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

孤帆遠影, 一陣風, 來去無蹤
個人資料
正文

首爾隨想之二 - 對漢字的無奈

(2007-06-11 02:23:58) 下一個

上續 首爾隨想之一


(請點擊這裏播放更多相片)

這是仁寺洞一家小型展覽館門口的石雕, 看上去很有些年代了, 你覺得像中國哪個朝代的石雕呢?仁寺洞是一個文化氣息較濃鬱的小區, 文房四寶、古玩字畫、工藝美術以及各種小型展廳茶室星羅棋布, 據說也是年青人周末熱衷的地方之一。這一區你就會看到很多漢字, 連多寶塔、玄秘塔和九成宫的字帖都有, 我走馬看花逛了幾家店和幾個書畫展覽, 也有純韓文的書法展, 作者大多是女性, 檔次雖然不是很高, 但也體顯了南韓人對文化藝術的追求。最後看了一家刻字店和篆刻專門店, 水準還不錯, 內容基本上都是漢字, 一提到曆史, 提到文化藝術的層次, 好像也都離不開漢字。 

由於樸正熙時代強製取締使用漢字, 現在首爾大部分街道都不見漢字招牌, 大都是韓文拚音, 韓文拚音共有四十六個音符, 據說韓文原來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漢字, 全用拚音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更何況人為地割斷曆史隻能對本身造成更大的危機, 原來韓國人的姓名地名基本上都使用漢字, 如僅用拚音, 發音相同或相似的拚法相同豈不都變成同名同姓了, 實際上對韓國人來說也是欲罷不能, 心理上可能難以平衡。試想一下, 如果中文不用漢字而全用漢語拚音的話, 會成甚麽局麵。但韓語的拚音寫起來卻組合得象方塊字, 這是她的神奇之處, 可能比中文拚音寫起來方便易讀吧。

首爾朋友告訴我, 現在年青一代認識漢字的人不多, 識得漢字就被認為是較有文化的, 這位老兄就專門請了中國人教他中文, 做中國生意, 成了有文化的生意人, 這在南韓可能不是太多。

遠的不說, 整座花崗岩的中央銀行奠基石上就刻着“定礎”兩個漢字, 用字不同, 一個意思。


   

   

 

走在仁寺洞的街上, 你會感受到一種悠閑自在的輕鬆, 香港沒有一條街給你這種感受, 荷裏活道的古董太多, 感覺沉重, 外行人也很難體會其中的奧妙, 更沒有甚麽怡情茶室好讓人歇歇腳。在這裏吃了的一種地方小吃, 就是煮在大盆裏看上去有點兒像蟬蛹的東西, 同行的小姐說不是幼蟬,  口感有點澀帶着淡淡的清香, 給你一種鄉土的氣味, 吃下肚了也不明白到底是甚麽玩藝。

首爾城中有一條人工河 - 清溪川, 由原來的下水道改造而成的, 全長約十一公裏, 流入漢江, 每晚回酒店都會看到這條河, 不少人在這裏消磨夜色, 第一天深夜曾下去走走, 那夜沒風, 隻是一簾人工瀑略帶愜意, 給這座平和的城市增添一道清涼和詭譎, 不過河道裏卻很清潔, 見不到垃圾, 也沒有異味, 深夜裏自然看不清河水, 感覺是清如許的。

原想到N-Seoul Tower看看首爾的夜景, 不幸上了山卻登不了塔, 過了十一點塔門就關了, 山上四周都是樹檔着, 看不到山下的萬家燈火, 塔身的燈光象香港中環中心一樣會不斷變色, 與月爭輝, 拍了幾張相片後隻好幸然下山。



順便一提的是首爾的垃坡箱比較少也布置得較隱蔽, 不論是大街上的還是商廈內的, 都不像香港如此滿街沿路的垃圾筒, 你到淺水灣就可以看到成排成列的垃圾桶布滿整個沙灘, 惡心又丟人現眼, 反映了南韓人的公共衛生習慣比香港人文明得多。

後續  首爾隨想之三

 

九日山人
2007年6月9日初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