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2437: 解密李嘉誠的“東退西進”投資路線圖(組圖)

(2013-11-13 23:11:53) 下一個


作為華人首富,李嘉誠任何舉動,都會引來萬眾矚目。更何況,最近一兩個月來,85歲的李嘉誠罕見地動作頻頻,不僅事涉數百億資產“跨洋轉移、變動”,而且關係到是否要撤離其創立發家與繁榮之地:香港。李嘉誠一麵大舉拋售香港和內地資產,一麵又在“購買”英國乃至歐洲各國的商業項目,這種“內賣外買”的背後原因究竟為何?又意味著什麽?



【 1 】作為是繁華的國際大都市,香港是僅次於紐約和倫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地區實行資本主義製度,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係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作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是全球最安全、富裕、繁榮的地區之一,經濟自由度常年高居世界前列。但是大多數人提到香港,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這裏的一個人——有被譽為“超人”的亞洲首富李嘉誠;《彭博市場》雜誌剛剛不久列出了星球上最富有的100個人,在前25名富豪中,亞洲僅有李嘉誠一人上榜。足以證明李嘉誠在香港這個最自由經濟體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甚至在歐洲也是僅有的能呼風喚雨的中國商人。本期《商業傳奇》我們就來梳理一下“超人”多年“行走”於香港、內地、歐洲等地的投資路線圖。



【 2 】作為華人首富,李嘉誠任何舉動,都會引來萬眾矚目。更何況,最近一兩個月來,85歲的李嘉誠罕見地動作頻頻,不僅事涉數百億資產“跨洋轉移、變動”,而且關係到是否要撤離其創立發家與繁榮之地:香港。



【 3 】李嘉誠與香港的關係,一直被外界解讀為互相成就。不過,李嘉誠的商業帝國遠比想象中龐大:他的動作不僅僅涉及到香港,還有內地、國外其他國家,特別是英國等西方國家。李嘉誠一麵大舉拋售香港和內地資產,一麵又在“購買”英國乃至歐洲各國的商業項目,這種“內賣外買”的背後原因究竟為何?又意味著什麽?李嘉誠買賣之間折射出的信息,不禁在商業領域內引發各種擔憂,也讓市場開始產生躁動不安。



【 4 】一直以來,不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商界精英領袖,多視李嘉誠為其投資動作風向標,而長和係每年三次的股東會,都會變成以李嘉誠為采訪對象的“港情谘文”。  本是業績發布會,可真正涉及長和係公司的問題卻鳳毛麟角,大家多數是問李嘉誠對香港各種事情的看法,如樓價會不會漲、該不該修第三條機場跑道。這種感覺,就好像迷茫的人們在尋求萬能的神明指點。如此看來,李嘉誠買賣動作要引發的市場波動自然不言而喻。2012年5月25日,長和係股東大會後的記者會上,李嘉誠公開宣布了自己的財產分配計劃。根據李嘉誠的安排,實業部分即未來長和係旗下所有資產,將會交予長子李澤钜管理。他將得到超過40%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的股權,以及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35%的股權;這三塊業務也是李嘉誠旗下最值錢、權重最大的資產(約2000億港元)



【 5 】 “精明的李嘉誠先生在賣北京(應該是廣州)、上海的物業,這是一個信號,小心了!”中國知名企業家、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在其新浪微博上發了一句評論。很快,王石的警告引來了大量轉發,許多人驚呼,中國地產的末日要來了。



【 6 】 2013年11月5日,在各項撤資買進動作之後,李嘉誠家族又動手拋售A股。長園集團日前公告披露,李嘉誠旗下長和投資已累計減持其股份15%,套現超過9億元。據了解,這是李氏家族控股的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其持股時間已近20年。



【 7 】盡管有分析人士認為,李嘉誠這是在為布局歐洲做準備,市場不必過分悲觀,但李嘉誠此前的買賣動作卻隔不住外界各種猜想,也不能使外界的躁動平息。台灣《工商時報》甚至刊文,認為李嘉誠在布一個很大的局,是要等得到大陸經濟危機見底之時回頭抄底。文章還認為,李嘉誠最擅長的就是危機入市,長線籌劃。



【 8 】那麽,最近幾年來,李嘉誠究竟賣掉了什麽,又買了什麽?每個項目經營狀況如何?買賣之間,我們又能否理順李嘉誠的投資路線圖,並從中窺探這位“超人”對香港、內地經濟形勢的研判呢?下麵我們來盤點一下李嘉誠旗下公司買進和賣出的資產。



【 9 】



【 10 】 黃金成道商鋪



【 11 】 古北禦翠豪庭



【 12 】 古北禦翠園林



【 13 】上海世紀商貿廣場位於位於上海市長樂路989號,近常熟路,是一幢40層高的甲級寫字樓。2005年,和記港陸以3億美元的代價購入該物業,轉手之間預計收益為21億港元。



【 14 】 香港·百佳超市(暫停出售) 2013年7月底,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發布公告出售百佳超市——百佳陪伴了香港人40年,是他們最為熟悉的超市。不過,10月18日,和黃再次公告暫停出售。新的方案是:百佳業務仍與屈臣氏捆綁,並研究將屈臣氏整體零售業務打包上市。  百佳為香港第二大連鎖超市,市場占有率達33.1%,270家門店位於香港,中國內地的門店數量隻有56家。百佳大股東和記黃埔的年報顯示,2012年百佳超市毛利率不到3%,尚不及內地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香港有輿論認為,出售百佳,李嘉誠反而可以賺更多,因為百佳所處地點,很多是和黃(百佳母公司)物業,通常都是黃金地段,人流暢旺,尺金寸土。不管是哪家公司收購百佳,和黃都可以繼續做“包租公”。



【 15 】 香港嘉湖銀座商場 10月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已將香港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有分析員認為,長實今年賣樓成績不太好,故出售嘉湖銀座,有助長實的現金流及盈利表現。  此屬係內企業之間的交易,市場視為“左手交右手”,但實際上則是李嘉誠將長實持有的資產,轉售給置富的股東。主因是嘉湖銀座商場,原為長實持股98.47%的巍城有限公司直接全資擁有,而長實目前持有置富30.83%股權。換言之,長實變相減持嘉湖銀座近70%的股權。



【 16 】 香港·香港電燈國慶長假前,李嘉誠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李家打算分拆港燈上市,並打算出售港燈最多70%的股權,套現約380億港元。  香港電燈是香港兩家電力公司之一。在另一家競爭者中華電力創立之前,香港電燈一家獨大,一直壟斷香港電力照明市場。1980年代中期,在英資企業紛紛撤離香港的背景下,李嘉誠買下了港燈。早在這樁收購兩年前,李嘉誠就開始“不停地研究港燈這家公司,老早便詳細考慮到投資港燈的各個優劣點”。  李嘉誠曾表示,“港燈是我心目中的公司,一早已掌握全部資料,機會來時就知道怎麽做。”如今,李嘉誠打算分拆出售,外界分析原因認為,是港燈即將到期的利潤管製協議。(港府為了鼓勵私人資本投資公共事業,同時又避免價格過高影響民生,對類似於港燈這樣的企業進行利潤管製)。2018年後,這一協議將到期,市場預測,屆時各界給予的壓力可能更大,準許利潤可能還要調低。李嘉誠拆售港燈,可能是提前應對。



【 17 】 廣州·西城都薈西城都薈是李嘉誠在廣州看中的首個項目,一直捂盤到2005年才開發。該項目地處廣州地鐵一號線與六號線交會點,是典型的“地鐵上蓋物業”。不過,這個看起來前景不錯的物業,發展頗為不順。  早在2006年4月,和記黃埔就宣布西城都薈將開業,但由於地鐵工程等緣故,一直延遲到2012年才開始試業,但直到現在,仍然有近1/3的鋪位尚未租出去。在廣州地產界,這個項目曾被稱為廣州商業地產“三大難”之一。究其原因,業界普遍認為,是其定位與周邊商圈不匹配。  李嘉誠從未承諾對項目堅持“長期持有”,而是善於低買高賣的李嘉誠選擇將這樣一個項目出售,似乎並不讓人意外。但是這個項目還是賺錢的,從1997年入手到現在,李其實已在這個項目上賺了不少錢,到2011年,最後一批住宅的售價已高達2.5萬元/平方米,粗略估算,住宅部分為整個項目創收至少達20億。



【 18 】 上海·東方匯經中心東方匯經中心是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在2006年10月聯合以8.32億元從富都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手中購得。這棟甲級辦公樓,位於陸家嘴金融核心區,原計劃於2014年落成投入使用。  2012年10月,長江實業執行董事趙國雄就曾對外界透露,長實將長期持有該項目,暫時沒有分割出售的打算。彼時媒體報道,東方匯經中心的租金水平很高,或在每平米15-20元/天。在上海業內人士看來,倘若持有,項目收益不低。至於李嘉誠為什麽拋售這一項目,外界十分疑惑。一種可能的猜測是,資金盤整,套現後投資別的項目。



【 19 】 另一麵:李家在歐洲的頻頻收購



【 20 】 荷蘭廢物轉化能源公司AVR



【 21 】 愛爾蘭電訊公司O2



【 22 】 亞洲貨櫃碼頭控股公司



【 23 】 奧地利orange



【 24 】 英國配氣網絡WWC



【 25 】 以色列水務和潔淨能源科技 近期,以色列投資項目主要是業務種子基金投資公司kinrot。



【 26 】 阿聯酋阿吉曼港10年運營權



【 27 】 英國水務集團Northmbrain



【 28 】 加拿大ExxonMobil部分石油與天然氣資產



【 29 】 英國EDF能源電網資產



【 30 】 加拿大阿爾伯達省中西部天然氣資產



【 31 】 與悉尼港務公司簽約經營澳洲博塔尼港三號碼頭



【 32 】 “超人”:那些與政壇有關的投資 事實上,每有跨國投資,耐心一流的李嘉誠都會聲明:是“投資”,而不是“走資”。整理李嘉誠在每個關鍵時點的抉擇,發現在此前的幾十年中,他從來沒有真正撤離過香港,但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向世界擴張的腳步。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赴北京,就香港前途問題與中國領導人會談。消息傳來,香港工商界震動。兩年之後,香港最大的英資洋行——怡和宣布:基於香港前途問題,將遷冊(改變注冊地點)百慕大。彼時,香港信心危機爆發,移民潮洶湧而起。在此時期,怡和遷冊之後,各大移民國就盯上了李嘉誠。



【 33 】李嘉誠開始大舉海外擴張,頻繁接觸加拿大官員,購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權。這是當時最大一筆流入加國的投資,曾引起轟動。其後,李嘉誠不斷增購赫斯基石油股權,到1991年,股權已經增至95%。李嘉誠的兩個兒子,也都加入了加拿大國籍,他本人於1987年應邀加入香港加拿大會所,成為會員。而早在1967年,李嘉誠就已經加入新加坡國籍。



【 34 】當時香港輿論議論紛紛,有人說他“說一套,做一套”,是本埠華商最大的“走資派”;有人說他大肆收購歐美企業,是隱形遷冊。  就在李投資加國之後,他的好友,同樣是世界級華人富豪的鄭裕彤、李兆基等,競相進軍加拿大,投資領域遍及豪宅、酒店、公共設施等,足見李嘉誠之影響力。



【 35 】 鄧小平南巡掀起改革開放巨浪中國內地被看成最具潛力的投資市場。李嘉誠當時決定,把港外投資的軸心,放到內地市場,其幹將馬世民因為在投資方向上與李嘉誠發生了嚴重分歧而辭職。



【 36 】 香港回歸前夕 1995年,《財富》雜誌把“香港已死”作為封麵,認為“香港的未來發展可以歸結為兩個字:完蛋。”但此時,李嘉誠與內地交纏至深,仍在繼續加大在港和中國內地的投資。不過,這並不是說李嘉誠停下了向世界其他地方擴張的步伐。  1992年,李嘉誠和香港商界巨頭郭鶴年,攜60億港幣巨資赴日本劄幌發展地產,引起日本商界震動。李嘉誠表示:“正像日本商人覺得本國太小,需要為資金尋找新出路一樣,香港的商人也有這種感覺。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據投資的法則,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 37 】 【“東退西進”背後】理由1:拋售不那麽賺錢的業務  回顧曆史,李嘉誠的投資似乎總是伴隨著風波,也與政治局勢、社會環境變化密不可分,而結果是:每一次,李嘉誠都賭贏了。  於是,從經驗主義出發,人們開始瞄準李嘉誠,剖析他到底為何做出現在的選擇,坊間傳言和猜測不一而足,有商業、政治、社會變化等多重維度:【理由1:拋售不那麽賺錢的業務】從和黃財報中可知,零售業務近年來賺錢能力明顯不如能源等新的業務。比如,2012年百佳超市毛利率不到3%。



【 38 】 理由2:資產重組,優化布局李超人以財技高超著稱,低買高賣是拿手好戲。經過危機洗禮後的歐洲,資產價格正處於低位。英國為什麽成為重中之重?因為相比其他國家,李嘉誠對英聯邦國家更熟悉——香港以前就是英國的殖民地,文化、法律等都和英國比較類似,在港英政府時期,李嘉誠就積累了諸多人脈,很早就在英國有了業務。同時,英國也是法律比較完善的市場化國家,投資有保障。



【 39 】 理由3:憂慮香港和內地樓市前景港府出台的樓市“辣招”,使香港樓市墜入冰峰時刻。香港不僅要麵對全球經濟放緩的壓力,還要麵對內地的競爭壓力,發展前景堪憂。與此同時,內地樓市也處於高風險之中。提前離場,以應對可能的危機。



【 40 】 理由4:成長為“跨國公司”的發展之需大魚必須在大海裏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對李氏帝國來說,隻有6000多平方公裏和700萬人口的彈丸之地香港,早已不能滿足其擴張之需。立足香港,走向全球,是必然之選。



【 41 】 理由5:用腳投票, 離開正變得更仇富的香港近年來,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香港社會仇商仇富情緒上升,而李嘉誠處於爭論靶心。2013年3月,李嘉誠旗下的貨櫃碼頭發生大罷工,工人都將矛頭指向了他,視其為奸商、吸血鬼、萬惡的資本家。這很可能給李嘉誠造成很大心理打擊。



【 42 】 理由6:投資環境惡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在《證券時報》發表《李嘉誠撤離昭示中國市場環境惡化》一文稱,最能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就是“企業家指數”,即一個國家的企業家在資源整合方麵作出的選擇。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選擇在某個市場投資,那麽,說明這個市場經營環境相對較好;反過來,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拋棄某個市場,那麽,說明這個市場的投資環境正在惡化。



【 43 】 理由7:為自己留一個好名聲李嘉誠今年已經85歲了,處於這個年齡段,他不得不考慮後人對自己的評價。將一些容易引發社會尖銳矛盾的業務出售,以為自己留一個好名聲。



【 44 】 理由8:與梁振英政府不和 2012年特首選舉,李嘉誠一開始支持的,就是梁振英的對手唐英年。在香港,許多評論認為李家與現屆政府“不咬弦”(不和)。



【 45 】 理由9:人脈難以傳承家產易分,人脈難承。李嘉誠雖然已將商業帝國傳給了兒子,但其在香港和內地的政商人脈和資源卻不易傳承。選擇去一個法律完善,規則相對清晰,相對不那麽需要依賴關係和人脈的地方投資,更有利於家族基業長青。



【 46 】 理由10:接班者李澤钜的選擇李嘉誠2012年明確了自己兩個兒子的財產分配計劃後,大兒子李澤钜作為長和係的實際掌控者,已經開始從低調的幕後走向幕前。這一係列的動作,可能出自李澤钜,而不是李嘉誠。  擁有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個學位的李澤钜,在投資上極具國際視野。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這位接班人最主要的戰場,大多在歐洲,接班之後,進一步加大開拓這一市場,也在情理之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