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文化兒

從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的個人習俗到街道環境、政府民眾等的社會現象,細細剖析最新中美生活文化習俗之異同
正文

醫療廣告與牙齒

(2007-12-27 17:55:05) 下一個

 在中國的各種報紙雜誌內與馬路街道上,由於市場經濟的緣故,廣告是愈來愈多了。其中很引人注目的是各類醫院的廣告。為了能更多地吸引病人就診,讓社會知道醫院的服務項目,打些廣告,本來也無可非議。可是奇怪的是大部分的廣告都是與婦科與男科有關,從婦科疾病、泌尿係統的疾病到各類性病都有,有時在路上很醒目的標出這種以前避諱談論的疾病,廣告內不厭其煩地列舉這類疾病的症狀、危害性與診治的效果及好處。不管公立大醫院、專科醫院或是私立醫院,大多以宣傳、診治這類疾病為廣告重點。筆者順手買了幾份報紙進行一個隨機的統計,發現在 2005 年 4 月 29 日的三種報紙內(新聞晨報,新聞晚報,環球時報),共有 16 幅各家醫院的大幅廣告,其中 12 幅是與婦、男科疾病有關的。難道中國人真的是都隻生這類病嗎?其實中國與其他發達國家或第二世界國家一樣,呼吸道與心血管疾病以及各類癌症是導致死亡的前幾位主要疾病,對非致命性疾病的常見病、多發病而言,生殖泌尿係統疾病絕對不在前幾名之列。看了這些廣告,給人的印象是中國人的健康問題主要出在下半身,而醫院的名氣、經濟收益是與診治這些下半身的疾病緊密相關的,這真是個誤導。

美國很多醫院都是非盈利性的,不會主動去招徠病人,所以並沒有必要做廣告。除了掛急症以外,人有了病首先是去看家庭醫生,然後根據需要由家庭醫生轉到專科醫生,隻有急症、開刀動手術、其他需要用到醫院硬件與護理設施時才會與醫院打交道。醫生的病人來自於他所掛鉤的各個醫療保險公司,而普通醫生並沒有能力去做廣告;醫院的病人來自於醫生的轉診,也與醫療保險公司有關,做廣告並不會招徠更多的病人。另一點不同的是,美國醫院並沒有自己的醫生,除了實習醫生,少量專帶實習醫生的及其他少數醫生外,大部分醫生、專家都有自己的診所,他們隻是通過自己的病人掛靠在醫院裏,他們並不是醫院的雇員,而是醫院請來的。所以在美國幾乎看不到醫院的廣告,偶爾有也是普通的介紹醫院情況,絕對不會詳細列出各個科室與各類疾病。醫院的口碑是靠醫院實際的硬件、醫護的水平,由各種不同的醫學雜誌不斷排名而定的。

與健康密切有關的個人衛生的一個重要部分,那就是牙齒的衛生與診治。美國的普通醫療保險並不包括牙齒保險,但是牙齒保險一般都不貴,每月十幾至幾十美元,其中包括每半年一次的洗牙、補牙與定期的檢查,以及其他診治時的折扣。除了普通家庭牙醫以外,另外尚有許多不同的專業牙醫,最常見的是專治牙周炎及專作牙齒矯正的醫生。美國人很重視牙齒的整齊度,即使很窮的家庭,也會省衣節食讓孩子從恒牙長出後就開始矯牙,一般為時二至三年。有許多人小時候沒條件矯牙,成年後有了收入再進行矯牙,那時就要花上五六年時間甚至更長,才能達到矯正的效果。

對於牙齒的防護治療,在中國還剛開始成為人們注意的健康事項。記得幾十年前我剛讀大學時,班裏有一位從農村來的同學從小沒刷過牙,為怕人笑話而躲在蚊帳裏刷牙。現在即使在農村,刷牙也已成為每天的個人例行的衛生活動之一了。可是除了刷牙以外,很少有人用牙線與漱口水,能夠買到牙線的地方也不多。預防性的牙醫訪問如洗牙與定期的牙齒檢查,既不包含在醫療保險中,對大部分民眾來說也認為是沒有必要的。牙周炎不算病,隻有到牙齒疼了、鬆了或發炎了,才會去看牙醫。不管牙齒是如何的髒,不管由於吸煙引起的牙黃,過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透明”牙,是如何的不整齊,缺的、歪的牙齒,都不在診治考慮之列。常常看到西裝筆挺的男士,老總也好,市長、縣長也好,一開口就是一口黃牙,四周還帶一圈的黑色。電視劇裏的漂亮女主角、街上的眾多靚女,有的一開口露齒,立刻就顯出其牙齒的美中不足之處,有時還起到對美觀的一種破壞,真是遺憾。進行牙齒矯正的兒童成人也是少之又少,其實並不一定是費用貴,矯不起,而是不知道牙齒矯正不但是美容,更主要的是個人健康衛生的一個重要部分。近年來大城市內逐漸多起來的私人牙醫診所與許多醫院內的預防性牙科,提供了可以進行牙科訪問的場所,但是讓每個人都了解到其重要性,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理念的進一步加深,才會促使人們將每天用牙線剔牙、定期訪問牙醫與洗牙作為個人衛生的一個組成部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