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詞”沁園春”欣賞 (施議對)
情若連環,恨如流水,甚時是休?
也不須驚怪,沈郎易瘦;
也不須驚怪,潘鬢先愁。
總是難禁,許多磨難,奈好事叫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歡杳杳、後會悠悠。
凝眸、悔上層樓,謾惹起新愁壓舊愁。
向彩箋寫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書郵。
料到伊行,時時開看,一看一回和淚收。
須知道,口這般病染,兩處心頭。
這首詞見明萬曆刊《重編東坡先生外傳》卷八十三,《全宋詞》未錄,《全宋詞補輯》錄為蘇軾作。此詞與《東坡樂府》中絕大部分作品加數不一樣,而與柳永詞風頗為相近,疑為蘇軾早期所作。
從作法上看,這首詞的一個凸出特點是,以鋪敘手法說相思。“情若連環,恨如流水”,起調是一組並列對句,以連環、流水為比,說此“情”、此“恨”不斷無休。接著以一組扇麵對句,說相思的具體情狀。依律,這組扇麵對句,當以一領格字提起,此處連用兩個“也”字,用以鋪排敘說:一邊說瘦,有如沈約一般,腰圍減損;一邊說鬢發斑白,有如潘嶽一般,因見二毛而發愁。至此,皆為並列式的鋪敘。“總是”二句,依律應當用對句,此處以散句入詞,接下句,均為直說,點明上文所說“瘦”與“愁”的原因,是“好事叫人不自由”。“好事”,當指男女間歡會等情事。因為時時刻刻惦記著這許多情事,無法自主,所以才有這無窮無盡的 “情”與“恨”。末了,詞作進一步點明,主人公所“追想”的“好事”就是“前歡”和“後會”,以一組並列對句,說出相思的全部內容:前歡已杳無蹤跡,不可追尋,而後會又遙遙無期,難以預卜。“杳杳”、“悠悠”,與“連環”、“流水”相呼應,將所謂“情”與“恨”更加具體化。這是上片,說的是主人公一方麵的相思情況。
下片變換了角度與方位,既寫主人公一方,又寫對方,並將雙方合在一起寫。“凝眸、悔上層樓,謾惹起新愁壓舊愁。”這是過片。一方麵承接上片所說相思情景,謂怕上層樓,即害怕追想往事,惹起“舊愁”;一方麵啟下,轉說當前的相思情景,新愁與舊愁交織在一起。詞作說當前的相思情景,先說主人公一方,說主人公如何寫情書,寫好情書如何密封,封好以後如何秘密投寄。“寫遍”、“字了”,謂其如何傾訴衷情,將天下所有用來訴說“相思”的字眼都用光了。“重重”,謂其密封程度,“密”,既有秘密之意,又表明數量之多,一封接一封,相距甚密。主人公的行動,那麽謹慎神秘,生怕走漏消息,這已顯示出相思的程度。同時,詞作說相思,還兼顧對方,料想對方接到情書,當如何時時開看,“一看一回和淚收”。“料”字說明是假設。主人公從自身的相思,設想對方的相思,寫了對方的相思,反過來,更加增添了自身的相思。最後說,這種相思要不得,兩處掛心,將更加難以開解,道出了雙方的共同心病。“這般病染,兩處心頭”。依律當用對,並以一領格字提起,如上結,領格字“念”提攜“前歡杳杳,後會悠悠”一對句。此處不用對,可能奪一領格字,姑以“口”補之。全詞說相思,至此戛然而止,留下了無窮餘味。
這首詞以鋪敘手法說相思,反反複複地說,雖隻是“相思”二字,卻並不單調乏味。能有這樣的藝術效果,除了真切體驗之外,還在於善鋪敘。作者善鋪敘,就是在有條理、有層次的鋪敘之後,突然插入一筆,由一方設想另一方,構成“照花前後鏡,畫麵交相映”的妙境。這種作法是從柳永詞中學得來的。因此,這首詞,婉轉言情,另有一副麵目,非關西大漢所宜歌也。這是蘇軾學柳七作詞的一個明證。
*****
另外, 下麵這首宋人劉辰翁的”沁園春”在文字上寫得很講究. 裏頭的四字句全為對句, 尤其下片結句,令人拍案.
春汝歸歟?風雨蔽江,煙塵暗天。
況雁門厄塞,龍沙渺莽,東連吳會,西至秦川。
芳草迷津,飛花擁道,小為蓬壺借百年。
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
江南正是堪憐!
但滿眼楊花化白氈。
看兔葵燕麥,華清宮裏;
蜂黃蝶粉,凝碧池邊。
我已無家,君歸何裏?中路徘徊七寶鞭。
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然
*****
雪, 不好寫; 用”沁園春”寫, 更不好寫. 還有那個"著名"的東西的框子(順便說一句, 毛的詩詞寫得好的無幾). 讀貼出的這些, 眼高手低地說一句, 不要說佳作, 連佳句都沒有. (要得罪人了. 哈哈). 需要新的角度來切入, 新的結構來鋪敘, 新的字語來形容. 我知難而退, 這回是堅決不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