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的日子

出太陽的日子,會端了茶,上這裏來自我陶醉:)
正文

垃圾

(2006-10-06 10:51:40) 下一個

小的時候,家裏有一個鐵皮的方簸箕用來裝垃圾,每天掃地的灰塵,做飯時清除的菜根都裝裏麵,快裝滿了的時候就去樓道裏的垃圾箱到了。

 那些舊的報紙和牙膏皮什麽的叫廢品。一般都會攢起來,周日的時候,廢品收購站的人會推了三輪車到樓下收廢品,有一個人通常會到樓區喊一聲, “收廢品的來了!” 我媽就會忙著把家裏的廢品找出來,叫我去賣。我哥隨我爸,內向,從來不幹這活,我媽也不願意去,就對我說換來的錢全歸我,哄著我去。因此我家的廢品在我心情好且想要錢的時候會被清除掉。東西多的時候,我哥會拉長了臉幫我把東西送到三輪車那兒,轉身就走,我也不客氣,不給他分紅利,一大堆的報紙加舊衣服什麽的不過換幾塊錢,當然,對當時的我是很大的一筆財富了。

 初到加拿大,發現他們在家用垃圾桶,裏麵放上塑料袋,垃圾一滿,塑料袋紮上口就扔了。好長一段時間我都納悶,我家一周隻有一袋垃圾,我的加拿大鄰居們,每家五六袋! 他們大概也以為我家不吃東西吧。 時間長了,慢慢悟出了些道理。我們老中吃東西買的是新鮮的蔬菜,老外們多數是吃裝在漂亮盒子裏的半成品。那些盒子呀,塑料袋呀什麽的就是他們那些小山似的垃圾。

 等我的孩子大了,要我和她的朋友的家一樣今天吃KFC, 明天吃冷凍pizza的時候,我家的塑料袋驟然增多,令我最生氣的是孩子的體重也象垃圾袋一樣橫空出世,全盤西化是要用健康做代價的!

 原來食品也有垃圾,薯條,可樂就是垃圾食品。書呢,也有垃圾,那些緋聞,小報都是垃圾書刊。電視呀有垃圾,暴力,色情都是垃圾影視。玩具也有垃圾,鍍鉛的,暴力的是垃圾玩具。總之,吃喝玩樂都有垃圾,我怎樣才能保護我的孩子遠離垃圾呢?

 垃圾食品是口味好的食品,比蔬菜水果便宜且有吸引力。垃圾書刊是消遣的趣味書,人的天性就是知道別人的隱私,忙碌的生活讓人們沒有時間來欣賞長篇大作。人的欲望被精明的商人弄的一清二楚,他們用最低的成本把大眾的辛苦錢騙來裝到他們自己的口袋裏。

 可憐的北美大眾們,每天花他們的辛苦錢高高興興的吃垃圾,看垃圾,玩兒垃圾,長了一身的垃圾渾然不知。

 垃圾教育呀!我們以為我們走在了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上,我們放鬆了警惕,不再想著階級鬥爭,我們欣賞著山清水秀,自由民主,興高采烈大踏步的向前走的時候,忽然發現,天哪,又受騙了! 思想解放了,身體受害了, 人生的路上還是要處處設防保護自己,保護家人。美帝國主義的糖衣炮彈確實厲害。

 我們的的確確是沒有看清帝國主義的真實麵目,我們從小生在紅旗下,長在密罐裏,卻吃少穿。我們搞階級鬥爭,搞運動,我們的頭腦被愚弄了,因此我們憤恨! 我們向往著資本主義豐衣足食的社會,我們努力,我們奮鬥,我們終於白手起家,站穩了腳跟,慕然回首,才發現,資本主義給了我們民主,自由,無信仰,沒鬥爭。但是我們擁有的健康,卻被資本主義的糖衣炮彈給摧毀了!美麗的包裝,誘人的廣告,低廉的價格,可口的味道,讓我們這些有無數鬥爭經驗的人們喪失了革命警惕性。慚愧呀,多年的毛主席語錄白背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