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明月

麵向海內外華人征稿薦稿、招商引資。 歡迎光臨他鄉明月:http://www.usmingyue.com 藍月沙龍:http://www.usmingyue.com/bbs
正文

伍石:猴年馬月神州行

(2004-12-10 12:34:11) 下一個

2004年是陰曆猴年,這年6月恰逢馬月;中國人習慣將那些遙遠而渴望不可及的事情形容為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如今我終於等到了並實現了一些“小夢想”於猴年馬月前後左右。。。。。。

 

(一)從三亞到杭州

 

去三亞過元旦是我多年的夢想。200411日我抵達三亞,在那裏度過了18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冬日的三亞是黃金般的季節,氣溫22度左右。我住的那個度假村遠離三亞市中心,周邊比較原始,除了沙灘與大海,椰林中的魚村,“黑美人”品種的西瓜,使我能吃到漁民剛剛打上來的鮮魚,嚐到剛從瓜地采摘的西瓜,一派田園風光般的生活,令人爽快無比!

三亞有些旅遊景點,南山寺 最好,投資十多億的園林,世界一流!亞龍灣鹿回頭 天涯海角 等,已充滿了商業味道,興趣缺缺。而位於陵水縣的“南霸天”的舊居,到是令人頗有興致。《紅色娘子軍》的傳奇給一代人太深的印象。我去之前當地人告訴我,不要說南霸天,老百姓聽了會不高興,應該叫陳財主,據說他對百姓不錯,曆史上卻有其人,《紅色娘子軍》采用了陳財主人物原形。我到了陵水縣城後,一路問陳才主在哪?終於在一個胡同中找到了。兩層小樓及前後院保留完好,現居住著人家,沒有對外開放。一位老者熱情地為我介紹了南霸天的曆史,可惜當地口音太重,我一句聽不懂。後又去了當年陵水縣蘇維埃政權舊址,門鎖著,因為沒有遊人來,僅我這個“老軍人”還沒忘本,在“政權”門前留影紀念。

今天的三亞,是一片無汙染的淨土和海洋,除春節遊客高峰期外,更多的北方老人選擇了去三亞過冬,如同北歐的老人去西班牙、塞甫路斯過冬一樣,在那裏享受人生、享受陽光!

六月正是馬月,去杭州,我此行重點是參觀劉莊——現名西湖國賓館,當年毛澤東主席在此隻是賞雪、讀書加跳舞,而很少住,他說太奢侈,而多宿汪莊。今天的劉莊已半開放,任何人隻要付8萬元一夜的總統套房費用也可入住。國賓館坐落在西湖湖畔,園林中的小樓,草坪中的竹子長廊和綠樹蔭蔭的丁家山,構成了一幅美麗而舒適的自然景色。刻有“毛澤東賞雪處”的石碑在西湖邊豎立,站在此處望西湖,這邊風景獨好!丁家山上有一小亭,刻著“毛澤東讀書處”,坐在此山亭上讀書,惜秦皇漢武略疏文采。一號樓曾是毛澤東居住和跳舞的地方,我們走入樓內想看看“故居”,經理說已改為總統套房,禁止參觀。這座樓內部已進行了大裝修,舞廳改為會議室。經理同意我們參觀了那間昔日的舞廳,雖已麵貌全非,但“音樂舞蹈”意境尚在。

 

(二)南京古都新貌

 

我第一次去南京是1961年,年歲太小,隻記得過江要上渡船。文革期間南京長江大橋建成,在全國上映的記錄片“南京長江大橋”插曲“橋工想念毛主席”被江清批判,說旋律象蘇聯歌曲“列寧山”,那是1969年,我正在北京師大二附中上學,音樂老師很嚴肅地傳達了江清同誌指示。原歌歌詞是:

長江水啊水流長,

激浪滾滾向東方;

橋工想念毛主席,

就向葵花向太陽

這首歌曲作曲者是張殿英,被批像“列寧山”後由樊祖蔭重譜,無論歌詞和曲調,更充滿了革命激情;

巍巍鍾山迎朝陽,

萬裏長江添新裝;

  毛主席親手繪藍圖,

  工人階級把奇跡創。

    自力更生,奮發圖強,

   反帝反修鬥誌昂揚

在猴年馬月,我站在南京長江大橋上,望著滾滾長江和橋頭上“三麵紅旗”以及“工人階級雕像”,使人感到逝去的時光和今天滾滾紅塵交織在一起。。。。。。

明孝陵,朱元璋葬於此,幾百年來未被盜墓,至今也未被挖掘,神秘而壯觀的陵園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保護行列。

偶然路過南京軍區前司令員許世友舊居,院內正在“開發”,大興土木。

上中山陵方知孫中山確葬陵下;進總統府才見蔣介石辦公室,出乎意料地小;而梅園新村周恩來及中共代表團舊居就更顯得“憋屈”,加上鄰居有國民黨特務機關監視窗口,梅園與不遠處的總統府大園林院相比,中共代表團與南京政府談判的那種忍辱負重之感在身臨其境後猶感深刻!1976年周恩來去世後,一曲“我愛梅園的梅”傳遍大江南北。而蔣介石遷往台灣後,總統府大樓的“山”字形,又再現台北,不同的是南京總統府大院內的太平天國舊址孫中山舊居旁的園林及行政院小院和馬夫及軍樂隊的下房等,是不可能重現台北了。

逛夫子廟,秦淮文化氣息撲麵而來,桃花扇、李湘君熟悉的名字,陌生的曆史,陪同我的武老師為我講解後才方知一二。而更遙遠王謝舊址早在千年前就不複存在了,唐代劉禹錫的詩更是滄桑: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平常百姓家。

江南貢院,非常有名,除了江南眾多名秀才狀元從這裏走出,還有李鴻章這樣影響中國近代史的政治人物。不禁令人想起毛澤東所講過的:我黨的高級幹部都是南方人,中級幹部多為北方人。南方人細膩聰慧,重視細節,以小見大,而南京更不愧“十代名都融古今文化,三吳勝地聚南北俊才”。

 

(三)從徐州到微山

 

從南京到徐州,乘火車三小時即到。徐州又稱彭城,曆史上就有“自古彭城列九州,龍爭虎鬥幾千秋”之說。這裏是漢高祖劉邦起家之地,西漢建立,分封諸王,劉邦將徐州周圍36縣劃為楚國,分給他弟弟劉交,以後延續了12代楚王,都葬在環繞徐州的群山之中。1984——1994年先後被發現挖掘出的西漢楚王陵和漢兵馬俑,距今已有2100餘年曆史!古墓以山為陵,穿石為藏,墓室直接開鑿於山體之中,深入山腹達百米,規模龐大,令人歎為觀止,為徐州楚風漢韻宏大深厚的千年曆史所震撼!

時光到了20世紀40年代,國共兩軍在徐州方圓幾百公裏的土地上進行大決戰。如今戰火已散去半個多世紀,新鍵的淮海戰役紀念館內刻有在戰役中犧牲戰士的名單,我走近細細地看,注意到他們大都出生於1918——1926年。講解員特別介紹了戰役中的一位國民黨將軍,他的兒子是如今海峽兩岸百姓所熟悉的影星秦漢,他父親姓徐,秦漢是藝名。

徐州這10年發展很快,城市裏到處是新興的大樓和賓館飯店,作為全國鐵路大樞紐,徐州正顯現出愈來愈重要的地位。

從徐州到山東省境內的微山湖很近。電影《鐵道遊擊隊》中的插曲唱到: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我到微山湖的夢想也在猴年馬月中實現。村民劃船帶我駛向湖中,發現微山湖真大,湖水清蘆葦長,據說9月荷花開,更是水花紅綠美不勝收。京杭大運河穿過微山湖,所以常見貨船駛過,水道湖水連成一片,很是壯觀。湖上有“水上人家”,供遊人吃住,我去看了一下,終沒住離去。給我劃船的女老鄉一路用濃重的山東話講她的故事;愛家、愛錢、愛小孩,見不得別人受苦,看見了就哇哇哭,眼淚淺!我一聽她如此有生活氣息的語言,便問:“眼淚深是不是就不愛哭?”她連說:“對對對”。

微山湖上有一座微山島,方圓十幾公裏,是鄉鎮級,島上有“鐵道遊擊隊”紀念館,我參觀後了解到劉少奇、陳毅在60多年前曾路過微山湖,陳毅特別寫了一首詩:

橫越江淮七百裏,

微山湖色慰征途:

魯南風影嵯峨甚,

殘月扁舟入畫圖

離開微山湖,去泰安登泰山,“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鬆”。泰山充滿曆史和人文文化!

 

(四)從大寨到常家大院

 

2004年對於大寨人來說別有意義。整整40年前——19641226日毛澤東71歲生日那天提出了“農業學大寨”的號召,並在中南海接見了陳永貴。整整90前——1914年,陳永貴出生在山西某鄉村,後移遷到昔陽大寨落戶,他的到來最終改變了大寨人的命運,也曆史性地記載了中國第一個農民副總理,不拿工資的政治局委員來自大寨。文革期間大寨文藝宣傳隊曾創作了一首歌:紅太陽光輝照大寨,大寨人革命鬥誌昂;劈山治水繪新圖,戰天鬥地奪棉糧。歌曲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時代大寨人的奮鬥精神。事過境遷,大寨人今天怎麽樣了?又一個願望在猴年馬月實現。

走進大寨,首先參觀一個院子內的兩排窯洞,當年很多中共領導人在此居住過,現全部對外開放。其中江青住過的窯洞故事最多。她曾兩次到大寨,住進窯洞後要求與鄰洞打通連成一體房間,陳永貴告之這樣危險,窯洞容易塌,江青堅持,後僅打通一小洞門形成“裏外間”。窯洞內的馬桶引人注意,導遊講了江青當年如何將全套生活用品從北京浩浩蕩蕩拉到大寨,惟獨忘了馬桶,問大寨領導要,對方一是不太懂,二也沒有用過,結果又專程回北京取。周恩來休息過的房間,大木頭床下墊了兩塊磚頭,導遊介紹周恩來睡覺需“頭高腳低”,那時的大寨哪有什麽“自動升降床”,那兩塊磚頭足以見證了那個時代。我還看了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人住過的房子,總的印象是驚人的簡樸!

登上虎頭山,遙望七溝八梁、狼窩掌,窮山惡水早已舊貌換新顏,大寨梯田還保留了一些,很多已種上了樹,退耕還林,陳永貴的墓地坐落在虎頭山頭,從1914年走到1986年的人生輝煌與暗淡交織了72年,永貴大叔終安息在虎頭山上,可謂善終了。

參觀大寨村,一派“旅遊點”景色,走進一家農戶,說住一天20元,但如洗澡用水就須40元;再進一家小商店,買了綠色雜糧和大寨革命歌曲CD,與店主講價,對方臉一下變了。。。。。。臨出門我忽見牆上掛了一張大照片,是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墨西哥總統埃切維裏亞來大寨時的留影,那時的周恩來已患癌症,照片裏有個小男孩站在周恩來前麵,我一看很像店主人,一問果然是。(小夥子生於1969年,那年他4歲。) 我馬上連聲說:“對不起,對不起!我對不起總理,下次來要讓更多的朋友到你的商店買東西,絕不講價”。

陳永貴故居內圍了不少人,陳的孫女在為遊人買書簽字,屋內牆上寫著“禁止拍照”,我細看了一下永貴的孫女,30多歲,臉上顯出已見過“大世麵”和與太多人打交道後的嚴肅與疲憊。遊人們大多靜靜地,無人與她交談。我望著這些早已被市場與資本意識占領頭腦的大寨人,不禁想起葉劍英當年來大寨時提的一首長詩中的兩句:

永貴帶頭爭上遊,

共產仙鄉凱歌傳

離開大寨,去位於榆茨不遠的“常家莊園”,這是山西繼“喬家大院”開放後又一大地主莊園,其規模是山西之首。常家祖先靠賣茶起家,後又衰落,1949年後被改為“榮軍院”,供殘疾軍人居住療養,近10年隨著改革經濟大潮大勢所趨,常家莊園修複原貌對外開放。

走進莊園,確實很大,從園林山水到古樓院落,工藝細節處處顯示出東方審美傳統,導遊告之,注意院牆上的瓦,都是向內傾斜,為的是下雨時水全流入院內,故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說,山西人,精---算。

 

(五)北京新聞錄

 

北京周口店我是第一次參觀,被50萬年前北京猿人的遺址及留下的石器所震動!而看一千萬年的魚類、獸類化石真跡後,令人難以想象千萬年前大水覆蓋的北京是什麽樣子?如今北京南城一帶日新月異地發生了根本變化,偶然路過“愛蓮舞校”,見幾百名少女少男在老舞蹈家陳愛蓮的指導下揮汗練功,夢想著日後輝煌的舞台生涯。

位於北京西城的中央音樂學院,近幾年興起博士潮,人人讀博士,以前物以稀為貴的東西,在“一窩風”的傳統習性下,全給搞“爛”了。

張藝謀新創意,以桂林山水自然風光做背景,搞了大型桂林歌舞表演吸引遊客,北京的藝人策劃隨即“一窩風”跟上,在頤和園昆明湖水上搭台以西山做背景演出。

北京的離婚率居高不下,不少並非第三者插足,而是“超級穩定”組合之後,眼睜睜地看著歲月把一方曾經一度最珍視的珍寶變成平常的東西而顯得可有可無,“審美疲勞”由然而生,但為了麵子,還不得不硬撐著“家庭門麵”,大悲之情隻有當事人本人心裏清楚。

66日,美國前總統裏根去世的消息在京城各大報紙以顯著位置登出,不約而同懷念20年前1984年裏根訪華時的智慧趣聞,如在西安秦兵馬俑,參觀後裏根對著俑群武士喊道:解散!正如老布什在悼念言中坦言:我從羅納德裏根身上學到許多關於幽默、關於歡笑的內容。

馬三立的相聲在北京頗有影響,馬老去世後仍有紀念報道,某段子講一個賣魚的家庭,那天7歲的兒子在擺攤賣魚,過來一老者想考考小孩的算數,問孩子一百斤魚賣99斤了,還剩多少?小孩兒回答:剩十斤!老者急了再問一遍,孩子依然回答:還剩十斤,要是爸在這兒,剩得還要多

諷刺缺斤少兩的“包袱”,就這麽抖出來了。  

法門寺釋迦莫尼真身“舍利”到香港,港人隆重出迎。曆史上傳聞“舍利”隻要一動,就會天降小雨,那天香港晴空萬裏,記者現場報道這次老天例外,不想“舍利”一到港府,天上果真下起了小雨。佛法,神秘,無邊!

北京的生活愈來愈“以人為本”,中國人的生活愈來愈人性化,在和平的年代如何過好和平的日子?在現代化的社會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老中青三代人,心中都有各自的主張。

 

轉自:http://www.usmingyue.com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