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洋

紅日初升,我們昂首海天,萬千心事飄落海的中央......相望於大洋,時代予我僅僅幾十年,我行走的軌跡在永恒中隻是一瞬。
個人資料
正文

ZT 詩詞的平仄和押韻

(2006-07-25 18:32:08) 下一個

[ 發表 : ☆ 絳珠草 ☆ ]

 

什麽叫平仄?古代字的讀音分平(又分陽平陰平)上去入,其中上去入聲都為仄聲。按現在讀音:媽-陰平;麻-陽平;馬-上聲;罵-去聲;至於入聲,可以擱置一邊,碰到再解釋。

律詩平仄格式的訣竅!五言和七言律詩都有四種平仄格式。

平仄對立(一句/二句)
平仄相粘(二句/三句)
平仄對立(三句/四句)

平仄對立(五句/六句)
平仄相粘(六句/七句)
平仄對立(七句/八句)

首先我們要記住五律的四種平仄句型共二十個字;然後注意是平起式(第一個字是平聲)還是仄起式(第一個字是仄聲)。
五律的四種平仄句型是: (平聲字皆入韻,仄聲不入韻)

平平平仄仄(甲)
 仄仄仄平平(乙)
 仄仄平平(丙)
 平平仄仄(丁)

五律的四種格式,都是這四種句型的組合變化,而變化的關鍵是要看是平起還是仄起。
平起式和仄起式都分別有首句不入韻和首句入韻兩種。
它們的組合如下:
A :首句不入韻的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甲) 青山橫北郭,
仄仄仄平平(乙) 白水繞東城。
仄仄平平仄(丙) 此地一為別,
平平仄仄平(丁) 孤蓬萬裏征。
平平平仄仄(甲) 浮雲遊子意,
仄仄仄平平(乙) 落日故人情。
仄仄平平仄(丙) 揮手自茲去,
平平仄仄平(丁) 蕭蕭班馬鳴。
-- 李白《送友人》
這種格式隻是把甲乙丙丁四種句型依次排列,最容易記憶。
例詩全是正格,無變通之處。這是五律的基本格式。

B :首句入韻的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丁) 淒涼寶劍篇,
仄仄仄平平(乙) 羈泊欲窮年。
仄仄平平仄(丙) 黃葉仍風雨,
平平仄仄平(丁) 青樓自管弦。
平平平仄仄(甲) 新知遭薄俗,
仄仄仄平平(乙) 舊好隔良緣。
仄仄平平仄(丙) 心斷新豐酒,
平平仄仄平(丁) 銷愁鬥幾千。
-- 李商隱《風雨》
這種格式由於收句入韻,末字便必須是平聲字,這隻要把上麵的 A 式略加變化,即將第一句(甲)換成(丁),其餘仍同 A 式。
例詩也是無變通的正格。

C :首句不入韻的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丙) 細草微風岸,
平平仄仄平(丁) 危檣獨夜舟。
平平平仄仄(甲) 星垂平野闊,
仄仄仄平平(乙) 月湧大江流。
仄仄平平仄(丙) 名豈文章著,
平平仄仄平(丁) 官因老病休。
平平平仄仄(甲) 飄飄何所似,
仄仄仄平平(乙) 天地一沙鷗。
-- 杜甫《旅夜書懷》
這種格式由於首句是仄起仄收,所以首句隻能是基本句型的(丙),全詩的排列應是丙丁甲乙依次排列。
例詩隻是第八句第一字用了平聲,但這第一字是平仄允許變通的,不是出律。

D :首句入韻的仄起式
仄仄仄平平(乙) 天質自森森,
平平仄仄平(丁) 孤高幾百尋。
平平平仄仄(甲) 淩霄不屈己,
仄仄仄平平(乙) 得地本虛心。
仄仄平平仄(丙) 歲老根彌壯,
平平仄仄平(丁) 陽驕葉更陰。
平平平仄仄(甲) 明時思解慍,
仄仄仄平平(乙) 願斫五弦琴。
-- 王安石《孤桐》
這種格式由於首句是仄起平收,所以隻能用(乙)型,也就是 C 式首句(丙)換成(乙)。
例詩七句都是正格,第三句正格為平平平仄仄, 王安石的這一句是平平仄平仄,這是允許的變通,不是出律。

從以上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我們可以看出它們是四種句型的不同組合,隻要知道第一句是平起或仄起,是平收或仄收,那麽就可以把它們組合起來,因為平起仄收、平起平收、仄起仄收、仄起平收,都隻有一種舉行,除了把這個句型放在前麵,別無選擇。
四種句型其實是兩對,上下句平仄相對。
凡首句不入韻的律詩,知道上句就可以寫出下句,知道這一聯,就能寫出下一聯,把兩聯重複一遍,就是一首律詩。
如果首句入韻,不過把首句和最末句相同,其他不變。
以上介紹的是五言律詩的平仄格式。

七言律詩的平仄格式 隻是在五律每句前麵加兩個字,就成為七言。
加的時候看五律的句型前麵兩個字是平聲還是仄聲
“ 平平 ” 前麵加 “ 仄仄 ” , “ 仄仄 ” 前麵加 “ 平平 ” ,這是極容易掌握的 。
A :首句入韻的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昨夜星辰昨夜風,
平平仄仄仄平平 畫樓西畔桂堂東。
平平仄仄平平仄 身無彩鳳雙飛翼,
仄仄平平仄仄平 心有靈犀一點通。
仄仄平平平仄仄 隔座送鉤春酒暖,
平平仄仄仄平平 分曹射覆蠟燈紅。
平平仄仄平平仄 嗟餘聽鼓應官去,
仄仄平平仄仄平 走馬蘭台類轉蓬。
-- 李商隱《無題》

B :首句不入韻的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劍外忽傳收薊北,
平平仄仄仄平平 初聞涕淚滿衣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卻看妻子愁何在,
仄仄平平仄仄平 漫卷詩書喜欲狂。
仄仄平平平仄仄 白日放歌須縱酒,
平平仄仄仄平平 青春作伴好還鄉。
平平仄仄平平仄 即從巴峽穿巫峽,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便下襄陽向洛陽。
--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C :首句入韻的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蓬門未識綺羅香,
仄仄平平仄仄平 擬托良媒益自傷。
仄仄平平平仄仄 誰愛風流高格調,
平平仄仄仄平平 共憐時世儉梳妝。
平平仄仄平平仄 敢將十指誇針巧,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把雙眉鬥畫長。
仄仄平平平仄仄 苦恨年年壓金線,
平平仄仄仄平平 為他人作嫁衣裳。
-- 秦韜玉《貧女》

D :首句不入韻的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西山白雪三奇戍,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南浦清江萬裏橋。
仄仄平平平仄仄 海內風塵諸弟隔,
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涯涕淚一身遙。
平平仄仄平平仄 唯將遲暮供多病,
仄仄平平仄仄平 未有涓埃答聖朝。
仄仄平平平仄仄 跨馬出郊時極目,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堪人事日蕭條。
-- 杜甫《野望》

我們隻要把五律、七律的平仄格式仔細看幾遍,不難看出它們變化的規律來。抓住規律就好記了。

五言絕句


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平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仄起首句入韻

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故國三千裏   深宮二十
一聲何滿子   雙淚落君

鳴箏金栗柱   素手玉房
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

花明倚陌   柳拂禦溝
為報遼陽客   流光不待

北鬥七星   哥舒夜帶
至今窺牧馬   不敢過臨


七言絕句


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仄起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裏

蕭娘臉薄難勝淚   桃葉眉長易覺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無賴是揚

葡萄美酒夜光   欲飲琵琶馬上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

昨夜風開露井   未央前殿月輪
平陽歌舞新際寵   簾外春寒賜錦


五言律詩


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平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仄起首句入韻

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客路青山下   行舟綠水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裏
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

淒涼寶劍   羈泊欲窮
黃葉仍風雨   青樓自管
新知遭薄俗   舊好隔良
心斷新豐酒   消愁又幾

獨有宦遊   偏驚物候
雲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
淑氣催黃鳥   晴光轉綠
忽聞歌古調   歸思欲沾


七言律詩


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仄起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歲暮陰陽催短景   天涯霜雪霽寒
五更鼓角聲悲壯   三峽星河影動
野哭千家聞戰伐   夷歌幾處起漁
臥龍躍馬終黃土   人事音書漫寂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萬裏
海內風塵諸弟隔   天涯涕淚一身
惟將遲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答聖
跨馬出郊時極目   不堪人事日蕭

雲開遠見漢陽   猶是孤帆一日
估客晝眠知浪靜   舟人夜語覺潮
三湘愁鬢逢秋色   萬裏歸心對月
舊業已隨征戰盡   更堪江上鼓鼙

錦瑟無端五十   一弦一柱思華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
此情可待成追憶   隻是當時已惘



《下麵是百度中關於宋詞初學者的平仄押韻要求》

如果你是初學寫宋詞,要注意以下兩個要點:
1、同一詞牌的字數要一樣,因為宋詞是譜曲可以歌唱的。
2、注意平仄押韻。
3、宋詞的平仄要求比唐詩寬泛,對偶數2-4-6要求比奇數1-3-5嚴。
較下一首詞就明白了:
望江南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谘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另外你問的宋詞的基本平仄格式如下:
● 一字句的平仄
(1)多是虛字,如:“難”、“故”、“但”、“正”、“又”、“漸”、 “更”、“甚”、“乍”、“尚”“況”、“且”、“方”、“縱”等。動詞也有:“把”、“向”、“指”、“對”、“望”、“著”、 “看”、“念”、“歎”、“標”、“料”、“想”、“悵”、“恨”、 “怕”、“問”等。
(2)多是仄聲,且多是去聲

● 二字平仄
(1)平仄或(第一字平,第二字仄)
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平平式
如:“年年.如社燕,飄流泊翰海,來寄修椽。”

● 三字句平仄
(1)平平仄
如:“吹涼葉。”“人如削”、“憑閑久”
(2)平仄仄
如:“佳麗地,南朝盛事準現?”“天且住”。
(3)仄平平
如:“鬢微霜”“玉川迷,路東西。”
(4)仄仄仄
如“似夢裏,淚淚滴”
(5)仄平仄
如“漢江側,月弄仙人佩聲”

● 四字句的平仄
(1)平平仄仄 如:雲南歸雁、樓西飛
仄仄平平 如:樓鎖輕煙、木落霜州
(2)仄平平仄——最普遍、常見(第三字必平)
如:漢家陵闕、江山如畫天南遊客
(3)平仄平仄——也是常見的
如:遺蹤何在、人在何處?枝上同宿
(4)平平仄平——也是常見的
如:從今又添、雲窗靜掩

● 五字句平仄
(1)五字律句平仄 即五言律詩平仄
仄仄平平仄 如:垂楊係馬,此地曾經別
平平仄仄平 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平平平仄仄 如:玉階空佇立
仄仄仄平平 如:獨自莫憑闌
(2)五字拗句的常見現象
平仄仄平仄 如:明月幾時有……起舞弄清影
仄平平仄平 如:有人樓上愁 露華濃濕衣
仄平平平仄 如:有深深良願 望秦關何處

● 六字句平仄
(1)仄仄平平仄仄 如:莫厭悲歌笑語 我欲乘風歸去
(2)平平仄仄平平 如:臨分敗筆題詩 傷心千裏江南
(3)仄仄仄平平仄 如:晚雨未摧宮樹 轉使客情如醉
(4)六字句常見的兩種拗句
仄平平仄平仄 如:晚來無限蕭瑟 一時多少豪傑
平平仄仄平仄 如:西風萬裏無限 關河夢斷何處

● 七字句平仄
(1)與七言律詩
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平林默默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斷續寒颭斷續風,縱使古條似舊垂
仄仄平平平仄仄 如:楚客欲嗬瑤瑟怨,那上少年今在否
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岸花零落鷓鴣啼,小窗和雨夢梨花
仄仄平平仄平仄(特殊格式)點點波間冷雲照
(2)不合平仄常規的拗句
仄平仄仄仄仄仄 如:酒旗息鼓甚處市
仄平平仄仄平仄 如:露螢清夜照書卷

● 八字句平仄
(1)一字和七字句組合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如:度|綺燕流螢鬥雙語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2)二字句和六字句組合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如:應是|良辰美景虛設
(3)三字句和五字句組合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 如:芳草郊|燈明閑淩濘

● 九字句平仄
(1)三、六字句式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如: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如: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
(2)六、三句式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3)四、五句式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如:惟有林前|銀炷照啼痕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如:野渡再橫|楊柳得蔭濃

● 十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最好是|一川應月光流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歌舞地|清天滿目成秋苑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如: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 十一字句平仄(最長的)
(1)六、五句式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如:何人為寫悲壯|吹角鼓城樓搜索
(2)四、七句式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如: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