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黃北顧

都是文人比都是文盲更有意思。但做文人不能一路凱歌,更不能是利維迎。若做至禍亂五常,就離流氓不遠了,還不如文盲好。
正文

郭暉:老外去看看西部,還認為“中國威脅論”嗎?

(2006-05-30 02:12:25) 下一個
  在對外交往中,“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是我們的口頭禪。可是,當我們這麽自我定位時,提出疑問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有位非洲國家的議長說,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那我們國家是什麽?當然,他這麽說並無惡意,隻是覺得中國已經是發達國家了,覺得中國太謙虛。可如果我們說了人家不相信,那說了就沒有什麽意義了。
  國際上,對最不發達國家有一個可操作性的硬性指標,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並沒有可以衡量的指標性依據。也許可以這麽說,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和平均水平左右的,可以稱作發展中國家。世界上有190多個國家,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1700美元,排在世界一百位之後。中國生活在貧困狀況下的人口,按我們自己的貧困標準──每人每年688元,還有2300萬。可按國際上通行的每人每天不足1美元生活費來計算,據稱有3億。這麽個水平,不是發展中國家是什麽?(那麽,人家為什麽不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呢?我們國家這些年發展速度快,成就大,特別是東部沿海大中城市,更是日新月異。不少城市,無論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是從生活水平,都與中等發達國家相差無幾。一個隻去過上海的人,不管他是美國人,還是幾內亞比紹人,絕對不會認同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說法。(可我們還有大片內陸地區,麵積大得多,人口多得多,經濟發展水平差得多。人家怎麽不知道呢?一個去過雲南、貴州、甘肅等地貧困地區的人,也絕對不會認為中國是一個發達國家,甚至會認為中國幾十年沒有多少進步。難怪一位美國前政要在訪問了西部某地區後感歎道:美國人到這兒來看看,肯定不會發出“中國威脅論”的論調。
  那麽,是什麽造成了外部世界對中國印象的偏差?讚歎中國成就和擔心“中國威脅”的人,大多都來過中國。他們都到過哪兒?我有意識地問了許多人。回答最多的是上海,其次是北京、廣州、西安、桂林。眼見為實,你能怪人家嗎?我們每年要邀請大量外國領導人和各界知名人士到中國,大多都去了這些地方中的某幾個。就是這幾個城市,我們也是帶著他們去看最好的地方──讓人家看看我們的成就,給人家留個好印象,好讓他們來投資、經商、旅遊,這是我們普遍的心理。(
外國人看到的是最好的,聽到的呢?他們聽得最多的,是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國(卻不提中國外債有多少),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2萬億美元(卻不提中國有13億人口),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和出口國之一(卻不提中國大量貿易是來料加工和初級產品,賺的隻是那點兒加工費),中國出境遊人數已超過3000萬,而且中國遊客在境外消費遠比日本人、韓國人大方,中國的載人航天飛船成功返回地麵。而我們給老外吃的也都是中國菜裏的極品,這能不給人家留下中國人的生活已經很富裕的印象嗎?
  更讓他們羨慕不已的是,中國一提發展速度,動不動都是兩位數,說起來就要在多少年內讓國內生產總值再翻一番,到什麽時候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加上這個或那個權威機構還作出關於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將在20年、30年或40年內趕上甚至超過美國的預測。多麽誘人的前景啊!(
可以說,上麵的數據大多是真實的,對未來的預期也是有根據、有可能實現的,可它們並不能反映中國的全麵情況。
  試想,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像我們這樣宣傳自己的成就?有哪個國家把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後的目標說得那麽清楚?現在的和未來的,實現的和想象的,被混到了一起,怎能不讓人家得出中國已不再是發展中國家的結論?我們需要高速度,需要明確的目標,需要信心和力量。但是,這些東西說多了,對內對外都會產生問題。對內,各地都會片麵追求速度和指標;對外,有人借機製造中國軍事上、經濟上、環境上、能源上的“威脅論”。就是對多數願意了解中國全麵情況的人來說,也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我們無需“哭窮”,也不必“裝富”。對外宣傳和對內宣傳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也越來越難以區別。其實,隻要我們在說話時,不要隻挑好的說,以事實為依據,全麵一點,平衡一點,多說點實際的,少說點未來的;別人來參觀訪問時,不要隻挑好的給人看,不要總是想著“家醜不可外揚”(其實哪個國家、哪個人家沒有不如人意的東西?),而是讓他們多走走,既看好的,也看差的,就會減少許多錯誤的看法和結論,給人家一個完整的印象。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