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My Diary 740 --- 三生三世聶華苓

(2013-01-20 18:30:07) 下一個
聶華苓,這個橫跨三地,曆經八十年風雨的女性的一生,可以說得上是血肉豐滿、有愛有恨。在故國二十四年間(1925-1949),目睹了軍閥混戰,戰火連年,顛沛流離。在台灣的十五年(1949-1964),力任《自由中國》編輯,經曆坎坷中年和白色恐怖,但也旁證了自由文人的嶙峋風骨和人格魅力。她的第三生是在美國的愛荷華。聶華苓和保羅的婚姻美得讓我羨慕。多少人的婚姻,能夠如此琴瑟和諧呢? 在一個飽經滄桑、背井離鄉的女子眼裏,她和保羅在一起的人生是最美麗的年華。她的書裏,是這樣描寫的:我的書房對著愛荷華河,河邊一溜柳樹,那就是我的江南。保羅我在書桌旁安了一麵長鏡,對著一大片落地窗,映出另一個江南。我和Paul在一起,在他家園裏兩個江南之間,非常滿足。我想,一個男人能給他的女人的最大幸福,莫過於,她在他的家園裏,滿心感激,心寧神定的走完人生。(觀後感)


相比讀她的書「三生三世」,我更喜歡陳安琪的這部記錄片,因為隻有光和影才能透過時間的灰塵把「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的獨特往事,一下子"噗"的一聲得就印在了觀眾的心底。如果說,讀聶華苓的回憶錄的感覺是酣暢淋漓,那麽看記錄片的感受則是通透簡明。由於可以借助許多見證了她和PAUL的無私大愛的人物的對話,因此影片的細節刻畫比起油墨文字更能夠抒情和敘事。於是,我看到的就不僅僅是聶華苓得"三生三世"跌宕人生,也能借助旁白的語言,隱約看到某些特定曆史時期和政治氛圍下的人物風貌和生活場景。而且因為這一切都是活生生的,一絲一毫都沒有虛構,所以說者傳神,聞者得道,見者傾心。我想,無論是這部記錄片,還是聶先生的文字,都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生活總是比小說來得精彩。(觀後感之二)

當影片閃過,那張曾經圍坐過來自世界70多個國家的600餘位作家的大餐桌時,我的腦海裏浮現的是劉禹錫的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是,當我仔細回味時,不免覺得《陋室銘》表達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遠不及國際寫作計劃,這個讓聶華苓與PAUL在1976年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大功德事所能達到的境界。後者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在柏林圍牆被挖下來之前,那個牆在愛荷華已經被拆除了"。不是也許,因為所有的觀眾,都在那一刻明白了。隻有在自由、平等和溝通的基礎上,埃及和以色列人才會"抱頭痛哭。任何有形、或者無形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圍牆,有一天,必定都會成為曆史的飛灰,悄無聲息得倒下。就像影片裏講的,"曆史,就因為聶華苓的無心之舉,而成就了。"不過,我想,對於這位一生經曆太多生離死別,總是當個異鄉人的87歲的女作家來講,沒有什麽比起那間保持著1991年的模樣,凳子上擱著報道PAUL過世的新聞剪報的閣樓更為重要的世事了。她這麽說過自己的一生:我就好象一個河,流到一個什麽地方,就讓它慢慢地流,慢慢地烈,原來是長江大河,到了最後,慢慢地小了小了流的速度也慢下來了,慢慢地,到了一個山窪裏,就停下來了。無恨、無悔、無怨,我說,時候到了,說聲再見,招招手,隨風而去。  而要與這三生三世道別的那天,想穿著絲綢衣裳也早已準備好了。我無法描述,當我聽到最後這段話時的心情,隻記得胸腔裏躺著幾個字 --- 她活著,她在。她走了,她還在。(觀後感之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