,在長嘯。正是這一切,使人讀著的時候,在抒情的想象當中,走進了一個詩人所創造的世界。我們陶醉在這個世界,感到美。

【分析】(龍之台)
這是王維的“竹裏館”。這首詩在描寫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隨性之所至,可以彈琴可以長嘯。此中有深意,雖然別人不能理解,卻有明月欣然來相伴。

現代的人最怕的就是孤單寂寞,總是在生活中填滿了各種熱鬧喧囂;而喧囂之後卻更感寂寞。殊不知,當我們放棄了對各種外物的追求,心中自然寧靜祥和,可以體察到自己內心世界的豐富有趣;即使獨處,也不會感到孤單寂寞。

而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就像詩中的王維,獨處也有他自己的世界。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46&ID=990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