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閱人間事,讀聖賢書
個人資料
為人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印花稅風波引起的政府信義危機(續)

(2007-06-03 09:16:29) 下一個
按理說,印花稅的調高不應該對市場造成如此大的衝擊,盡管一次性提高了兩倍的稅率。市場連續的大跌也不排除有機構故意打壓、宣泄不滿的行為,也一定有很多莊家趁機洗盤或趁勢出貨,因為從技術麵上來說大盤也有調整的要求。所以有人說,印花稅的提高隻是壓垮紅牛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不懷疑政府的政策動機,可是為什麽一個出於良好動機而出台的不算過分的行為稅政策竟然引起如此大的風波呢?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的行為出現偏差,一是選擇的時機不對,二是出台的方式不對。因為消息泄露被媒體追問後矢口否認,可是又突然出台,置政府公信力於不顧,反應出政府官員們對政府信譽的漠視和對民意民情的極端麻木狀態。二是選擇半夜出台,給公眾以管理層心情急迫,情緒化的感覺。事實上,政府的任何調控政策都是針對某些社會群體和利益集團的,因此,調控也是政府與各種利益集團的博弈行為。但對政府來說,這種博弈不是以取勝為目標,而是以社會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因此而要求政府進行調控和出台政策的時候不能不考慮調控的代價和政策帶來的負麵效應。尤其是以損失政府公信為代價來達到政府的目標更是得不償失的行為。

代表公眾權利的政府部門,不僅是權力的執行者,同時也扮演著社會道德的示範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什麽樣的政府行為就有什麽樣的社會行為。政府缺乏誠信的行為對其建立誠信社會和和諧社會的目標是破壞性的,而且比一般個體行為的破壞要大上一百倍一千倍。這也是各國對政治人物的道德水準有較高要求的原因之所在。人民有理由對政府官員有更高的道德要求,而政府部門則沒資格要求公民有比他們更高的道德水準。更不應該動輒指責老百姓不理性、瘋狂、貪婪和投機。這種指責讓明白人覺得政府連基本的人性都不了解,未免顯得荒唐。如果真希望老百姓不參與投機,最好的辦法是關閉股市,因為全世界沒有股市不投機的。

事實求是地講,這屆證券管理層是務實的,是立了大功的。從股權分置改革實現全流通到公司整體上市解決了母公司與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問題,的確為中國上市公司的製度性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也為這輪牛市行情奠定了良好的製度性基礎。特別是在這輪行情中監管部門堅持公平原則,嚴厲打擊幕後交易和違規行為,都明顯看出管理層觀念的重大轉變。也正是因為管理層展示的市場取向理念,給投資者以鼓舞,以為中國政策市已經結束,新的以市場機製為主導的金融市場建設已經到來,因此才出現空前的投資熱情。甚至很多被套多年的老股民也重新回到曾讓他們心悸的股市。然而,當股市指數出現快速上升和管理層感覺泡沫過大時,就表現出急躁和不安的心理,又祭起政策幹預這個屢試不爽的手段。什麽樣的指數是合理的,什麽樣的股票有泡沫,這不應該是政府的判斷,也不應是政府說了算的。市場如果喪失了定價權,那市場的功能還存在嗎?靠政策控製市場,其實就是剝奪市場的定價權,剝奪市場的定價權也就是剝奪投資者的自由選擇權。如果沒有了個人選擇權,市場經濟的基礎還存在嗎?

中國的股市不成熟,不僅是股民的行為不成熟,其實管理層也很不成熟。具體表現就是政策工具的選擇和使用的不當。如果印花稅在股市2500點的時候就開始逐漸增加稅率,不僅可提前提高投機成本,而且也不會造成股市的大動蕩。再者,打擊過度投機用監管的辦法可能比提稅的辦法更好,提稅影響麵大,不適合股市的結構性調整。尤其是在股指處在高位區,而且技術調整壓力非常強的時候,出台這個政策不能不說是管理層的失策。調控的目的是為了股市的平穩,那出台的政策應該是逆向的,而不應該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政府的話語權也是軟性調控市場的重要手段,而且取向明確,效果明顯,也是應該選擇的一個政策工具。

另外,一個杠杆政策的效應不是短期顯現的,管理層也不應該指望一個杠杆政策能立杆見影。短期見效的政策必定產生震蕩。觀察這段時間政策出台的頻率,反映出管理層急迫的心理和在政策考量的短期思維。

之所以管理層如此迫不及待,三翻五次出台一個比一個更嚴厲的政策其實有其難言之隱,是不得以而為之,其承受的壓力也是局外人不可能知曉的。這種壓力不是來自與經濟過熱,也不是來自於外資機構的呼籲和知名人士的呼籲,而是來自於政治層麵的壓力,即今年的十七大和明年的奧運會。管理層擔心股市失控,會給今年的十七大和明年的奧運會帶來負麵的影響。這個大局考量才是使管理層行為扭曲的根本原因。也正是這個大局的考量讓管理層在該出台政策的時候沒有出台,在不該出台的時候以怪異的方式出台。自從成思危喊出泡沫論之後,再很少有高層人物對股市發話,管理層似乎已形成默契。就連央行行長周小川也不敢多說話。甚至在推出組合拳政策後,還特意聲明不是針對股市的。管理層對股市的噤若寒蟬,也造成市場對政策信號的曲解和政策信號的混亂,因此責怪一般的股民對政策不響應是毫無道理的,在政府不對政策作出明確說明的情況下怎麽要求普通股民知曉政府政策的真實意圖呢?

好象扯遠了,就先到這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