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旬老人收藏華文報刊三十載

(2006-06-26 14:42:45) 下一個


(星島日報記者傅煜東報道)倘若翻開一張張泛黃的老報紙,你會想起什麽?如果有機會讓你一睹陳年往事,又會產生怎麽樣的感想?年過6旬的黎振環老人收藏的巴黎華文老報紙,已遠遠超出了藏品本身的升值價值,更是對歲月的珍藏,對曆史的銘記。

二十年發展 三十份報刊

在黎振環老人狹小的書房裏,老人小心翼翼地打開一個深藍色的布袋,裏麵紙頁微黃、樣式各異的中文報刊讓人出乎所料。從1983年1月1日《歐洲時報》的創刊號到幾乎不被人所知的《遠東半月刊》;從巴黎最早的華僑俱樂部創辦的《旅法華聲》到宗教報紙《真佛報》。80年代以來出現的巴黎華文報刊的創刊號,在這裏幾乎都可找到。黎振環先生曾經是柬埔寨華文報紙的老報人,30年前來到法國後既投入到當地華人社會工作當中,是《歐洲時報》的創辦人之一、也幫助多家華人社團編撰會刊,如〈〈法國潮汛〉〉、〈〈富善〉〉雜誌等,是此間華埠備受尊敬的老人。由於工作關係和對報刊的興趣,老人自然而然地養成了收集巴黎華文報刊的習慣,日積月累,蔚然壯觀。
這些收藏大致分為兩類:綜合報刊和華人社團刊物。黎振環說,從1980年代開始,華文報刊出現“百花齊放”的大發展局麵。20年來,各種報刊曾出不窮、大大小小有30家之多,如今有的已經成為當今巴黎華人社會的主流媒體,有的則“曇花一現”、了無音訊。透過它們的內容,我們可以了解到早期海外移民生存發展的過程,華社領袖的服務思想,以及早期移民的艱苦作業等,是研究海外華人社會的第一手資料。如華人社團刊物,就反映了海外華人社團雖然有地緣、血緣與業緣的分別,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時出版紀念刊,以記錄周年慶典與各種活動。這些紀念刊一般都是圖文並茂,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資料性。對於海外華人史的研究,具有特殊的參考價值。

一種現象 一個目標

打開1983年元旦出版的《歐洲時報》創刊號,頭條消息是《蘇黨主席盼望舉行美蘇兩國高峰會議》,采用繁體直排版式,對比今天簡體橫排的《歐洲時報》,一種曆史的滄桑感不禁油然而生。在黎振環的收藏裏,90年代新移民到來之前,華文報刊幾乎都是繁體字、直排、左行文,語言半文半白。伴隨著中國大陸移民的增加,出現了與老僑報風格迥異的、形式上更加“大陸化”的報紙。其特點是橫排,右行文,語言簡潔、直白。這種華文媒體相異性的降低,反映了過去因地域分割而形成的“港台”、“大陸”的概念逐漸淡化,代之而起的是海外中國人(華人)的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華社會、華文報刊及其讀者群體的融合的現象。
1988年7月7日的《華人報》在其《創刊獻詞》中寫道,“每一家報社的誕生,都帶著自己的目標。華人報也不例外。她希望成為歐洲華人的喉舌,作為他們傾吐心聲的場所;她希望成為華人的學校,傳承民族文化;她希望成為華人觀察社會的窗口,了解居住國的信息;她希望成為聯係華人的紐帶,團結族群,發展經濟。”這份28版的中文半月刊,如今早已在華埠消失,可她的這番話仍是現在各種華文媒體的目標。今天當你看到巴黎13區大街上一個溫州華人和一個廣東華人在用普通話交流的時候;一群華人孩子用不熟練的中文朗朗誦讀的時候,不要忘記這些存在的和曾經存在的華文報刊功不可沒。

民間辦報步履維艱
 過去20年來,旅居法國的華裔人數不斷增加。據民間機構統計,巴黎就有60多萬華人,其中大多華人在家裏講華文,法文水平有限。正是因為這個龐大的讀者群,華文媒體才如雨後春筍般地發展了起來。
相對於辦電台、電視台來說,在海外辦報要容易得多。許多華人都是先建立自己的社團,再辦一張給社團成員看的報紙,如《廣肇僑訊》、《互助之聲》、《法國潮汛》等。80年代末開始,隨著來法華人的增多,一些民間報紙也應運而生。他們大多無財團、黨派背景,主要依靠廣告“維生”,內容風格各異、質量參差不齊。這類報紙大多辦得快,關得也快。一些報紙,如《法華報》、《華商報》 ,雖然質量相對較好,但由於實力有限,讀者群的形成又需要一個過程,目前仍很難成為華裔群體的主流媒體。
辦媒體需要專業人才,但華人媒體往往受經費限製,不可能以較高的薪酬雇到專業的新聞工作者。有許多報紙都是一人身兼多職,既當記者,又當編輯,還要拉廣告。許多采編人員根本沒有做過媒體工作,拚版、編輯、美工和印刷還都相當粗糙。“一人報紙”、“家庭報紙”,“單槍匹馬”辦報紙的狀況比比皆是,其間的辛酸又有誰知道。《華人報》在其創刊時說“我們將接受現實生活的嚴峻考驗,我們的道路絕對不會象香榭麗舍大街那樣平坦……”。
30年過去了,作為華埠曆史的見證人、一個老報人,黎振環說,華文報刊生生死死、起起落落,不論它們出於什麽樣辦報的動機、存在了多長時間,它們都向世人表明,華人社會不是文化沙漠。它們的精神值得欽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