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2373:中美歐誰的問題最刻不容緩?

(2011-11-14 22:12:06) 下一個

中美歐誰的問題最刻不容緩?

Ian Bremmer / Nouriel Roubini

怪全球市場會如此不安。全球最大的三個經濟體難以沿著現有的道路繼續走下去,而且這一點眾所周知。投資者緊張地注意著中國是否有硬著陸的跡象,美國是否有再次陷入衰退的跡象,以及歐元區是否有分崩離析的跡象。

Edel Rodriguez

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歐元區,把問題一拖再拖都暫時避免了災難的發生,但問題卻變得更大、更嚴重。

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歐元區,把問題一拖再拖都暫時避免了災難的發生,但問題卻變得更大、更嚴重。哪個經濟體將是頭一個在自己的問題上栽跟頭的?

在歐洲,艱難決策的做出一直在往後拖,原因是主要參與者沒有就問題是如何產生的以及為何會產生達成一致。德國和其他狀況稍好的國家指責希臘、葡萄牙和意大利的肆意揮霍,他們擔心早早出手相助可能使這些國家失去解決自身問題的壓力。而債務國則認為,整個歐元區都失去了平衡,像德國這樣更加富裕的國家應該減少出口、增加國內消費,以便使經濟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其他歐洲國家則說,如果貨幣政策集中管理,而由各國政府決定本國的稅收和支出,統一貨幣是無法永遠存續的。此外,還有一些人警告說,從市場上獲得資金的途徑需要一定形式的集體保障,最好是以歐元債券的形式。不出所料,德國反對這種解決方法,因為這樣做意味著財富會從核心經濟體逐漸轉移到周邊國家,從富裕國家轉移到更貧窮的國家。

此外,歐洲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德國和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目前正在計劃的緊縮措施比其試圖避免的災難還要糟糕。他們說,歐洲大陸需要經濟增長,而不止是改革和勒緊腰帶,隻有整個歐元區大幅擴大刺激才能實現經濟增長。

目前卷入歐元區危機的17個國家和四個歐洲機構將繼續試圖應付了事,但他們這樣混日子的做法是無法持續的。市場已經對零星的改革失去了信心。對經濟規模大到難以救助的意大利的質疑隻會令市場動蕩加劇。

歐洲將是第一個不能再繼續拖延問題的經濟體:想像一下,希臘會發生無序的債務違約,歐洲銀行業會麵臨更多麻煩,整個歐洲大陸會陷入嚴重衰退。

在中國,經濟改革的必要性也變得顯而易見。早在四年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首次警告說,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是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最終是無法持續的。而三年前的金融危機則早已經表明,中國的經濟增長依然嚴重依賴對歐洲、美國和日本的出口,已經到了危險的程度。

Associated Press

1013日,中國江蘇南京,一名房屋銷售人員正在與一名顧客交談。

為保證長期經濟擴張(及政治穩定),北京必須找到一條途徑,鼓勵中國消費者更多購買本土廠商生產的產品。這將需要財富從國家和國有企業大規模轉移到家庭。

不過中國政府正在反其道而行之。麵對西方市場動蕩,中國領導層的反應不是刺激消費,而是增加國有和民營機構在固定資產投資上的支出。這類投資在中國經濟增長中占了近一半的比重。這麽做的結果就是住宅和商用房地產規模激增,國家在基礎設施上的支出增加,從國有銀行流向國有企業的廉價貸款增加。

事實上,改革麵臨的一個主要障礙是,中國政府仍然在國家資本主義這一模式上投入巨資。2010年《財富》(Fortune) 500強上榜的42家中國企業中,39家是國有企業;中國百家最大上市公司中,有四分之三被政府控製;能從國有企業的成功中獲益的黨內官員已經在領導層內部逐漸掌握了相當大的權力,他們強烈抵製將其財富向民營企業和普通民眾轉移的做法。

中國有充足的現金和外匯儲備以延緩危機的到來。但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財政壓力正在加大,現在有充分的理由擔心中國推遲解決問題的做法也維係不了多久。

下麵還剩下美國經濟。如果沒有削減福利和國防支出並同時增加財政收入的可信計劃,沒有人能夠重塑對美國長期財政健康的信心。美國的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處於60年來的低點。但別指望華盛頓會立刻給出解決方案。大選季隻會加劇狹隘的黨派偏見和政治僵局,這意味著美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可能會持續。

但無論是和歐洲還是中國相比,美國經濟的中長期前景要光明的多。美國在那些能夠拓展一個國家長期經濟潛能的尖端技術領域仍然是領導者,這些技術包括可再生能源、醫療器械、納米技術以及雲計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優勢將導致更加強勁的經濟增長。

美國同時具有人口優勢。在歐洲,持續下降的出生率以及反對移民的情緒日益上升意味著歐洲的人口數量到2050年前最多將減少1億。由於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中國的勞動人口數量已經開始收縮。到2030年,近2.5億中國人將超過65歲,為這些人提供養老金和醫療保健的成本會很高。

盡管對非法移民存在爭論,到本世紀中葉美國人口數量可能從3.1億上升至大約4.2億。據專業機構Praxis Strategy Group的希爾(Mark Schill)估計,在2000年到2050年之間,美國的勞動力預計將增長37%,中國將減少10%,歐洲將收縮21%

最後,盡管美國公眾的惱怒情緒正在上升,但是相比歐洲或中國,美國不再拖延問題解決時間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大選年期間不會有什麽改變,但2013年為真正的財政改革提供了一個契機。

明年11月,共和黨有可能贏得參眾兩院的選舉。如果共和黨人當選總統,共和黨將麵臨巨大的公眾壓力以兌現其改革承諾。即使奧巴馬總統再次當選,達成重大妥協的前景還是光明的。他將不受選舉政治的最直接需求的擺布,並像其他連任總統一樣,可能開始考慮自己將留下的遺產。

請別搞錯了:美國麵臨的挑戰是巨大的,持續的政治僵局可能延緩急需的財政和結構性改革。但一切都是相對的,眼下三大經濟體中情況最好的無疑是美國。

編者注:Ian Bremmer是政治風險研究和谘詢公司Eurasia Group的總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