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想

My dream of this life is to bring my company to public.
帶領公司上市。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根本的問題是大家心知肚明而不敢說zt

(2020-09-27 21:06:01) 下一個

 

白夜行人 時評文萃 Yesterday

在中國,一直存在邏輯反諷現象。

 

前麵剛說,金錢如糞土,後麵立即說,仁義值千金。既然金錢如糞土,仁義值千金不也是糞土麽?

 

譬如一麵慷慨激昂地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麵小心謹慎地說:莫談國事。

 

連國事都不敢談,還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清朝末年,朝廷王公大臣都知道這些故事: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為了英國強大,親自紡紗織布,一生不嫁侍奉國家,開創了大英帝國的輝煌曆史。日本天皇為了強軍,捐出自己一半家產支持國家購買軍艦,自己還一天少吃一頓飯省下錢來作軍費,日本怎不稱霸東方。

 

但當北洋艦隊急需軍事開支時,慈禧太後還挪用其軍費操辦自己生日,大家非但不反對,還異口同聲叫好。

 

 

甲午戰爭之所以戰敗,其實結果早就注定。清朝存在的最大問題,大家並不是不知道,但大家心知肚明而不敢說,甚至為了討好一人,竟然還牛皮哄哄瞎吹噓,製造虛妄的自信,讓其覺得執政有方。

 

清朝之所以垮台,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問題的根源是什麽,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就是不說,回避問題實質。結果問題越來越大,大到吞噬清朝自身。

 

這段時間國內糧食問題一直是公關關注的話題,著名農業問題專家溫鐵軍教授也發表了自己的視頻《溫言鐵語:糧食安全恐慌再起,如何消除國民焦慮?》。

 

但讓人遺憾的是,令人尊敬的溫教授始終不敢正視問題的本質,直指問題的關鍵所在,竟然把糧食安全的責任推卸給農民,甚至提出走農村合作化集體化的老路,讓人感覺到十分驚恐和憂懼。

 

 

憑什麽農民就應該永遠要固守落後的村莊,以犧牲他們的自由發展和經濟富足為代價,來換取國家的糧食安全?當年一代老農民犧牲了自己,但為什麽養老、醫療不能給予他們同等待遇?

 

為什麽改革開放之後越來越不不存在的糧食問題,現在越來越成為擔憂?溫教授明明內心清楚,但提出用改革開放之前的老辦法解決當時一直不能解決的饑餓問題,曆史已經證明行之不通,為什麽今天還如此熱衷出此主意?

 

為什麽國際環境風雲突變,世界局勢瞬間波譎雲詭?和平與發展還是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中國能不能進一步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與世界主要經濟體、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往來?麵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和經濟增長是喜是憂?

 

所有專家學者都在絞盡腦汁,為國家發展獻計獻策。但一個令人焦心的現象是,大家在分析任何問題、提出任何對策時,內心都有一個禁區,不敢觸碰不敢僭越。

 

當年偉大的改革開放,開始於一場波瀾壯闊的思想大解放。什麽是解放思想?根本的一點就是衝破禁區。如果知道有禁區存在而不敢衝破,甚至禁區越來越大越來越牢固,甚至主動畫地為牢,就不可能是解放思想。

 

 

因為知道問題實質所在,不存在什麽禁區和禁忌,敢於直視問題實質,敢於分析發言敢於建議獻策,這才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也是中國四十多年突飛猛進背後看不見的思想和信仰的力量。

 

否則,當任何人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時候,明明對問題心知肚明,明明知道問題實質所在,還一本正經地從其它方麵找原因,提思路,整個社會就開始背離實事求是,問題也不可能得到根本解決,未來也隻會暗淡無光。

 

而這,也是任何一個中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相信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會把國家利益擺在首位,把國家富強民族複興作為自己的夢想,所以對問題心知肚明就要說出來,未來才會更加好起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