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學園

起步難,難於上青天!莫興歎,初學有樂園!
正文

可否這樣解決[活動]

(2007-04-27 23:36:08) 下一個
可否這樣解決[活動]

By 冬永
2007/04/27

對任何知識體係進行研究都離不開“探源”和“適用”兩個方麵。猞猁猻等詩友關於中國詩和新詩的狹義劃分就是屬於“探源”的範疇,即中國詩是指風格源於中國本土的詩,新詩是指風格源於西方的詩,這在邏輯上找不出什麽大問題。問題在於“中國詩”和“新詩”字麵上概念的外延過大,如果不從字麵上明確加以限製,很容易引起誤解。從這個意義上講,書生等詩友的感受和不解也並不過分。

“這麽多人,包括我,讀古詩長大,對西方的詩歌沒有任何感知,寫的東西居然成了其中一個支流,這個怎麽都說不過去”,這個感受很典型。其實這也沒有什麽說不過去的,因為我們學習新詩時隻注重了他的“適用”性,而沒有追究其風格源於何處。這是對其適用性的潛移默化的感知和對其溯源性的無意中的忽略。這種很正常的感受從另一個方麵也說明了在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中,文化融合的趨勢甚至表現為一種無意識和難以抗拒。而這種融合可能是精華的,比如那些很好的現代新詩;也可能是糟粕的,比如那些失去了詩的一般特性的東西。究竟這種融合最後會形成什麽東西,那恐怕要等我們成為古人的時候由後人來評說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根據需要取而用之,並且爭取用得更好罷了。

我們不妨按照猞猁猻等詩友的邏輯和書生等詩友的感受,以不易產生誤解為原則把文字調整一下。

中國詩可分為中國古典詩和中國新詩。

中國古典詩,即嚴格按照中國古典音、韻、律和語言特色而作的詩。

中國新詩,包括中國古典風格的新詩(或中國新古典詩)和中國現代新詩。

古典風格的新詩顧名思義就是在古典風格基礎上,以今天的音、韻和語言特色而作的詩,包括古典風格的格律詩詞和古典風格的自由體等(比如新詞);現代新詩則可以通指風格源於西方的新詩。再細分就不是本文所要表達的了。


不知這樣是否把問題說清楚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