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的所謂隨筆

趕上或追上,實在不行就遠遠的跟著吧。真累!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十分欣賞《走西口》+小小的漂亮小貓

(2012-09-26 09:29:49) 下一個
請點擊連接欣賞原帖
《走西口》


《走西口》 作者:碑林路人 朗誦:丁香

一首蒼涼而憂傷的調子,從遠古傳來,穿過逶迤起伏的高原,穿過溝溝峁峁的黃土坡,合著黃河水的嗚咽傳唱了百年……

一種淳樸的思念和牽掛用最原始的歌謠從毛眼眼的妹子口唇裏唱了出來,那份癡情,那份期盼,那從心底發出的真真切切的無奈與失落扯的人的心生生的痛。

每當聽見這首歌,我仿佛就看見荒涼的古道旁,牽著毛驢的後生一步一回頭的戀戀不舍,我仿佛就聽見站在高山上撩哥哥的妹妹,至死也要把哥哥隨的心聲。

《走西口》,一首淒婉而纏綿的民歌,寄托著黃土高原上人們渴望美好生活的希望,承載著兩百年來荒涼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背井離鄉的漢子們沉重的思念。

《走西口》,一首從心底流淌出來的歌謠,哪裏是歌,哪裏是曲,分明是窮苦日子裏一種無奈的傾訴,是人性中至真至純的情感最原始的流露。

窮人才會走西口,再舍不得妹子,也得咬著牙往西走。古道口,四月天,不見豔陽隻見沙,風沙吹蝕著妹妹俊秀的臉,吹疼了哥哥思鄉戀家的心。

嗚咽的黃河水,知道女人們心中那份苦苦的期盼。總可以看見古道邊,挎著籃子的女子在張望,望穿了雙眼,望白了雙鬢。苦苦的蕎麥花開了一茬又一茬,走西口的哥哥啊,淚蛋蛋泡在沙蒿蒿裏,什麽時候才能看見你轉回鄉的身影?

大風挾著黃沙刮過黃土塬,刮不散的是妹妹婉轉的歌謠,奔騰的黃河水流過溝溝峁峁的山梁,帶不走的是早已根植於心的旋律。

一首民歌竟凝結著一個民族一段厚重的曆史,一段歌謠竟包含著成千上萬人生死離別的命運。

望眼欲穿的妹妹站在崖畔畔上唱著淒婉哀怨的《走西口》,盼著哥哥早回頭;顛沛流離的哥哥在走西口的路上,留下了一路的思念,一路的歌……
《走西口》 走過黃土高原荒涼的土地,走過一代代黃河人苦難而遙遠的記憶……


『走西口』的曆史、文化背景簡介 (資料來自百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52590.htm

         清代是中國人口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清初通過康雍乾三世的恢複發展,到乾隆朝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人地矛盾尖銳,大量內地貧民迫於生活壓力,“走西口”、“闖關東”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走西口”是清代以來成千上萬的晉、陝等地老百姓湧入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的移民活動。“走西口”這一移民活動,大大改變了內蒙古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同時,占移民比例極高的山西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將山西的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當地形成富有濃鬱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晉文化作為農耕文化的一部分,通過人口遷移,與當地的遊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舊謠充分說明“走西口”者多為自然災害引起的饑民。清光緒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現被稱為“丁戊奇災”的近代最嚴重的旱災,甚至部分地區寸雨未下。自然災害引起的人口流遷,以忻州、雁北等晉北地區最為突出。晉北各州縣貧瘠的土地,惡劣的自然環境迫使大批百姓離開故土。例如“陽高地處北塞,砂磧優甚,高土黃沙,滿目低土,堿鹵難耕……地瘠民貧,無所厚藏,一遇荒歉,流離不堪。”在貧瘠的土地,寒冷的氣候,無川流灌溉的惡劣自然環境裏,晉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災歉,人們不得不流離失所,奔赴口外謀生。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艱苦奮鬥的創業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離鄉北上口外蒙古,艱苦創業,開發了內蒙古地區。更重要的是,他們給處於落後遊牧狀態的內蒙古中西部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文化,使當地的整個文化風貌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伴隨著“走西口”移民的進程,口外蒙古地區以傳統單一的遊牧社會演變為旗縣雙立,牧耕並舉的 多元化社會。在這一演變過程中,作為移民主體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由於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絕大多數,因而當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晉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說是晉文化在這一地區的擴展。

  人口的流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而文化的傳播,又拉近了地區間的距離,增強了它們的認同感。“走西口”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進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與內地的交流,進一步增進了蒙漢之間的民族感情,對我們多民族國家的繁榮穩定產生了一定的積極的影響。

Image and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jk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紅卡的評論:
好作品!
紅卡 回複 悄悄話 好作品!丁香朗誦太好了

小暖石唱滴《走西口》也特棒捏,聽過木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