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無聲

筆走秦月漢關,神馳地理天文,心係家園故土,夢繞小樓清風
正文

學林雲湧“ID論” (1)

(2008-11-03 12:21:09) 下一個
學林雲湧“ID論”  (1)

節錄自彩虹之約論壇天山客的文帖“江湖風起道生劍,學林雲湧ID論”的ID論部分。

送交者:天山客,2002年9月於[彩虹之約]

話說從20世紀80年代中開始,學術界出現了一個叫做INTELLIGENT DESIGN MOVEMENT (IDM) ,也就是智能設計運動。其提出的科學理論叫INTELLIGENT DESIGN THEORY (IDT) ,也就是智能設計理論。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壯大,智能設計運動(IDM) 已經是風起雲湧,大有不斷蔓延之勢。

與智能設計論(IDT) 相對應的是進化論(EVOT)。由於智能設計論的矛頭直指進化論及其自然主義世界觀,有跡象顯示,進化論者及其自然主義者已預感到一場風暴即將來臨。而且,戰前的序幕已經慢慢拉開。

請看最近兩大團隊的一些熱身戰:

2001年7月:智能設計論幹將之一Phillip Johnson 與進化論幹將之一Richard Dawkins通過EMAIL接火;

2001年11月:智能設計論幹將之一William A. Dembski與進化論幹將之一Massimo Pagliucci在New York Academy Sciences舉行辯論會;

2001年11月:智能設計論幹將之一William A. Dembski與自組織專家Stuart Kauffman在New Mexico舉行辯論會;

2002年3月:智能設計論者與進化論者在Ohiostate Board of Education舉行的一個特別會議上舉行大規模辯論;

2002年3月:在New York的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MNH) 舉行了智能設計論與進化論的大辯論。智能設計論團隊出馬的是:Michael Behe和William Dembski;進化論團隊出馬的
是:Kenneth Miller 和 Robert Pennock。

2002年4月: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及進化論團隊的的拳頭期刊《自然曆史》Natural History magazine出版了一期特別報道,刊登了智能設計論者三篇智能設計論的position statements(各一頁) ,由Michael Behe,
William Dembski 和 Jonathan Wells分別寫成;後麵緊接著是進化論團隊的批評回應,由Kenneth Miller, Robert Pennock 和 Eugenie Scott寫成;

2002年6月:《科學美國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推出了由其編輯John Rennie撰寫的攻擊創造論的文章,並在National Geographic Today上廣播播放,意在攻擊智能設計論。

2002年7月《研究新聞與機遇》Research News & Opportunities 雜誌推出了關於智能設計的討論。參加討論的智能設計團隊有:Jonathan Wells,Michael J. Behe 和William Dembski。來自進化論團隊的有:Michael Ruse,Robert Pennock,和Eugenie Scott。

2002年8月(也就是上個月):第三屆智能設計論年會在美國KC, MO召開,在該年會上智能設計團隊與進化論團隊再次舉行大辯論。智能設計團隊的參戰幹將是: Michael Behe,Jonathan Wells,J.P. Moreland和John Calvert;進化論團隊參戰的幹將是:Mano Singham,John Staver, Denis Lamoureux 和Steven Gey。

在這些熱身戰中,美國主流媒體也對戰況時有報道。在THE NEW YORK TIMES上出現過這樣的題目:“Evolutionists Now Battling a Secular Theory” 和 “Biologists Face a New Theory of Life’s Origin” 。當然主流媒體的基調並不在完全支持智能設計。這是智能設計團隊預料到的。

美國主流科學界的一些期刊介入這場熱身戰,也不在提倡學術自由。一是由於形勢所迫不得己,二在擬製智能設計運動的蔓延,以期盡早摧毀智能設計論。這可從2002年3月份在美國自然博物館的大辯論和4月份的自然曆史雜誌的特別報道看出。

自然曆史雜誌編輯Richard Milner主持了這場大辯論。但在計劃此次大辯論時卻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插曲:

Richard Milner準備在進化論團隊的心髒地盤-自然曆史博物館舉行這場大辯論,但有好多極有聲望的進化科學家極力反對舉行這個辯論。他們認為進化論者應該不去考慮智能設計論,更不能給智能設計論的倡導者在自然曆史雜誌上提供版麵。

然而,Richard Milner的答複,極有可能也是自然曆史博物館的意思,是這樣的:不管智能設計的提議是否對達爾文生物學構成了嚴肅的威脅或挑戰,但最少這個智能設計的提議不能被當作社會政治現像而忽略。這是基於我的親身經曆:在全國各地的旅行中,。。。有人經常問我智慧設計的問題。所以,自然曆史雜誌已經決定不是忽略這些反對意見,而是基於爭論而提供亮光。(whether or not intelligent design proposes a serious threat or challenge to Darwinian biology, it cannot be ignored as a sociopolitical phenomenon at least. And I know this from first hand experience: In my travels around the country … I've often been asked about intelligent design. So Natural History has decided not to ignore the dissidents but instead to turn a spotlight upon the controversy.)

當然,這並不是說Richard Milner支持智能設計論,而是說明進化論者被迫應戰。後來在自然曆史雜誌的特別報告中雖然刊登了智能設計論者的position statements,但緊跟的是進化論著的批評文章,而不再提供智能設計論者的解釋意見。

有人認為這不公平。但是,智能設計論者早就料到這招。因為進化論者的目的是要摧毀智能設計論,而不是提供公平競爭的條件。盡管如此,智能設計論者淨賺的結果是:進化論者再也不能忽略智能設計論這樣一個對進化論構成威脅和挑戰的科學理論。而兩者的爭論已經逐漸進入到實質的科學層麵,並已慢慢地擺上了桌麵。這正是智能設計論者要達到的階段目標。

那麽到底智能設計論及其運動是怎麽回事?

智能設計運動大概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是以Charles Thaxton, Walter Bradley, Michael Denton, Dean Kenyon, 和 Phillip Johnson 等人的工作為發端。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Michael Behe, Stephen Meyer,
Paul Nelson, Jonathan Wells, 及William A.Dembski 的工作將這一運動引向深入。但這並不是說智能設計的概念是從那時才提出來的。

在神學上神學家們一直都在論證自然的起源是智能設計的產物,不能以自然的原因解釋之。這些神學家們包括:3、4世紀的神父Minucius Felix 和 Basil Great;12、13世紀的經院學者Moses Maimonides 和 Thomas Aquinas;到18、19世紀的宗教改革家Thomas Reid 和 Charles Hodge。

在科學上,智能設計的思想也曾經一直是主流科學家們的指導基礎,無論從現代科學之前還是到現代科學革命後的加利略、哥白尼到牛頓, 直到19世紀中葉。

19世紀初,William Paley 發表了他的著名論著《自然神學》Natural Theology,將智能設計的論證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隻有到了1859年,達爾文發表他的曆史巨著《物種起源》之後,智能設計的觀念才慢慢地被自然進化的觀念所代替。而後自然進化的世界觀統治學術界達一個多世紀之久。Paley的論證也遭到了對手的阻擊。雖然Paley的論點明確有力,然而他的許多論據不能貼切論點,而被他聰明的對手給擊垮了。

到了20世紀70-80年代,進化論(從老達爾文進化論到新達爾文主義進化論)經曆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演變,其兩大理論支柱(突變與自然選擇)雖然對種內微進化能提供較好的解釋,但對生命的起源和物種的變化不能提供良好的描述,盡管新達爾文主義一直對外聲稱他們能解釋一切要解釋的。隨之學術界出現了不少對達爾文進化論的疑問,很多有名望的科學家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論。

除了ICR和CRS等基督徒研究機構的科學創造論外,在無神論的框架下也出現了Jay Gould 的“間斷平衡理論”,Stuart Kauffman和Ilya Prigogine的“自組織理論”,Manfred Eigen的“超循環理論” 以及Francis Crick的關於地球生命起源來自外太空的Directed Panspermia理論。

新達爾文主義者對在無神論框架下的新理論的態度非常微妙複雜。一方麵這些理論的無神論基礎令他們高興,另一方麵這些理論在描述生命起源,物種發展時表現出來的突發性,方向性,目的性,規律性令他們反感。他們批評間斷平衡理論沒有機理描述,批評Directed Panspermia 理論隻是把問題推向太空,批評自組織理論及超循環理論是紙上談兵。

智能設計論者Behe在談到複雜理論包括自組織、超循環時也開玩笑說,他們應該到生物化學實驗室去,看他們的理論能燒黑多少燒瓶。

實際上,紙上談兵固然是這些複雜理論的缺陷,但更為致命的是將這些理論用到生命起源這樣的 “特殊”複雜性係統時它們均有難以克服的困難,這就是為什麽如Eigen和 Kauffman 這樣著名的複雜論專家不得不去尋求類似與物理定律一樣的規律。 而這樣又將問題引向 了 另外一個方麵,後麵我們再述這個問題 。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智能設計的思想重新被提了出來,逐漸形成了智能設計運動。與以前智能設計的倡導者不同的是,這次智能設計運動有一下特點:

1。智能設計理論嚴格以一個科學理論被提出,以現代科學的現代理論為基礎,不引用任何宗教教義和哲學思想。

2。智能設計論的目標是以科學為出發點,力圖從科學上推翻進化論,進而向進化論的哲學基礎 - 自然主義世界觀進軍。

3。智能設計運動基本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在科學上用科學證據對進化論提出強有力的反駁,並以科學為基礎在哲學上對自然主義提出批評;二是提出並完善智能設計理論,以期對生命、物種的起源發展進行信息論意義上的解釋;三是提出強有力的科學證據來支持智能設計理論。

下麵讓我們來比較詳細地來了解這一運動和其理論。說是“比較詳細”,也隻是好聽的措辭而已。

欲知後事,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