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閱人間事,讀聖賢書
個人資料
為人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飲食與文化

(2006-09-22 11:11:20) 下一個

要到猶太人的新年了。我家旁邊的猶太人在陽台上搭了個小黑屋,據說是準備吃齋飯用的。感覺猶太人非常注重自己的傳統,無論宗教還是文字,甚至飲食都頑固地傳統著。

給兒子補SAT的女老師朱迪是一個猶太人。逾越節那天,她送兒子一盒禮物,是一盒叫MATZOS的薄餅,死麵的,很幹、很難吃。朱迪說,每到逾越節他們就吃這個,那是從以色列人出埃及就開始的傳統。並告訴兒子,當他們的祖先從埃及逃走的時候,因為情況緊急來不及做發麵的食品,所以隻好做這樣的死麵東西對付。當兒子和我說的時候,我一下子想起舊約《出埃及記》裏曾講過這個故事。上帝在出手殺埃及人的長子的時候吩咐摩西,讓他們吃一周的無酵餅,否則上帝將清除這家以色列人。我想這MATZOS大概就是那無酵餅吧。這象憶苦飯一樣的薄餅千百年來承載著以色列人的一段痛苦的曆史,構成了猶太文化的一部分。

古今中外,各個國家和民族節日時必吃的食物的背後都有一個或悲或喜、或美或醜的曆史故事,而且也承載著一個民族特有曆史和文化。

我們古老的中國,飲食所包含的文化和曆史更是不勝枚舉。棕子、元宵、月餅、餃子都能說出一美麗哀怨的故事,甚至吃醋這點小事也能被艾麗思寫出那麽多曆史典故來。我想,如果哪個有心人寫一部中國飲食曆史文化專著的話,恐怕至少要寫上十卷不可。

想想看,我們這個文明古國,在當今這個世界上,最有穿透力的文化就屬飲食文化了。我們中國人走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哪怕一個大字不識,也都能為傳播中國文化做貢獻。據說紐約唐人街就是當年當勞工的大字不識幾個的廣東人開創出來的,現在唐人街成了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看來文化的傳播不一定非得讀書人。相反,有的時候文化人反到會挖自己文化的根。

早在十幾年前我就聽說,在世界任何地方,人口超過一萬人的城市必有中國餐館。與時俱進,現在恐怕一千人以上的地方都會有中國餐館了。和猶太人無論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都信猶太教一樣,我們中國人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頑強地吃著中國飯。

中國飯的魅力的確強大,不僅中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同樣喜歡。九五年我去舊金山的時候,曾經在唐人街上看到一大長串老美在一個叫南京小吃鋪的門口排隊買南京小吃。在美國買東西排隊就少見,而對沒有耐心的老美來說排長隊買小吃更是罕見,可見中國美食誘惑力之大。

從中國飲食烹調之複雜、風味之豐富、取料之廣泛,可以窺見中國悠久的飲食文化。如果中國廚師有專利觀念,那中國將是世界上飲食專利最多的國家。除了八大菜係之外,多民族的中國還發明了無數的風味小吃,構成了中國豐富多彩的食文化。

走廊最熱門的話題是《紅樓夢》,我不懂紅學,可我覺得除了紅樓中的人物和故事之外,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也是值得研究的。下次再讀紅樓,一定要認真研究研究其中的飲食,沒準我也能成紅學一派呢。史迷兄,弟無知,是不是早就有人研究這個題目了?

中國人發明了一種獨特的烹調藝術,蘊涵著中國的人的精神和中國的哲學。中國人一雙筷子揮灑自如,能解決餐桌上所有美食。同樣,中國廚師一把菜刀可以用的出神入化,做出各種各樣複雜的菜肴。也許中國人這種過於藝術性的食文化反倒抑製了餐具和廚具的發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不怎麽做飯的美國人,家裏的廚具則多的看起來象是飯店的專業大廚。

出國前,看電影《尼羅河慘案》裏的波羅吃個煮雞蛋都要放到一個專門的杯子裏,然後用一個小木錘去敲雞蛋皮,就覺得英國人做作的可笑。後來出國在餐館裏涮盤子,才知道外國人吃飯真是麻煩,一頓飯要用一大堆刀叉盤子,個有各用,附加很多講究。真不明白這是進步還是落後。

中國人的筷子曾為中國抵製外貨做過巨大貢獻。早年有一個做刀叉生意的英國人,看到中國有這麽多人口,覺得生意機會來了,很興奮地從英國拉了一船刀叉,等後來發現中國人不用刀叉吃飯,而是用兩根木棍,已是悔之晚矣。那時候中國的東西英國都需要,可英國的東西中國一概不需要。和現在現在抵製日貨不同,那時的老百姓無意識地就把英國貨抵製了。在萬般無奈之下,英國人才打起壞主意,賣鴉片了。

在中國的菜譜中,調料的使用多是用少許、適量作量詞,而西方的菜譜則一定有詳細的調料克數。對於科學研究來講,這是十分不嚴謹的。但對把烹調作為一種藝術的中國人來說,這樣的量詞則給了烹調者發揮的空間和隨意性。這也是是中國人隨意大度,難得糊塗之精神的表現。

南懷瑾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複,永遠不會翻身。”依我看,不管什麽文化發展成了飲食文化就不管什麽革命、什麽戰爭、什麽政府都無法消除了。中國文化傳續幾千年,雖經多次戰爭分裂,國破家亡,但一直頑強地生存著,功勞不僅在一些知識分子,下層普通民眾的堅持也是功不可沒的。

民以食為天。食文化是一切文化之根基。管子說過:“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其實不管哪國文化,一定是吃飽了沒事的人創造發揚的。孔夫子也好,蘇格拉底也好,都是不用去種地,有人養著才能談經論道。釋家牟尼是王子,後來去化緣,不用勞作,才悟出佛教。穆罕默德是娶了富婆做老婆,被老婆養著,才有時間去著可蘭經。所以,經濟的發展,不愁吃不愁穿才是文化發展的基礎。

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使中國人越來越豐衣足食了,富貴富貴,先富後貴。吃的問題解決了,精神的問題就變得十分重要。人不能總是停留在吃飽了不愁的初級階段,也應該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享受。那麽除了飲食文化之外,中國人是不是也應該為世界文明貢獻一些更有價值的文化呢?

也許我看不到那一天,但我期待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