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所欲

看長雲飛度萬裏時空
正文

冰雪蓮原著: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是如何辦教育的?(ZT)

(2007-05-25 14:42:15) 下一個
據著名學者何兆武所述:在西南聯大上學時,大學生不僅免學雜費,而且還免每天的午餐費,如果學生上學仍然有困難可以申請助學救濟金,且助學救濟金在大學畢業後可以不還!

因為是在全民族抗戰最艱難的時候,幾乎所有家庭能夠維持活命就實屬萬幸,哪還有錢供孩子上學?所以當時的國民政府實行免費上學,在抗戰的8年時間裏不但沒有因為抗戰而中斷大學的教育,而且上大學的在校大學生人數有了增加,這是難以想象的,但卻實現了.

再說這時期的中小學教育又是如何呢?抗戰的到來既是對我國的教育的極大破壞,也是客觀上為我國的西部教育帶來了發展的契機,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在基礎教育方麵有了很大的發展,中小學在校比例不僅有了很大的增加,而且大大改善了這些落後地區的基礎教育.這一切為我國的基礎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再想想中小學是如何收費的?學雜費全免!

在抗戰最艱難時刻當時的國民政府卻真正地實現了義務免費教育!那時的中華民族是一個怎樣的國度啊!有的家庭8年間沒有吃過一滴油,一次肉.抗戰前我們有4億人,當時的西部隻有1、8億人,抗爆發後大後方一下子湧入了5千萬人口,而當時的西部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到全國的30%,民生工業占5%,卻要養活50%以上的人口。就是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國民政府僅有的財政力量下,不僅沒有中斷教育,反而又有所發展,使得中華民族的教育能夠傳承下去。

為什麽?因為隻要中華民族的教育文化不中斷,那麽中華民族的崛起的希望就不會破滅!中華民族就不會亡國滅種!中華民族就永遠不會被任何列強征服!

再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溫總信誓旦旦地說:到2010年中小學全部實現義務免費教育。

抗戰時期的國情怎能與現在的國情相比,抗戰時期的經濟總量又怎能與現在的經濟總量相比?我們現在不是自豪地誇已經上升到第六位了嗎?我們的教育是否也上升到了第六位?

在抗戰進入最艱難時候,當時的大後方生存已進入了臨界狀態,一些大學生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到一些中學任職以維持生存,楊振寧也曾到中學任職,一些教授不得不擺攤變賣財產以維持生計,聞一多都上街賣刻章.

整個教育界的生存令人勘憂,但是當時的整個教育屆的學者仍然默默地堅持自己的崗位,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和職責。這些情況反映到國民政府後當時的教育部從僅有的財政裏拿出了一部分錢予以補助困境中的教師,消息傳到西南聯大後,西南聯大校委會召開會議經過最終研究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所有的教師集體聯名拒絕政府的救濟!

為什麽?因為“在全民族都為抗戰付出了巨大犧牲的情況下,在大後方還有許多的人民生活比我們還要艱難,麵對中國的百姓,我們還有什麽理由接受政府的補助呢?還是讓這些補助由於抗戰吧。”

多麽令人敬重的學者!多麽崇高的人格!高山景仰!
現在還能在大學裏找到這麽可愛的教師嗎?還有這樣品格的教師嗎?

到後來,君不見大學“教授”為房子、為職位、為工資、為待遇不惜撕下“文明”的臉皮向狗一樣互相撕咬,不惜出賣自己的良心和尊嚴,向潑婦一樣大罵,大鬧。

知識分子死了,中華民族的那種為國為民的品格喪失了。

民族精神大廈一旦破壞決非十幾年,幾十年所能恢複。

抗戰時期的大後方的中小學大部分都是公立的,隻有極少數的學校是私立的,比如四川大邑縣劉文采辦的廣安中學。男女分校的現象在當時的中國並不多見,在抗戰前的南開分男、女校,另外北京有女子師範大學,在湖南也有湖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但數量不多。

至於大學的教育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教材的編寫和使用,都是任教教師自己編寫的,如果一個教授連教材都編不出來,那他還有什麽資格在大學講壇上執教!大學裏開什麽課程是由教師自己決定,一學期講多少,怎樣講都是由他自己來決定的,所以有的教授一學期隻講了幾個專題,同樣的文學課沈從文講,錢鍾書也講。這樣在同樣的課程,就會出現不同的教授不同的教法和不同的觀點,學生有時也參與他們的辯論,沒有“學霸”的把持和限製。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上什麽課,在這種寬鬆的、自由的教育環境下培養了學生的懷疑和批判精神。

西南聯大不僅是中華民族在教史上的一座豐碑,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葩!它不僅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學術、教育和科研的中堅力量,也培養了一批在世界上有重大影響的科學家!
西南聯大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

國民政府在三十年製定過統一的國民教育條例,沒有全國統一的教材,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各省市的教材編寫由其自己定,沒有統一的要求.有的省份是聯合使用一套教材.但中小學的教材決不是由任課教師自己編寫的,講課卻很自由。

沒有全國統一考試,考試由各省自己決定。
那時的大學招生也沒有統一規定,有的是幾個大學聯合招生。比如,南開、北大、清華就常在一起招生。
所以那時的中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參加不同學校組織的高考。以至有的學生可以接到幾所大學的入學通知書。
那時的大學招生人數是由各大學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擴大名額。也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
那時,有的大學課堂是開放的。比如北大,就有過拉黃包車的人力夫在課堂聽課。

大學畢業後完全靠自己去找工作,不存在分配問題。象汪曾琪就在畢業後因為沒有工作險些自殺。

那時畢業找工作文憑是一個重要條件,但更注重個人的實際能力。有的校長了解到某人在學術報刊上發表了一些有價值的文章就有可能被聘為教授講師或教授。比如,梁漱冥,沈從文都沒有上過大學。

一個企業或者大學的生存是靠有真實本領的員工或學者支撐的、維係的。
隻有在公有製的企業或者是某個政黨辦的大學,在選擇人才的時候注重的是關係和名不副實的“文憑”。
在私有製企業、在私立大學或在大學脫離了財閥、政黨勢力的情形下,重用的是人的才能。

1936年全國共有專科以上的學校108所,其中,大學42所,獨立學院36所,專科學校32所。共有272個學院,1095個係,在校生41922人。
到1947年,全國高校207所,其中國高74所,省立高校54所,私立高校79所。其中大學55所,獨立學院75所,專科學校77所,在校生155036人,研究生424人,大學生130715人,專科生23897人。

1946年《中華民國憲法》規定:教育科學文化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預算總額的15%;在省不得少於預算總額的25%;在市縣不得少於預算總額的35%。

這是北大、清華、南開三校於民國36年度(1946年)聯合招生的“國文試卷”。
內容如下:
(一)作文:(文言語體不拘,但須分段、加標點。)
作文題目:學校與社會
(二)解釋下列成語意義
1、指日可待
2、變本加厲
3、隔岸觀火
4、息息相關

這就是1946年的國文考試卷,全卷不足50字,那年考生三萬人,錄取一千人。

這裏有一種意識問題,出題者的意圖是:答題者是如何思考的?從什麽角度思考的?沒有限定反而使得答題者的思維更不受約束。思考的空間可以是無限大。這是考察考生的主觀認識能力的試卷。就如“隔岸觀火”這個成語,你可以把它寫成一個幾百字的小論文,也可以三言兩語解釋。而評定試卷優劣的標準也是由判卷的老師的主觀性思維來決定的。

所以這裏麵出現了一個問題:考生答卷沒有限定,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思考認識,評卷老師沒有標準答案,完全靠老師的主觀認識。那麽老師的人格,學術水平,知識體係、結構,評價體係和標準就決定了一個考生是否能被錄取。

現在的大陸考試,恰恰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答案的標準化,思維的限定。表麵看來體現出客觀公正性,其實卻扼殺了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甲午戰爭結束後,日本明治天皇舉行禦前會議,討論是什麽原因日本戰勝了"強大的"大清朝?在戰勝清朝的戰爭中是誰的功勞最大?最後的結論是:小學教師!!
為什麽?因為日本明治維新僅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西歐列強花費了一百多年才完成的普及小學義務教育.

免費義務教育的實施在任何一個國家裏實行都有很大的難度,我並非是要求大陸政府一定要在現在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無論如何教育是關係著民族素質的整體提高.是實現民民族振興的力量源泉和根基.教育的改革不能以國民難以接受巨額學費為代價的.

教育的改革應該是使更多的人不僅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資源,而且能使更多的家庭能夠負擔的起並不能給家庭帶來負擔的大學教育.大學的教育的收費應該有一個能讓大多數家庭負擔起的標準.這個標準應該考慮到大學教育的全部費用占國民收入的多少是合適的、合理的?

在目前我國國民收入剛剛越過1000美金的情況下,國家更應該加大教育的投資比例。

建國初期的"錢"是國家實行的高積累政策的結果,國家的高積累是對全體國民的高稅收.確切點說是對農民的殘酷剝奪換來的.那時的基礎教育和農村的醫療保障,在形式上和內容上基本是成功的,那時的普通人盡管收入不高,但可以享受到基本教育和醫療保障.但是好景不長.


抗戰是一個特殊時期,抗戰固然重要,但是關乎中華民族的教育更為重要!不能因為抗戰而中斷民族的教育!一個民族即使被侵略者占領,我們將來有一天還可以推翻殖民統Zhi,或借助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人民的力量解放.但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如果一旦中斷了,那麽這還是中華民族嗎

鳳凰節目口述曆史

劉敬坤:到大後方去(摘錄)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07/681531.shtml
劉敬坤:到了潢川以後,廣西那個桂係軍隊,他們想把我們編到他的軍隊裏去,結果我們這個校長,我沒接觸,我猜他就發電報到武漢教育部了。當時的教育部長陳立夫就派邵華和方治到安徽,他名義上講去看安徽的學校的情況。他也是安徽人。這就是那個國民黨一個監察委員邵華,他也是這個中學畢業的,後來當國立第8中學校長,我還記得邵華到潢川給我們講話,說“你們都是不足三尺的童子”,他手還比劃,“怎麽能執幹戈以衛社稷,到後方念書去”。

劉敬坤:我們就是跟難民一起走啊,我們到哪,晚上睡的時候,有時候跟難民住在一起。

解說:這是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當時難民遷移的畫麵。在每個難民的胸口,有一個小小的白布條,這就是當時國民政府,給難民去往大後方的“通行證”。

劉敬坤:隻要你自己願意走,到後方去,你到鄉政府裏去講,我幾個人,哪一天走,他就給你一個難民條子,白布的,上麵寫著名字,從那一天起,就發給你一天兩毛錢,規定你一天走60裏路,5天到哪一個難民站。那時山裏有難民站的,他到那憑這個條子,再發給你一個人一塊錢,你幾個人,他就給你幾塊錢,就那樣一直到武漢,這是政府有組織的。

解說:就在如此落後的西南,國民政府設立了22所國立中學。劉敬坤的學校因為是第八個到達西南的中學,在西遷後改名為國立第八中學。

劉敬坤:我們這個國立第八中學規模最大,有11個分校,等於一個省的教育體了。上學全公費,還發衣服、棉被。

解說:劉敬坤說,在抗戰的八年中,他一無所有,穿著草鞋,衣衫破舊,但是他卻受到了非常好的中等教育。

劉敬坤:我們那個初中教物理的,就是牛津的,那個英文教員特別好,他不是跟你講語文,他給你講修辭學,水平特別高,可惜我們當時水平太低。那個教國文的先生是黃侃的學生,這樣好的教員。

解說:根據劉敬坤的回憶,在西遷之前,整個湘西隻有一所很小的中學。而教育係統的西遷,首先促進了西部地區中等教育的發展;同時也使得原本東部地區的教育事業不致中斷,大批青年能夠在戰亂中繼續學業。陳立夫在1938年1月成為國民政府的教育部長。他在任期間,國民政府改寫了“中央向來不直接辦理國立中學”的曆史。國民政府規定,抗戰期間,學生的學雜費一律免收。而且吃飯不要錢,這對於淪陷區來的學生是最大的福音。

劉敬坤:抗戰8年中間,全是公費,如果不是公費,我們能念書嗎?大學繼續招生,而且大學規模都擴大了。你想這個抗戰,抗戰前二十幾年隻有五六萬大學畢業生,那時候一個大學的規模都是很小的,而抗戰一下就出來五六萬、六七萬大學畢業的學生,這是中國很大很大的一筆智力財富。我有時候講抗戰8年,國民黨打仗那個事情我們且不講,國民黨就從這一點來講,不能否定人家。那麽樣一個國家,那麽困難的時候,人家沒有停止辦學。我有個親戚在台灣,他當年來,他說,台灣就靠我們在大陸上去的那些人,他講,我們去的無論如何沒有留在大陸上的人多,可是你們呢,都沒有得到用,這話講得很實在。

曆史上的猶太人為什麽曆經2000多年的磨難而沒有喪失本民族?因為他的文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國家滅亡而中斷.再看看曆史上的那些曾經風雲一時的強大民族:匈奴族,西夏的黨項族,契丹族這些民族呢?

近的可以看看,在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的消息傳到了台灣,在50歲以下的台灣人麵對日本的戰敗有些人竟然"哭"了,為什麽?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裏已經被日本的殖民文化征服了,已經認同了日本的文化.
恐怕沒有人反對大學教育收費的問題,但是如果收費遠遠超出了普通人所能承受的程度時.這就不是一個好的教育製度.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生存載體,喪失文化的民族也就失去了民族的生存的根基.所以當蒙古人征服了西夏王朝後,為了達到徹底征服的這個民族的目的,當時的窩闊台大汗下令銷毀一切與西夏有關的文化,文化銷毀的結果就是這個民族沒有了根基,這樣就徹底征服了這個民族.

猶太人盡管離開了自己的祖國在世界各地漂泊流浪2000餘年,但是這個不屈的民族是靠什麽維係的?是它的源源流長的文化和宗教.在異國他鄉能夠紮根頑強地生存下來.

教育權是一個基本人權,世界大多數國家在發展教育中都遵循美國總統傑費遜的著名理念:衡量教育是否造福於社會主要不是看它造就了多少傑出人物,而是使大多數人能夠享受到必要的教育。

教育的基本作用:應該是使所有的社會成員能夠得到同一個一個起跑線上得到一個平等的機會。

而我國在教育發展的今天卻背離了教育的宗旨。不僅不能使大多數得到一個平等的教育機會,而且也沒有達到大多數的人享受到必要的教育。

從形式上我國的憲法是規定了公民享受教育的權利,但是實際上公民,尤其是農民子弟並不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教育資源對城市的傾斜,已經造成了城鄉教育的巨大差異.即使在同一個城市裏,不同城區的學校也是在分配和占有教育資源方麵不同.

高中教育一方麵強調普及,另一方麵資源的集中於城市,造成了農村教育的極度惡化.而且這種趨勢還在繼續.
一方麵是碩士,博士的膨脹,另一方麵卻是農村失學兒童的增加,呈現出"啞鈴"形狀的基本狀況.由於中國的人口基數大,因此文盲,半文盲的人數也是驚人的.

韓國是如何保證國民教育的機會均等的。
我這裏有韓國是如何普及初中教育和計算機信息教育的。韓國免明確規定費義務教育由偏遠的農村、島嶼開始,逐漸向小城市,再向大城市分步推進。
在普及信息化教育方案中,明確提出“講計算機等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首先普及到農村、漁村、島嶼和偏遠的山區及城市中的低收入地區,提供必要的行政和財政支持,以提高學生接觸信息技術的均等性”。

韓國在推進教育平等化過程中,是如何解決學生擇校問題的?
規定:對不利學校增加教育撥款、大力改造教學條件;實行教師每四年流動一次,確保學校師資水平的均衡;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分,各學區由計算機隨機決定就讀的學校

韓國雖然是小國,但是中韓兩國在現代化的教育發展中有著極其相似的背景和經曆.都是在基礎教育落後、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地區性差異大、教育結構不合理。所以,盡管韓國是個小國,但它的教育的改革發展之路仍然對中國的教育改革有許多可供借鑒之處。

抗戰爆發後,大約有十多萬的中學生湧入到了大後方,這麽多的學生的教育怎麽辦? 當時國民政府是不辦中學的,中學教育都是由地方政府所辦,但是麵對這些到來的中學生,當時的教育部長陳立夫十分焦急,在抗戰最艱難的時刻,一切都為了抗戰,“錢”從何來?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向政府借錢。這就是後來的“助學貸金”,而那些拿到政府“貸金”的十幾萬的學生從此可以繼續接受教育。如果沒有這個重大舉措,那麽這些學生的教育根本是無法想象的,在這些學生畢業後,他們的畢業證的背後都蓋上了“借款”多上的字樣,然而實際上這些學生幾乎都沒有還款,政府並沒有追究這些人的行為,即使後來有些學生還了“貸金”,但是由於抗戰後的通貨膨脹,那些還款等於沒還。

中央大學的畜牧係在西遷的過程中,把一些從國外引進的優良品種的家畜,以一配對,猶如《聖經》描述的“若亞方舟”,不得不忍痛割愛,拋棄一些家畜,但是當時擔任畜牧管理員的王酋京不死心,就在南京陷落4天前,他把這些家畜帶上,帶著這支奇異的家畜隊伍,一路趕,走了一年多的時間到了重慶。
半個多世紀的已經過去了,在抗戰的艱苦歲月中,國民政府在苦苦撐著,沒有忘記教育,沒有中斷教育。這是多麽可貴啊!

民國18年到25年(1929年-1936年),學齡前的兒童就學率從17,1%上升到43,4%,當時的大學生的比例是1:16000;中學生的比例是1:4407;小學生的比例是1:60。
在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在大後方共創辦了34所國立中學,23所簡易師範學校,43所國立職業學校。
抗戰過程中,中學生的總人數不但沒有因為戰爭而較少,反而有所增加。

抗戰初期,當時的國民政府所麵臨的財政艱難是無法想象的。戰前國民政府的主要收入(超過50%)是海關的稅收,且那時國民政府不收“個人所得稅”,戰爭爆發後,隨著各主要城市和港口的被相繼占領,海關的收入已經被切斷了,而一些大的企業和工廠有的被炸、有的被占領、有的內遷這樣又失去了很大一筆的財政收入。

戰爭爆發後的國民政府財政收入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在減少的情況下,政府的開支因戰爭的需要增加了將近十倍。前方有大約300萬的士兵在作戰、後方大約有1100萬的壯丁的後備軍在訓練、來到大後方的十幾萬的教師和學生要安頓,這種情況下,國民政府為每名教授的定的工資為每月120快大洋、中學教師每月80塊大洋,另外還有大量的公務員的薪水,最難能可貴的是:抗戰八年十幾萬的大中學生的學費、食宿和雜費全免。這是在什麽樣的艱苦情況下,八年的時間一個政府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

蔣介石公在抗戰爆發後講:戰時要當平時看,平時要當戰時看。我們因為過去不能把平時當成戰時看,所以,現在許多人不能把戰時當成平時看。從此國民政府確定了一麵抗戰、一麵辦教育的救國方針。
當時的國力為艱,政府並沒有因此放棄核中斷教育,同時也為校園學術自由留下了一個自由的空間。戰火並沒有徹底摧毀我們的民族教育事業,相反國民政府的戰士教育方針使之發展成了桃李滿天下。

當年,反法聯軍圍攻巴黎時,法蘭西大學的學生請求上戰場,結果遭到了拿破侖的拒絕。為什麽?因為即使法蘭西帝國滅亡了,但是法蘭西的文化教育沒有滅亡,法蘭西民族的精神不能滅亡,法蘭西的重新崛起靠的是就是他們這些傳承文化的青年。

當年,據說日本在即將戰敗的情勢下,也有一些大學生要求上戰場,但是最後也同樣遭到了軍部的拒絕。我絕非為日本的侵略行為進行辯護。

但是無論是法國還是日本他們的國家領導至少知道:決不能因為吃雞蛋而把老母雞都賠上。
我們這一代沒有比上日本,但是我們的下一代一定能夠戰勝日本。戰勝自己的對手靠什麽?靠的就是--教育!

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同時號召那些熱血青年奔向大後方,國民政府是在努力地辦教育為抗戰救國培養人才、儲備人才,為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不能就此中斷,但是反觀中共號召青年去延安是為了革命,是為了培養革命的力量、是為了革命而儲備力量,是為了最終打敗國民政府積蓄力量。所以最後國民政府敗在了中共的手裏也就不足奇怪了。

一方麵為了吃雞蛋不惜殺掉老母雞;而另一方的做法恰恰相反。

還是談談日本人的教育。
在日本侵華期間,為了達到永久占領中國的罪惡目的。日本從國內征召大量的移民組織成開拓團,這些移民來到中國後,移民團開始做兩件事:辦醫院(有的地方隻是小衛生所,隻有一兩個醫務人員)和學校。不管是有多少的移民兒童隻要是學齡的,一定要讓這些兒童接受到教育。

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日本的移民和遺孤紛紛從各地準備返回日本,在華北聚集起來的遺孤、移民在戰後的中國如此混亂的政局下,暫時回國無望,於是在這些移民團中有人出來開始組織有文化的人為那些正在學齡中的遺孤繼續傳授教育,決不能因為戰時的混亂而終止兒童的教育。

在戰後,日本所遭受的戰爭創傷並不比我們小。戰後的50年代日本的國民收入基本上與我國相差不多。而這時的日本的中小學教育不僅是免費的,而且學生的中午飯還是免費的。這樣艱苦的情況下,日本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終於迎來了經濟的複蘇和發展。
現在我們與日本的教育差距之大,可以說就是那時日本注重教育的結果。

記得1949年以後,張伯苓老先生準備參加他一手創辦起來的南開中學校慶,清晨他穿著一新整裝待發,高興地對他的兒子說:快,開車,我要去參加校慶。然而他的兒子眼含著淚無法答應他的要求,為什麽? 因為南開的新校長根本就沒有邀請這個創辦者來參加。欲哭無淚的張伯苓無奈地、黯然神傷地退回到屋內。
張伯苓老先生為了響應“***”的號召,毅然決然地留在了大陸,把他一手創辦起來的、中國最成功的私立大中學交給了“***”。但是從此他就失去了他心愛的事業。他竟然連參加校慶的權利都沒有給,也不能隨意去看望他的學校。
在後來發生的事更讓人痛心。周恩來發話說:張伯苓是對中國人民有罪的

沒有幾年,一代教育大師張伯苓就在痛心和哀婉之中離開了人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清揚婉兮 回複 悄悄話 到你這裏補習曆史~夠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