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源湛寂

伏以真源湛寂,覺海澄清,絕名相之端,無能所之跡,最初不覺,忽起動心,成業識之由, 為覺明之咎。
正文

關於發菩提心

(2012-06-04 12:58:03) 下一個
行者需要麵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是: 發菩提心

通過交流, 我發現和一些網友對於發菩提心這個問題不一致的認知。 今天抽出點時間, 把自己的理解分享給大家。

首先, 發菩提心是持續的“心行”, 不是某一時刻的願望。

還是舉兩個個例子來說明這點。

一個廣州的驢友(行者)要去北京 (成佛, 度眾生)。
當他做這個決定的時候, 我們可以說, 他有了一個前進的目標(菩提心)。
於是, 他上路了。 一路上各種風光都不錯。 為了到達北京, 此驢友邊走邊打工 (行眾善, 備資糧), 最後終於達到北京(成佛)。

另一個廣州的驢友(行者)要去北京 (成佛, 度眾生)此驢友在出行之時, 召開一個記者大會, 當眾宣告自己的願望, 並誓言要不到北京不罷休。 我們也可以說, 他有了一個前進的目標(菩提心)。
於是, 他上路了。 一路上各種風光都不錯。 為了到達北京, 此驢友邊走邊打工 (行眾善, 備資糧)。 後來, 他發現, 打工可以賺到不少錢, 於是, 他幹脆留在了中途的某一個城市, 定居下來, 幸福地生活下去了。(忘失菩提心

回到我們的問題。 發菩提心是持續的“心行“。
祂不是某一時刻的誓言, 儀式或者願望。 是伴隨著行者此生解脫路上的影子。
這裏要故意買一個關子:嚴格說, 行者在初學時, 是發不出菩提的。 他隻能發出菩提心願。

因為一他不知道如何能真正發”菩提心“。 假如你去問和尚, 人家會鼓勵你說, 沒錯, 沒錯,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就是發菩提心了。

行者, 請問問自己, 你自己的心在哪裏? 以行者自己當下的修證, 能否找到自己的“心”, 並使之起作用? 那位說了, 既然你把發菩提心說的這麽難, 我們又如何能發出菩提心呢?

我們回顧上麵的例子, 就應該知道在何處下手了。 對於我們初學的行者, 我們需要很清醒地記住一點, 自己的目的是要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嗬嗬, 又繞回去了。 這不是廢話嗎?!

其實, 答案已經隱在上麵的例子裏。 行者在修行中, 要以成佛, 度眾生為目標。 而具體到下手處就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考驗來了, 你的念頭警覺起來, 我要成佛, 我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等什麽時候, 行者已經變成自然而然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恭喜您, 您已經真正開始發菩提心了。

修出神通, 賺錢去了, 對不起, 行者“忘失菩提心”, -- 這就是例子中的半途而廢的行者。
俞敏洪先生就是“忘失菩提心”。 本來要去美國留學(往生淨土), 結果發現辦公司很賺錢, 幹脆搞一個什麽集團的幹活。開一個玩笑。 但是, 有一點是肯定的, 俞敏洪先生是有過要去美國留學的想法(菩提心願)的。

對於淨土行者, 以成佛, 度眾生為目的, 求往生極樂世界, 就是發菩提心願。
在這個念下, 唸佛號, 念佛, 求生極樂, 乃一念佛號暗含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一次完成。

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乃我佛無上神咒, 無上秘法也! 行者不可不查!

所以, 發菩提心, 是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結合。

有願無行和有行無(忘)願
都是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祝願大家修行進步!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有興趣到我的群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