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活還是應該悠閑著過

(2006-08-12 14:14:37) 下一個

二個多月沒有細細記錄心情。回國一個月,自然可以理解。返美後一個月,因為忙著加國登陸的事宜。信息查詢,實際往返,朋友訪談,BBS蹲點……於是,便淡忘了這邊的朋友,更是疏於內心的梳理。現在基本是七七八八了,人便也靜了下來。今天是周末,很舒服地坐在家裏。和自己,和朋友聊聊天。

N說,悠閑是一份奢侈。說得也沒錯,但此奢侈非彼奢侈,總有一個時刻我們可以擁有,隻要你選擇了它。回味過往的路,步伐雖然匆忙,心情基本是悠然的,特別是而立之後。而現在,我連步伐也散淡下來,很享受。但也不排除在某個時刻,生活的壓力或是突發事件使人零亂,卻也隻是漣漪。總體上說,我是個比較散淡的人,正如今天HY暗示我的,缺乏計劃性。是啊,能依賴是充分依賴。嗬嗬。但我也有個優點,那就是,困難麵前緊而不亂,從來不會失去信心、果敢和積極。有了這一份心態,上蒼也從來惠顧我,沒有讓我遭遇過真正的苦難。多是有驚無險,是個幸運的人。於是,生活又可以再次悠閑。

這種感覺真的很好。很放鬆。人也健康。那日在蒙特利爾和一十七歲的小兄弟同行,人問,是你愛人呀,嗬嗬,小兄弟鬱悶不已,戲言,真不知是自己太老,還是你太年輕。嗬嗬。我笑了。至少有一點,我是清楚的,就是悠然的心態和從容的步伐讓我擁有了年輕的氣質。我想,再過十年我也還是這樣。就是這樣一個人,煩惱不愛帶入眠。不苛求別人,也不苛求自己。日子舒服著過。

朋友發來一PPT:《你不必追求優秀,但你可以做到良好》。嗬嗬,都是知心人兒。就如同平對我說,要胸無大誌地活著。PPT說,有一位同事美麗而又文靜,說話語速總是慢慢的,音量總是小小的,但很能說到人的心底裡去,你不知自己是什麼時候被她看穿的。她的業績說不上驕人,但也無可挑剔;她嫁了相愛的普通人,日子過得波瀾不驚;她不要求孩子學這學那,雙休日一家三口就去遊玩;她每天都要午睡,每天都做健美操,生活很有規律;她從不嫉妒榮譽加身的同事也從不鄙薄偶犯錯誤的同事,隻對勢利小人冷眼旁觀,卻也不惱,她覺得他們不會有好的心態與好的結局。她心明如鏡絕頂聰明,與周圍一些拚盡全力卻活得七上八下不盡如意的人相比,我總覺得她的人生本來還可以更為出彩,而她沒有去做。有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們兩兩相對,她說起她父親的一句話奠定了她的人生,讀初中時她體質非常弱,任何體育活動都沒法參加,學習又非常爭勝好強,偶爾有一門功課得不到第一就會難過就會自責。父親說:「以你的條件,你不必追求優秀,但你可以做到良好。」! 她很聽父親的話,比較輕鬆地將每門功課都保持了良好,同時她的體質也恢復到了良好的狀態,高中畢業她給自己的定位是考上一所普通大學,壓力不重反而發揮良好,她輕鬆地考上了重點大學,畢業時她選擇了中等城市的專業對口單位,她隻求離父母近些,可以相互照料。她娓娓地講述著這些,就如她不急不躁地構築她的良好人生。良好人生肯定不被小說家與劇作家看好,因為良好人生不能構成他們的創作素材, 他們更感興趣的是──事業有成而家庭破碎,金璧輝煌的陰影裡藏匿著墮落,幸福來臨卻緊隨著死神。有一項優秀就總有一項不及格。 生活何嘗不是同樣地乖戾,倘若某個人的某個單項特別地優秀,他人生的另一重要項目,缺憾往往也特別地大。或者是,正因無可彌補的缺憾,才發憤地去追求優秀。所以良好人生的境界實在已經至高。

當一個人的事業、愛情、品行、心境乃至體格都能達到良好時,誰說那人生不夠優秀 ? 米蘭昆德拉有一本書叫「生活在他方」,我對這五個字有很好的聯想, 我們的生活總是在遠方,都在想:如果明天我有錢,我就可以……。但是如果你現在賺少錢不快樂,就算你有再多的錢,我保證你也不會快樂。如果你一個人的時候不會自得其樂,即使嫁了人,娶了老婆,別人跟你一起一樣不快樂。如果現在不懂得享受生活,未來也不會享受生活。有人問什麼叫做自由?所謂的自由就是:「你想要拒絕一個人的約會,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你有權利過自己要過的生活,有權力去自己要去的地方。其實生活很簡單。 男人跟女人都很喜歡在自己的人生設一個 deadline。比如說:我 25 歲一定要結婚,26 歲一定生孩子,30 歲時一定要一男一女,31 歲的時候一定要有房子……所以很多決定就很草率。如果剛開始你找的那個人就不對,往後再怎麼努力都不對有時候,我們常常會覺得婚結了,所有問題就沒了,那如果結了婚還有問題,就趕快把小孩生一生,其實你的問題在這個階段沒解決,在下個階段隻會變大。

你對未來不用期待太多,期待太多……老實說挫折感會很深。不如看看你現在做什麼事情,會讓你覺得很自在,吸收到很多的東西,那個時候你才會覺得人生真的很充實。另外── 一個人如果太努力在活給別人看,就會痛苦得不得了。今天如果你相信自己做得還不錯,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你的時候,你真的可以很自在。

別花一輩子的時間去過生命而不用一天的時間去享受生活。

都是我想說的話,也基本是我的人生寫照。放鬆自己的人生路,不是為懶惰找托詞。如果能夠換來健康和快樂,即使稍微懶惰些又如何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