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0)
被視為“中國美學史外編”的《美的曆程》一書,起先曾以《關於中國古代藝術的劄記》為題,在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美學》(第二期,1980)上發表了前三章。初刊這日,便廣為傳頌,紙貴洛陽。讀者盼其全書,如久旱之望雲霓。次年三月,該書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後,十年之內印了八次,後來又有了多種版本(比如廣西師大社的插圖本),無疑是學術著作中最暢銷的。即便現在看,它的“含金量”仍然很高。因為它不但跨越五幹年曆史,貫通多種藝術門類,而且“兼具曆史意識、哲理深度、藝術敏感,還頗有美文氣質”(駱玉明《近二十年文化熱點人物述評》)。這樣的著作能有多少呢?鳳毛磷角吧,以十幾萬字的篇幅來完成這樣一個“美的曆程”,高屋建瓴,勢如破竹,且能做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該細密處細密,該留連處留連,絲絲入扣,順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經心的巡禮中觸摸到文明古國的心靈曆史,誠非大手筆而不能為。但最初打動我們的卻不是這些,而是它的氣勢和情調。這就像是欣賞藝術品。當我們剛剛接觸到一件雕塑、一幅繪畫、一個青銅器或一首樂曲時,我們是來不及仔細琢磨它的。我們很難一下子體會到它的深刻含義,也不可能馬上把它的形式結構看清楚。所有這些,都是以後的事,而且也許需要反複欣賞、反複體驗、反複品嚐、反複咀嚼,才能“品出味來”。而在當初,在與藝術品摔然相遇又怦然心動的那一刻,我們總是“一下子”就被感動和震撼了。我們分明感到有某種“說不清”的東西在吸引和呼喚著我們。《美的曆程》便正是這樣。甚至我們還可以說,它的魅力,正在於它的“說不清”。
的確,這是一部說不清該算什麽的著作。專論?通史? 散文?劄記?都是,又都不是。它是一隻鴨嘴獸,是獸也是禽;它是一隻貓頭鷹,像貓也像鷹。你還可以說它是個“四不像”非驢非馬,不倫不類。但你無法否認一點,那就是:它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與眾不同,正是《美的曆程》使我們心儀之處,也正是李澤厚使我們心儀之處。
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做到“與眾不同”的,它需要膽,需要識,還需要才。有膽才敢做,有識才能做,有才,才做得出、做得好。
李澤厚恰恰正是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人。《美的曆程》一書真是寫得英姿勃發,才氣逼人。單是標題,便氣度不凡:龍飛鳳舞。青銅暨餐。魏晉風度、盛唐之音,更不用說每過幾頁就有一段華彩樂章了。實際上,《美的曆程》是可以當作藝術品來看待的。它充分地表現著李澤厚的藝術魅力。
糊塗再看一遍,寫個書評。到時候再讓豆沙評一把!
這不是你寫的吧,感覺像是命題作文,大字報表彰,更像是報紙雜誌那種書刊推薦的專欄,收了很多好處的而大肆鼓吹。嗬嗬
不過這本書是不錯,被這麽一寫,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